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向來是百姓生活的“風向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過去幾年,疫情、國際形勢、大宗原材料漲價等因素讓家電業備受壓力,高增長后需求的放緩,存量中求生存成為企業常態。不過,隨著消費環境好轉,地產市場逐漸企穩,促消費等政策的支持,國內家電市場將迎來快速反彈。據奧維云網(AVC)預測數據顯示,2023 年家電零售額規模為 7980 億元,同比增長 4.3%。
復蘇、回暖,增長,將成為今年的關鍵詞。新周期下家電行業如何抓住這輪機會將成為當下最為迫切的問題。
深陷低價競爭泥潭的家電行業
回顧國內家電發展史,在龐大人口基數和經濟高速發展大背景下,市場潛力被充分挖掘,行業也因此享受了近20年的黃金發展期。較長的紅利周期也吸引了無數的玩家,行業競爭從藍海走向了紅海。
不過,以往的消費者對產品的個性化需求并不強烈,價格成為購買的核心因素,因此家電行業低價促銷搶占市場的方式一直都頗有成效。
這幾年來,家電行業發展紅利消退,可行業競爭仍在繼續。
企業最有效的競爭手段仍是價格戰。低價格,放到整個零售行業也被奉為“終極密碼”,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電類產品產生了更高要求,外觀要漂亮,設計要簡約精致,價格可以中上水平,質量絕對要有保證,這一切被形容為國內的消費升級。
新消費形勢下,用戶對價格的敏感度有所降低,傳統的低價促銷模式很難觸動消費者的神經,同質化嚴重的家電渠道專供產品已走進死胡同。
除了低價促銷策略,家電企業也開創了一些新的方向。
比如,品牌高端化。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以性價比或者嚴重依賴原材料的家電產品,將不再擁有市場優勢。具備技術優勢、創新能力、具備附加值的產品、與消費者價值觀貼合的產品,會帶來“溢價”的空間。
但高端化并不容易,高端化要做的不只是迭代高品質硬件,更需要通過布局場景、打破行業邊界,為用戶帶來更高端的生活方式,創造出新的消費場景,從而滲透到目標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還有線下市場搶奪策略。互聯網技術升級帶來線上渠道的大爆發,隨之而來的還有競爭的白熱化。線上渠道雖好,但也有其難處,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面臨獲客成本劇增。因此,專注線下市場搶奪也成為家電企業參與競爭的一大方向。
不過專注線下市場搶奪同樣有其局限性,當線上購物成為時代潮流,線下零售店也面臨線上壓力,大部分零售商實際上正不斷收縮線下陣地。
最后我們不難發現,低價策略仍是多數家電企業參與競爭的最大依仗,家電企業仍深陷低價競爭的泥潭無法自拔。因此,站在當前時點,如何跳出低價競爭的泥潭,已成家電企業、家電零售商亟需解決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內家電零售龍頭的蘇寧易購率先給出了嘗試。
反向定制求解
近年來,隨著國內家電零售渠道不斷碎片化,反向定制產品正成為鏈接零售企業和家電品牌商,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并且激活消費增量的重要突破口。
2月14日,蘇寧易購與海爾宣布率先開啟“春耕行動”,雙方聯合打造的“寧海系列”正式上市,涵蓋空調、冰洗、彩電、油煙機等在內的多款新品。“寧海系列”是蘇寧易購與海爾在用戶需求定制方面合作的成果,2022年雙方聯合打造的空調爆款KKC系列年度銷量超50萬套,成為雙方攜手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激活消費增量的重要突破口。
這也進一步提升了雙方對于聯合打造定制化產品的信心和決心,在此基礎上,“寧海系列”專項順勢啟動并快速形成規模化落地。據悉,2023年雙方計劃沖刺全年160萬套銷售規模。
除了“寧海系列”,“寧夢系列”是蘇寧易購與美的基于消費洞察打造的又一個系列專供產品,2022年,“寧夢”空調SN200成為了蘇寧易購渠道爆款單品。2023年雙方計劃新增15款新品并于5月前全部上線。
據悉,蘇寧易購與美的和海爾在這兩個系列上的合作完全基于用戶需求。蘇寧易購營銷管理總部美的品牌戰略合作中心總經理楊海峰表示,基于對線上線下渠道消費者需求變化的洞察,蘇寧易購希望能夠發揮自己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還有渠道的推廣能力來滿足消費者。而美的和海爾都有很強大的產品研發跟制造能力,雙方強強聯手分別推出了“寧夢系列”和“寧海系列” 。
由此可見,蘇寧易購正在基于用戶需求驅動,探索渠道領域和產品領域的充分融合。事實上,只有跳出低價競爭泥潭,真正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打造個性化的定制家電才是行業的未來。而當下,蘇寧易購已經在這條路上走出了重要一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