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事件頻發的背后,除了對保險營銷人員故意忽悠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的行為表示憤慨,還要對保險公司制訂的保險條款加以反思。
近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民朱某到銀行花840萬購買理財產品,最終變成保險,需要身故或活到108歲才能取出本金的“奇葩”鬧劇引人關注。該事件在媒體介入及相關部門積極協助下,朱某840萬元本息得到退還。
以上事件并非孤例。類似事件頻發的背后,除了對保險營銷人員故意忽悠消費者購買保險產品的行為表示憤慨,還要對保險公司制訂的保險條款加以反思。未來保險業應該真正回歸保險屬性,專司保險業務營銷。無論是財產險還是人身健康壽險,只涉及保險理賠而不涉及投資收益,將所有保險產品中的投資收益功能完全剝離,讓其回歸銀行機構及專門的理財機構,消除保險機構與銀行機構經營中的模糊地帶。
尤其是,要遏制保險產品中中途退保讓購買者損失本金過多的現象再發生,設置一個科學合理的退保退還本金制度,讓公眾滿意。未來監管當局可從制度層面來進行頂層設計,扎緊制度防范籬笆,開發和推出科學合理的保險理財產品,以防存款變保單鬧劇的再發生。
同時,應看到近年保險業混亂背后,從事保險產品營銷門檻要求不高、素質參差不齊,保險營銷隊伍變成了“大雜燴”。一些保險營銷員只顧招攬業務,不惜以忽悠消費者購買保險達到業績增長之目的。這類事件增多,導致社會上對保險營銷隊伍普遍產生不好的印象。
對此,監管當局應下定決心,加大力度對基層保險營銷人員進行整頓和清理,實施從業資格考試,將一些不合格的、素質不高的保險營銷員清退出隊伍,保持保險營銷隊伍的純潔性,為保險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好人才基礎。
從歷次存款、理財變保單的事件中還可看出,不少消費者被保險營銷員輕松忽悠,還在于廣大消費者對存款與保險兩種產品的性質與職能認識模糊,或根本就無法準確分清或判斷出二者的區別。不能排除的是,目前部分購買保險產品的消費者,其真實目的是沖著高收益的保障產品而非真正追求增加保險保障。
這一方面反映出參與保險的消費者的保險意識亟待開發、培育和提高,另一方面反映監管機構、從業機構在引導消費者形成正確保險意識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對此,要確保保險業健康發展,消除存款、理財變保單現象繼續重演,應在三方面加以正確引導。
一是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和渠道加大保險知識與銀行理財知識宣傳教育,讓消費者能準確區別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與保險產品的區別,讓消費者對保險產品形成正確認知,根據自身能力來決定存款還是購買保障產品,為消除保險產品營銷混亂行為營造有利環境。
二是教育引導消費者形成正確的理財理念,在銀行存款不要購買工作人員推薦的理財產品,除非自己要求購買保險理財產品;如果購買的是大額理財產品要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有銀行加蓋的正式公章。同時,引導消費者形成正確的投資理財意識,千萬別貪圖高利誘惑而稀里糊涂地將存款變成了保險單。
三是銀行、保險機構需要采取措施避免消費者混淆銀行與保險員工。在銀行營業場所不允許保險人員進入,即便未來銀行與保險公司有營銷合作,也要在大廳懸掛明確告示牌,將存款與保險產品介紹清楚;同時保險人員與銀行人員應分穿不同的服裝,懸掛明確的工號牌,以示銀行員工與保險員工的區別,以免混淆視聽讓消費者上當受騙。
□莫開偉(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