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司法所攜手月季路社區,依托社區法律顧問為商圈小微企業搭建“法律門診”,打造“法治文化商圈公益項目”,將公共法律服務延伸到商鋪店家,合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探索基層商圈治理新途徑,被省法援基金會作為民生實事項目資助。
注重資源整合,護航商戶發展
月季路社區位于鐘樓區中心地帶,周邊商鋪眾多,而針對商鋪的法律服務力度普遍較弱。為此,在商圈設立普法工作站,組織律師參與普法工作站值班,集中收集商圈商鋪的個性化需求,為商戶提供“菜單式”法律答疑。整合轄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等政府職能部門,搭建政府部門與社區、社會多方聯動的新平臺,打通法律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綜合培育一批商圈“法律明白人”,以商圈老黨員、老軍人、老模范、新鄉賢等重點對象,邀請律師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提升其依法辦事能力。同時,將社區領導班子成員、人民調解員、網格員納入“法治帶頭人”隊伍,同步開展培訓,提升其依法管理能力。當商戶在消費、合同、糾紛、租賃等相關領域出現糾紛時,充分發揮“法律明白人”和“法治帶頭人”的“地頭熟、人頭熟、情況熟”的優勢,與社區法律顧問通力合作,引入法律援助、律師調解等法治資源,精準發力,巧解商戶矛盾、基層難事。
注重服務內容,解決急難愁盼
結合商圈經營實際,編寫法律服務項目指引,為商戶提供勞動用工、房屋租賃、消費維權等全周期法律服務,滿足不同商戶對法律服務的差異化需求。定期邀請“三官一律”進商圈開展普法大講堂活動,重點以勞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主題,結合預防詐騙、食品藥品安全、婚姻家庭等內容開展法治培訓,在降低商戶經營風險的同時,有效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的發生。與江蘇鐘鳴律師事務所結對共建,邀請律師每周值班一天,無償為社區的小微企業和工商戶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合同審查、糾紛調解等法律服務,幫助商戶整改規范勞動用工管理工作,引導企業對用工問題通過合法途徑開展糾紛調解,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助力企業依法發展。截至目前,已接待法律咨詢50余起,幫助解決問題需求20余個,提供政策解讀或提出法律建議25條,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商圈經營效益穩步攀升。
注重長效管理,激發治理活力
激發商圈治理內生動力,組織轄區商鋪共同建立“依法誠信經營聯盟”,評選出堅持誠信合法經營、積極配合城市長效管理、樂于參加公益活動的商家加入,為其提供資源鏈接、信息共享、交友聯誼、文體娛樂等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組織結對律師線上對聯盟商家進行申報稅收減免、貸款延期等政策的宣傳,線下每天對法治街區進行巡查,針對個別商鋪“場所碼”張貼不明顯、占道經營、店家對禁止顧客堂食規定不重視等現象,第一時間向商戶及顧客宣傳疫情防控有關規定。同時在落實好疫情防控有關規定的基礎上,組織商圈內的小超市、水果店、洗衣店等共同提供團購服務,在滿足被封控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時,盤活滯銷的貨品和服務,帶動更多商戶主動加入聯盟,形成商圈治理的良性循環。依托“依法誠信經營聯盟”,打通商圈治理“神經末梢”,引導和推動商戶積極參與商圈治理,不斷提升商圈品質和內涵,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構建富有活力、法治誠信的商圈治理體系。
(盧雪珂)
關鍵詞: 法治化營商環境 基層商圈治理新途徑 居民生活需求 優化營商環境 商圈經營效益 基層商圈治理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