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下內容從浙商證券《科倫藥業2022年報及23Q1點評報告:營運效率提升或貫穿全年》研報附件原文摘錄)
科倫藥業(002422)
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率提升、應收賬款周轉率向上,展望2023年,我們持續看好公司ADC新藥聯用&單藥臨床進展、診療復蘇下制劑銷售增長提速、大輸液及仿制藥品種持續升級,我們預計公司2023年仍在凈利率提升、營運效率向上的軌道。
財務表現:2023Q1利潤高增長
公司發布2022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2022年收入189.1億元,同比增長9.5%;歸母凈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55%;銷售凈利率9%,同比提升4pct。2023年一季度看,收入56億元,同比增長25%;歸母凈利潤8.1億元,同比增長178.1%;銷售凈利率17.1%,同比提升11pct。我們認為,公司2023年一季度利潤增速好于我們的預期。
成長能力:看好ADC項目推進、診療復蘇下制劑增長提速
分業務板塊,2022年輸液收入94.5億元、同比下降3.6%、收入占比50%,非輸液收入82.7億元、同比增長16.2%、收入占比43.8%,研發項目收入7.5億元、同比增長4592.1%、收入占比4%。分業務板塊看成長性:
①輸液業務:產品結構優化,診療復蘇、集采增量下,預計穩健增長。根據公司年報,2022年輸液銷售量同比下降2.9%,其中密閉式輸液量占比近一步提升(+1.91pct),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銷售單價看,2022年輸液產品平均單價同比持平。分產品線看,(1)普通輸液產品看,根據Wind樣本醫院數據庫,2022年科倫藥業氯化鈉注射液銷售額同比下降4.8%、葡萄糖注射液銷售額同比下降2.9%,我們預計診療恢復下,2023年公司主要普通輸液產品銷售量有望恢復增長。(2)腸外營養看,根據公司年報,2022年科倫藥業銷售收入11.9億元、同比下降15.3%、收入占輸液業務比例約12.5%,我們認為腸外營養產品收入增長除了受到疫情影響外,還有多特集采后基數拖累的影響(2022年銷售額同比下降64.9%),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新產品(多悅等)、集采中標增量產品(多裕等)在進院、學術推廣下,有望支撐輸液業務增長。(3)其他治療型輸液看,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等集采中標產品在2022年仍實現較快速增長(銷售額+186.9%),其他產品有所下滑,我們預計2023年集采新中標增量、診療恢復下有望帶動其他產品穩健增長。
②非輸液藥品:集采增量持續貢獻。根據公司年報,2022年非輸液藥品收入41.3億元、同比增長5.5%、收入占比21.8%,具體品種看,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續標后銷售額同比下降約17.7%、鹽酸達泊西汀片銷售量同比增長41.1%,此外增量產品如恩格列凈片、丙泊酚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在中選區域放量、陸續入院、推廣下沉的情況下,帶動非輸液藥品持續增長。展望2023年,綜合考慮到第八批集采大部分產品為增量中標、第七批集采全年發貨、第五批集采產品仍在推廣發貨、存量較大產品集采基數下降,我們預計非輸液藥品增速有望提升。
③抗生素中間體及原料藥:漲價帶動增長,看好產能利用率提升、新產品潛力。根據公司年報,科倫藥業抗生素中間體及原料藥主要由川寧生物、廣西科倫和邛峽分公司組成。(1)川寧生物:根據科倫藥業年報,2022年川寧生物收入38.2億元、同比增長18.2%、收入占比20.2%。根據川寧生物年報,2022年川寧生物硫氰酸紅霉素收入13.2億元、同比增長24%,頭孢類中間體收入8.4億元、同比增長6.6%,青霉素類中間體收入13.7億元、同比增長14.9%。從增長構成看,2022年主要產品明顯漲價(硫氰酸紅霉素漲價17.7%、6-APA漲價41.9%、青霉素G鉀鹽漲價56.9%)帶動了收入和利潤增長,考慮到公司主要產品的產能和成本&質量優勢(根據川寧生物年報,川寧的硫氰酸紅霉素產能占有率43.9%、頭孢類中間體(7-ACA、D-7ACA、7-ADCA)產能占有率37%、青霉素類中間體(6-APA)產能占有率18%),我們預計2023Q1川寧有望受益于抗生素下游補庫存而帶動的需求增長,后續建議關注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和價格變動趨勢;我們看好川寧合成生物學新產品如紅沒藥醇等的市場開拓前景,有望構成公司中期成長性支撐。(2)邛峽分公司:根據科倫藥業年報,2022年分公司收入2.1億元、同比下降6.4%,“擴大批量生產保障原料藥的供應,積極承接CDMO項目飽和產能”,公司CDMO業務2022年“實現收入5,872萬元,實現毛利2,868萬元”,我們持續看好公司原料藥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趨勢。
④研發項目:看好聯用推進、臨床數據持續讀出。根據公司年報,2022年由于“公司創新研發項目與MSD達成合作協議以及有償獨家許可”,研發收入7.3億元、增加歸母凈利潤3億元。2023Q1看,根據2023年3月31日公告,“科倫博泰已于2023年3月30日收到默沙東支付的17,500萬美元首付款”,首付款收入有望明顯帶動Q1凈利潤增長。我們預計2023年隨著重點ADC項目臨床及申報推進,里程碑收入等有望支撐公司季度利潤增速。展望2023年,我們看好(1)SKB264項目聯用臨床進展,根據公司公眾號,在三陰乳腺癌中,“SKB264與KL-A167(抗PD-L1單抗)聯合一線治療TNBC患者的II期研究,ORR為86%,DCR為100%”,期待聯用臨床推進和后續數據讀出。(2)多適應癥臨床推進,根據公司公眾號,針對NSCLC適應癥,“在EGFR突變NSCLC人群,SKB264用于TKI治療失敗的患者,多例患者可持續治療超過9個月,目前最長持續治療時間已超過16個月。在驅動基因陰性NSCLC,接受SKB264聯合KL-A167一線治療的患者獲得了很好的療效,1例PD-L1陰性患者,治療后腫瘤明顯縮小,8個月時腫瘤評估顯示腫瘤仍在持續縮小”,NSCLC適應癥已獲得突破性療法認證,“SKB264用于NSCLC患者的Ⅱ期拓展研究數據,將在今年ASCO年會公布”,我們持續看好。
盈利能力:預計2023年持續提升
毛利率:預計2023年有所提升。2022年公司毛利率52.6%、同比下降3pct。分版塊看,2022年輸液業務毛利率下降2.3pct、非輸液業務毛利率下降3.2pct(其中川寧生物毛利率提升2.6pct,我們由此推算非輸液藥品毛利率下降6.6pct)、研發項目毛利率下降33.5pct。我們認為2022年輸液和非輸液藥品毛利率下降與集采影響等因素有關,展望2023年,針對輸液和非輸液藥品,我們預計隨著診療復蘇、銷售產品升級(如粉液雙室袋產品收入占比提升且工藝優化、密閉式輸液量占比提升等),輸液產品毛利率有望提升;針對原料藥及中間體業務,我們假設2023-2025年部分產品銷售價格有所下降,導致該業務毛利率有所下降;針對研發項目,我們預計2023年研發項目收入占比有望提升。在不同業務毛利率變化、收入結構變化下,我們預計2023年公司毛利率有望同比提升。
凈利率:預計2023年有所提升。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率9%、同比提升2.7pct。費用率看,2022年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4.3pct、管理費用率同比下降1.7pct、研發費用率同比下降0.6pct、財務費用率同比下降0.4pct。我們認為2022年銷售費用率下降與疫情影響、集采收入占比提升等有關,我們預計2023年有所提升,管理費用率和研發費用率基本穩定,公司現金流改善下,預計財務費用率和絕對額均有所下降。綜合看,我們預計2023年公司凈利率有所提升。
營運能力:看好2023年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提升的空間
現金流:2022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長9.8%,現金流比率看,2022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2022年為113.3%,2021年為122.6%),從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看,經營性應收項目的變化影響了當期現金流收入。
營運效率:根據公司年報,2022年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有所提升,根據資產負債表看,2022年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收入的比率有所下降,我們看好公司2023年在研發收入占比提升、國內診療復蘇、重點產品市場推廣下,應收賬款周轉率持續提升的空間。
盈利預測與估值
根據公司2022年報及2023Q1業績情況,及MSD與公司研發合作項目臨床推進進度,我們上調了對公司2023-2024年的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別為1.44、1.53和1.73元/股(2023-2024年前值預測為1.22和1.33元/股),2023年5月12日收盤價對應公司2023年PE為21.2倍。我們認為,2023年有望成為公司仿制藥業務增長的新起點、大輸液有望受益于院內診療恢復,隨著科倫博泰ADC產品合作推進、川寧合成生物學新產品收入占比提升,我們認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持續性有望提升,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重要品種臨床進度不及預期風險、重要品種集采流標風險、新冠疫情反復影響醫院診療的風險、原料藥及中間體品種量價波動風險。
相關附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