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時節,走進隴西縣首陽鎮三十鋪村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層層梯田綠意蔥蘢,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近年來,隴西縣首陽鎮以打造“中醫藥產業倉儲物流重鎮和‘道地’藥材全產業鏈強鎮”為目標,搶抓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采購產地加工和“七川、五河”特色經濟示范帶建設“政策紅利”,系統化、項目化、清單化地推進中醫藥全產業鏈建設,實現以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首陽鎮圍繞打造中醫藥全產業鏈強鎮和百萬噸中藥材生產加工基地,建成了3.5萬畝中藥原料藥生產供應保障基地、60萬噸中藥飲片生產加工基地,中藥材年交易額穩定在100億元以上,預計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6萬元以上。”首陽鎮項目分管領導朱軍虎介紹。
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是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隴西縣堅持把項目作為引領追趕發展的聚力重點,按照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總投資1200萬元的中國藥都現代種業園項目已開工建設,建成后將與首陽中藥材交易市場、隴西藥圃園形成優勢互補的中醫藥發展格局。總投資3100萬元的310國道隴西至臨洮服務站項目、總投資4400萬元的“燃氣入鎮”工程以及總投資2400萬元的17.4公里雨污管網分流工程已投入使用。總投資1.69億元的首陽鎮道路及管網工程,已完成可研評審等前期工作。正在推進實施總投資1200萬元的永寧路西延伸段道路工程。
“政府實施的雨污管網分流工程極大地解決了我們中藥材個體加工戶污水處理的難題,污水管網沒有建成前,因為自己的沉淀池小,每天才能洗8噸中藥材,現在每天能達到16噸。”首陽村中藥材個體加工戶群眾王杏杏說。
“中藥材產業初加工政策實施以來,經過我們多方考察,最終選擇了咱們首陽鎮,目前已投資4100萬元購置了2棟1500平方米的加工車間,預計9月底前投產運營。”河北衡水以嶺藥業負責人張懷林說。
據了解,隴西縣以打造“百萬噸中藥飲片加工基地”為目標,全力推進“兩大園區”建設進度,總投資1.8521億元的隴藥標準化生態產業園已建成2棟中藥飲片加工車間。總投資9.67億元的隴西中醫藥產業孵化園,已完成17棟車間二次結構砌筑工程。“兩大園區”全面投運后,將按照統一標準、統一加工、統一檢測、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統一溯源的“六統一”模式運營,預計中藥材加工量達到100萬噸以上,年產值達到60億元以上。目前,按照“建成一棟、入駐一家”的思路,已與國藥藥材、以嶺藥業等15家中醫藥企業簽訂入駐孵化園協議,國藥藥材、以嶺藥業等6家中醫藥企業正在調試生產設備,預計9月底前6家企業將入駐運營。
同時,依托靜態倉儲5萬噸、動態倉儲20萬噸的“現代倉儲物流智能云倉”、首陽中藥材交易市場和甘肅中藥材交易中心“三大資源”,積極銜接推進首陽至鞏昌“快速通道”項目建設,建成后并接渭源縣一級公路,形成渭河峽谷高質量發展經濟帶。同步,完成亞龍物流、騰達物流、中通快遞等物流資源整合,建成了靜態倉儲30萬噸、動態60萬噸“一鍵溯源”的首陽中醫藥產業物流園,構建起了覆蓋23個省、4個直轄市“互聯網+中藥產業+現代倉儲物流”的中醫藥溯源體物流體系。
(記者 蘇海琴)
關鍵詞: 隴西縣首陽鎮 中醫藥產業 全鎮經濟發展 中醫藥溯源體物流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