(相關資料圖)
6月8日-9日,第十四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舉行。在“構建支持‘雙碳’戰略的綠色金融體系”全體大會上,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結合交通銀行實踐,圍繞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發表演講。
任德奇表示,加快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上海市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推動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在服務實現雙碳目標方面主動先行先試。據有關統計,到2022年末,上海金融機構綠色貸款余額8424億元,在信貸資產中的占比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增速高于全國綠色信貸的平均增速,達到39.4%。碳金融市場發展領先全國,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碳中和債券等產品創新走在全國前列。
任德奇強調,綠色金融是推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動力。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在上海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建設中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當前,重點是要在擴大融資總量、創新產品服務、參與綠色金融市場建設等三個方面積極作為。
一是提升融資供給,加大對低碳轉型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上海既需要發展新能源及其產業鏈,更需要推動傳統高碳排放行業向低碳轉型。目前,電力、鋼鐵、化工、建筑和交通是上海碳減排壓力比較大的幾個行業,商業銀行必須發揮資金優勢,加大力度支持這些行業向低碳轉型。交行持續加大對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領域的信貸投放,2022年在上海地區貸款增速達103%。此外,交行還積極參與上海轉型金融項目,牽頭編制水上運輸業轉型金融目錄,并將在轉型金融方面加大資金支持。
二是持續深化綠色金融創新,提供更加適配的產品和服務。為滿足綠色低碳轉型融資需求,有效降低融資難度和成本,除了信貸支持以外,還需要商業銀行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上海在綠色債券、碳中和債等方面創新走在了前面。交行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為助力小微企業盤活碳資產,滿足其資金需求,交行在長三角地區同業中,率先為碳科技公司提供碳排放權質押融資;同時,為用好境內境外兩個市場資源,推動境外低成本資金賦能臨港新片區綠色發展,交行積極服務全國首單綠色雙幣種明珠債落地,該案例入選了浦東綠色金融創新十大案例,發行利率創全市場同類自貿債最低,體現了對綠色項目的正向激勵。
三是積極參與綠色金融市場建設,助力提升市場能級。上海建設綠色金融市場,是要發揮金融工具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功能,引導各方面積極參與市場交易,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交易、定價、創新中心。商業銀行經營穩健,有廣泛的資金和客戶資源,參與碳金融市場,必將有利于活躍市場、提升定價效率。同時,上海在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領域的基礎很好,推動綠色金融市場建設過程中,可以實現科技、產業、金融的緊密結合和良性循環。近年來,交行注重發揮綜合經營優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通過子公司交銀投資,在上海通過私募股權基金開展直接投資,支持了一些科技型企業和綠色轉型項目,綠色領域占比超過65%。
任德奇強調,交通銀行是唯一總部在滬的國有大行,綠色是全集團各項業務經營發展的底色,交行將持續發揮上海主場優勢,與各方攜手合作,為上海建設國際綠色金融樞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