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90%以上的省屬國有資本集中在山東省著力發展的“十強”產業和基礎設施、重要礦產資源及公共服務領域;
推動省屬企業發展質量提升,“十四五”期間年均利潤增幅要求大于收入增幅、歸母凈利潤增幅大于利潤總額增幅;
到“十四五”末,省屬企業資本證券化率大于70%;省屬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不低于3%,其中重點企業超過5%……
近期,山東省國資委印發《山東省“十四五”省屬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指標和路徑,擘畫了“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屬企業的發展藍圖。
加快動能轉換 推進產業重構優化
實體經濟是山東省屬企業“十四五”期間的發展重點。山東省國資委提出,將堅定不移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賦能提升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提檔升級功能產業,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對優勢傳統產業,山東省將堅持“智能、高效、綠色、安全”戰略方針,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重點,對其大力改造提升。
新興產業方面,山東省將立足產業發展基礎,著眼產業鏈延伸和價值提升,培育壯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將其發展成為重要支柱產業。如,加大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重大技術裝備的自主創新力度;聚集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重點突破可信云操作系統、多方計算、聯邦學習等新技術,探索“軟件+硬件+數據+互聯網”的新模式;圍繞“醫藥養食游”等重點領域,堅持多業態深度融合發展,提升產品供給數量和質量……
對功能產業,山東省也明確要求提檔升級,發揮政策性職能和平臺功能,承擔好重大基礎設施“投建運管”和要素資源配置等重點任務,從而加快構建更加完善的公路、鐵路、空港、港口、航運、水利等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提升。
《規劃》提出,到2025年,山東省屬企業基本完成產業結構調整,90%以上的省屬國有資本集中在山東省“十強”產業和基礎設施、重要礦產資源及公共服務領域;實現從產業鏈中低端向中高端的階段性轉變;“十強”產業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重力爭達到60%。
科技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山東省提出,“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屬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均不低于3%,重點制造業企業達到5%以上,制造業企業新產品收入占比實現翻一番;新增一批國家級科研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內外知名品牌,打造一批知名的生產服務型和科技服務型企業,突破和掌握一批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前瞻性、原創性、顛覆性關鍵技術。
對標國際先進 培育一流企業集群
對標國際先進優先打造約5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聚焦專業特色打造一批行業一流企業、圍繞行業前沿打造“專精特新”企業——這是山東省為“十四五”期間省屬企業市場地位設下的目標。
按照《規劃》要求,山東省國資委將推動省屬企業引入先進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大力推進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切實發揮龍頭“領航”作用,帶動形成若干品牌高端、技術領先、高效協同、國際一流的現代產業集群。
即將對標國際先進的5家企業分別為山東重工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山東黃金集團、山東省港口集團和山東高速集團。
具體發展目標上,山東重工集團將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裝備制造跨國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將打造全球清潔能源供應商和世界一流能源集團;山東黃金集團將打造理念超前、技術領先、管理卓越的世界一流黃金礦業集團;山東省港口集團將打造“港通四海、陸聯八方、智慧高端、綠色環保”的世界一流港口群;山東高速集團將努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
經濟“雨林”既要有“參天大樹”,也要有“灌木叢”和“小花草”。在對大型企業高標準設定市場地位目標的同時,山東省國資委也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提出了重點培養的方向。
《規劃》提出,圍繞山東省“十強”產業發展壯大,以產業龍頭企業為主體推動省屬企業間同類業務資源整合,形成一批主業突出、特色明顯、具有市場主導權的行業一流企業;支持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經濟企業迅速成長,在省屬企業二三級企業加快培育具有創新競爭力的先進企業,著力打造一批重點細分行業的創新型、高成長性特色企業。
數量目標上,山東省將打造15家左右具有市場主導權的行業一流企業,培育100家左右“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企業。
暢通流動渠道 優化國有資本形態
在國有資本形態方面,山東省將堅持“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規劃》要求,“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屬企業混改戶數和資產占比實現雙提升。其中,商業一類子企業“宜改則改”;商業二類企業要穩妥推進,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公益類子企業規范有序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
國有資本的證券化,是山東省“十四五”期間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山東省將大力推動各級各類企業實現多地、多層次首發上市,持續推進有條件的省屬企業主業整體上市,支持企業立足主業以市場化方式并購上市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上市公司實施分拆上市。到“十四五”末,力爭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0%。
山東省還提出,促進國有資本多種形態融合發展,堅持產融結合、以融促產,實現各類企業協同發展。
山東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說,山東省將以市場導向和保值增值目標,暢通國有資本流動渠道,規范企業發起設立各類投資基金,支持企業參與股權運作、并購重組、基金投資、培育孵化。最終形成混合所有制實現形式更加豐富,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融合發展,直接投資與基金投資優勢互補,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協同發展,國有獨資全資、控股參股等股權結構配置合理,國有資本實現有效流動的國有資本形態。
國有資本形態的變化也將對監管提出新要求。《規劃》順應這一變化,提出切實轉變國資監管機構職能和履職方式,全面推進監管理念、監管重點、監管方式、監管導向轉變,堅持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構建更加注重基于出資關系,更加注重國有資本整體功能,更加注重事中事后、分層分類等方面的國資監管體系,切實提高國資國企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強化開放合作 融入新發展格局
作為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山東產業門類齊全,市場空間廣闊,擁有毗鄰日韓、陸海統籌等優勢。“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屬企業的發展,也注定不會將眼光局限在山東。
《規劃》明確要求,山東省屬企業要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推動高水平開放合作,深度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主動融入國內大循環。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形成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的產業格局;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注重補短板和鍛長板,形成清晰的“產業生態圖譜”;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先進高速物流骨干網,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
——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立足國內大循環,充分發揮山東省比較優勢和省屬企業自身優勢,提高企業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聯動能力,提升出口質量、增加優質產品進口,集成應用數字技術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有條件的企業,可積極參與全球技術標準、行業規范、經貿規則制定;充分利用山東省毗鄰日韓的區位優勢,積極打造東北亞國際物流樞紐基地……
——深入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規劃》提出,將推動山東省屬企業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的開放合作,主動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大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塑造國際化品牌;加強海外研發機構建設,實施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跨國并購,彌補產業短板;積極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強與黃河流域企業產業協作,攜手打造黃河科創大走廊和現代產業示范帶。
(記者 陳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