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只做內蒙古地區的民營眼科老大,朝聚眼科借力資本市場。日前,朝聚眼科在港交所上市。根據招股書,朝聚眼科此次上市超50%募投資金將投向開店及收購,公司計劃在呼和浩特新建兩家眼科醫院,杭州新建一家眼科醫院及一家屈光手術中心等。朝聚眼科前身為張氏仲和堂診所,其后人張朝聚在1988年創辦了朝聚眼科。截至今年6月20日,朝聚眼科運營著17家眼科醫院及23家視光中心。在民營眼科醫院中,按2020年的收益總額計算,該公司在內蒙古排名第一。有意向外擴張,但如何平衡擴張速度和門店發展是朝聚眼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招股書顯示,朝聚眼科共有42宗與患者有關的醫療糾紛,其中41宗已解決,向投訴患者合計支付240萬元。
奔赴資本市場
朝聚眼科植根于華北地區,在內蒙古眼科服務市場深耕30余年。7月7日,朝聚眼科將在港交所上市,奔赴資本市場。該公司此次IPO募資引入12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1.02億美元,海通國際、華泰金融為其聯席保薦人。
目前,朝聚眼科已形成消費眼科服務和基礎眼科服務兩大業務。其中消費眼科服務包括屈光矯正(包括老視矯治)、近視防控以及提供視光產品及服務,這些服務的費用一般由客戶承擔。基礎眼科服務包括公共醫療保險計劃可能涵蓋的白內障、青光眼、斜視及小兒眼病等多種常見眼科疾病治療。2020年,眼科消費服務和基礎眼科服務的營收占比分別為46.5%、53.2%。整體業績方面,近年來朝聚眼科呈上升趨勢。根據招股書,2018-2020年,該公司的營收分別為6.327億元、7.147億元、7.943億元,利潤則分別約0.29億元、0.71億元、1.205億元。在民營眼科醫院中,按2020年的收益總額計算,該公司在內蒙古排名第一、在中國華北地區排名第二及在中國排名第五。
針對此次赴港上市的原因以及未來業務發展規劃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了朝聚眼科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認為,朝聚眼科尋求上市一方面是背后投資人需要退出,另一方面是尋求更大的發展。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730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127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5%,且預期將于2024年達到2231億元。其中,民營醫療機構占全國眼科醫療服務市場的份額由2015年的146億元增至2019年的314億元,復合年增幅為21.1%,到2024年或進一步提升至707億元,未來五年的復合年增幅達到16.79%。
尋求門店擴張
從目前來看,盡管朝聚眼科已成為區域性民營眼科機構龍頭,但其似乎不甘于此。根據朝聚眼科的計劃,公司超50%的募投資金將投向新建醫院以及潛在的收購。具體來看,此次募集資金約35.8%將用于建立新醫院以及搬遷、升級及裝修現有醫院;約44.8%將在出現合適機遇時,用于在人口龐大且對眼科醫療服務需求相對較高的新市場中收購醫院;約9.4%將用于升級集團的信息技術系統;約10%將用于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趙衡表示,擴張是企業做大的方式之一,相較于內生式增長,新建門店可以快速地擴大營收規模。同時,擴張也存在很多制約因素,比如企業后續的管理能力以及人才能否跟上等。
事實上,由于眼科手術等診療服務受患者個體、醫生技術及醫療設備等多重因素影響,企業面臨投訴、經濟賠償或法律訴訟,有損于企業聲譽與品牌美譽度的風險。根據招股書顯示,朝聚眼科共有42宗與患者有關的醫療糾紛,當中41宗已于最后可行日期前解決,并向投訴患者合共支付240萬元。目前,朝聚眼科尚有一宗未解決糾紛,該名患者在包頭醫院接受手術后出院,之后發生角膜感染。患者后續由于該等感染導致視力喪失,故而指控醫療失誤及治療不當。
朝聚眼科在招股書中亦表示,公司面臨營運所引致的病人投訴、醫療糾紛及法律訴訟等固有風險。任何來自患者的投訴以及有關誤診、醫療失誤或不當行為的任何索償或指控均可能導致巨額成本,并可能對公司的聲譽、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業績及前景造成不利影響。
(記者 姚倩 實習生 胡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