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張雷,陳明雨,尹仕昕近期對TCL中環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TCL中環深度報告:工業4.0引領制造方式變革,硅片龍頭乘風破浪》,本報告對TCL中環給出買入評級,認為其目標價位為65.00元,當前股價為40.72元,預期上漲幅度為59.63%。
TCL中環(002129)
投資要點
硅片龍頭厚積薄發,研發驅動+機制變革打造長期競爭力
公司半導體材料起家,降維切入光伏賽道。受益于光伏需求爆發+成本端優化,公司業績高增。2017-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從5.85億元增長至40.30億元,四年CAGR62.04%。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50.01億元,同比增長80.68%。2022年全年,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6-71億元,同比增長63.8%-76.2%。
光伏硅片技術壁壘遠超預期,有望成為成本曲線最陡峭環節
光伏硅片技術壁壘高、管理難度大,在泛八寸技術擴散完成后,210N型+薄片化+細線化在拉晶、切片、硅片設計等方面將硅片難度提升一個數量級,外加高純石英砂長期緊平衡,一二線企業在生產效率、硅料利用、采購管理等方面差距進一步拉大。以210尺寸測算,單爐月產4.5噸相比6噸的成本差異可達0.015元/W,坩堝使用壽命250h與400h的成本差異可達0.039元/W;在多晶硅150元/kg(含稅)的情況下,單kg方棒出43片與46片的成本差異可達0.024元/W,原生硅料利用率94%與97%的成本差異可達0.009元/W。
硅片:規模+技術+管理多位一體,綜合成本優勢保障龍頭定價權
(1)規模:預計2022年末晶體產能將超140GW,G12先進產能占比約90%,成為全球單晶規模TOP1廠商。(2)技術:研發投入遠超同行,十年磨一劍實現工業4.0生產,帶動生產品質及效率全面提升。公司拉晶人機配比超出同行200%,單臺月產超出同行30%;同時引領行業薄片化、細線化,率先導入鎢絲金剛線,N型量產厚度已降至130μm;工業4.0柔性制造保障公司N型硅片品質,公司率先實現低成本量產,成為市場首家N型硅片公開報價企業。(3)管理:戰略鎖定高純石英砂及多晶硅原材料;采取高周轉策略有效降低經營風險,2022Q1-Q3庫存周轉僅28.6天,較可比公司快12天以上。
組件:“環晟+Maxeon”協同共振,奠定全球化產業布局
公司實施組件銷售的主體為環晟光伏,公司持股84%。截至2022H1,公司已具備11GW光伏組件產能,整體規模穩步提升,發揮上下游聯動消化超規硅片的能力。2022年,公司組件業務中標國內電站規模達到4.81GW。同時,公司參股Maxeon完善全球布局,目前持股比例約24.2%,為公司第二大股東。Maxeon是美國上市、全球領先的電池組件廠商,掌握全球IBC及疊瓦專利體系,享受美國扶持政策,歐美渠道及品牌優勢顯著,產能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墨西哥,2022Q1-Q3組件出貨量達到1.61GW。
盈利預測與估值
維持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公司是全球光伏硅片龍頭,工業4.0賦能低成本制造,下游需求爆發驅動出貨高增。我們預計公司2022-2024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70、100、130億元,同比增速分別74%、43%、30%,對應EPS分別2.17、3.09、4.02元/股,對應PE分別19、13、10倍。我們選取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作為可比公司,綜合考慮公司成長性與一定安全邊際,給予公司2023年行業平均估值21倍,對應目標市值2095億元,目標股價65元,對應當前股價尚有59%漲幅。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光伏裝機需求不及預期;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
證券之星數據中心根據近三年發布的研報數據計算,光大證券黃帥斌研究員團隊對該股研究較為深入,近三年預測準確度均值高達98.29%,其預測2022年度歸屬凈利潤為盈利66.25億,根據現價換算的預測PE為19.86。
最新盈利預測明細如下: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0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0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64.07。根據近五年財報數據,證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顯示,TCL中環(002129)行業內競爭力的護城河優秀,盈利能力一般,營收成長性一般。財務相對健康,須關注的財務指標包括:有息資產負債率。該股好公司指標3.5星,好價格指標2.5星,綜合指標3星。(指標僅供參考,指標范圍:0 ~ 5星,最高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