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作者 | 曾響鈴
文 |響鈴說
耐克阿迪,安踏李寧。
這既是四個頭部體育運動品牌的名字,更是此前被網友們“玩梗”闡述對手間各自市場地位的“對聯”。
然而,隨著國產品牌的強勢崛起,耐克、阿迪在中國市場急劇失速,并在2022年呈現了具有紀念意義的排位:國產品牌的老大老二,分別超越了國際品牌的老大老二。
尤其是2022年,安踏集團以超500億——高于李寧加阿迪中國之和的營收跨越,贏了耐克中國,問鼎中國運動鞋服市場冠軍,被業內人士評為“國產運動品牌的關鍵時刻”。
自此,中國運動鞋服市場,形成了安踏與耐克“雙巨頭”的格局。
2023年上半年,安踏集團以一份在中國運動鞋服市場再次超過「李寧+阿迪中國總和」的領先“期中成績單”,繼續超越耐克中國,穩定了“雙巨頭”格局。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安踏集團營收為296.5億,再創新高。
安踏“穩定增長、保持領先”的故事,已經不新了,但卻是品牌都想要、用戶都想聽的精彩故事。
穩定的中國運動鞋服市場領跑者
雖然從行業增長趨勢來看,體育用品行業的增速依然跑贏其他可選消費品,是一條還有巨大深耕空間的“黃金賽道”。
歐睿國際預計,2022年國內運動服飾市場規模已達到36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預計2027年該指標有望以約為8.7%的年復合增長率突破5500億元人民幣。
但體育運動品牌想要借助上升的行業趨勢實現業績騰飛,倚仗的還是品牌內功。
安踏集團2023年上半年營收再創新高,逼近300億大關,于國際品牌“超越并平視”耐克中國,于國內品牌“領跑并示范”國貨崛起,關鍵就是其在戰略、渠道、科技三個層面做了先驅變革,再借勢行業上行趨勢,才得來的成績與地位。
“單聚焦、多品牌”的高遠戰略。
安踏集團能在2022年已超500億的營收體量之下,繼續實現穩健增長,離不開“單聚焦、多品牌”戰略的內在驅動發揮的集團軍優勢,承接住了消費分層和場景細化下的消費需求。
在如今運動鞋服消費呈現出消費圈層化、場景細分化、功能專業化、表達個性化趨勢下,只有實現從需求廣度到需求深度的全覆蓋,才能成為市場強者。
安踏集團旗下的三大品牌群,就廣度而言,橫跨了專業運動、時尚運動與戶外運動的品牌矩陣,有效地對不同運動相關場景實現全覆蓋;就深度而言,通過從高性價比到輕奢的差異化品牌定位,同時滿足消費降級與消費升級并存的兩極化需求。
多次交出亮眼成績的三大品牌群,在2023年上半年再次論證了安踏“單聚焦、多品牌”戰略的長期正確性。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安踏品牌營收增長同比增長6.1%至141.7億,繼續保持中國運動品牌領導者地位;FILA品牌營收同比增長13.5%至122.3億元;包括迪桑特及可隆體育在內的其他品牌營收同比大增77.6%至32.5億元;亞瑪芬體育增長勢頭良好,營收同比增長37.2%至132.7億元,取得自投資者財團收購后最佳上半年業績。
正因為安踏“單聚焦、多品牌”戰略具有長期正確性,從而,成為了特步、361度、匹克等國產運動品牌后來亦步亦趨學習的路徑。而上拓高端時尚用戶圈層的李寧,已經越來越難以望安踏之項背,就是因為李寧單品牌的發展路徑,只覆蓋到單一的圈層。
“更前瞻、更徹底”的渠道變革。
在數字化浪潮為運動鞋服行業帶來大變局之前,安踏集團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
早在2020年,安踏集團就前瞻性地開啟了DTC模式,并以果斷、徹底的投入迅速于2021年完成了安踏品牌的DTC轉型。
雖然耐克發力DTC模式也比較早,通過發展線上電商和線下直營渠道,嘗試與消費者離得更近。但隨著全球性線上獲客成本的不斷提高和高企的庫存壓力,耐克的DTC步伐并不如安踏一樣能在中國市場有突破性的進展,這也是安踏能夠超越耐克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截至2023年6月底,已經有7600家安踏門店完成DTC轉型。
實際上,一直在追趕安踏的李寧,也在做渠道革新,只是相較于安踏的果斷決策與重度投入,李寧的重頭比例仍然在傳統特許經營上,對渠道改革的力度遠弱于安踏。
從目前李寧的渠道占比來看,傳統以特許經營模式依然占據大頭,且在去庫存壓力的打折促銷之下,還會對直營渠道造成擠壓。這也是為什么,本季度內DTC渠道銷售占比下降成為了李寧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之一。
“抓創新、塑專業”的品牌心智。
運動鞋服行業的護城河,永遠在于研發創新。
對于“做中國體育堅定的支持者”的安踏來說,創新早已經刻進了品牌的基因里。近年來,安踏每年都投入超10億元用于研發創新,到2030年將累計投入達200億元的創新資金。
從而,安踏“上”能為運動健兒打造專業裝備,“下”能將氮科技、冰膚科技、熾熱科技等“奧運科技”用于大眾產品,建立起了長期高速、高質量成長的優勢。同時,線下“安踏冠軍店”的出現,也是安踏品牌專業價值的體現。
根據第三方的品牌健康度消費者調研結果顯示,安踏品牌的“專業度”指標排名躋身中國市場所有品牌的前三位,較2022年提升了一個位次,位列中國品牌首位。
可以說,李寧徹底輸給安踏,就是在于想走運動時尚路線的李寧,忽視了運動鞋服產品的立身根本是技術進步。雖然李寧一度借國潮風引發了一波熱度,但熱度過去之后,專利數在幾大國產品牌中墊底的李寧,已經開始被消費者詬病“漲價快過技術進步”了。
最好的表現是“下一次”
大象還能繼續起舞嗎?
對于安踏來說,這是個毫無疑問的肯定答案。
歐睿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中國運動品牌CR3市占率從45%提升至58%,CR5市占率從58%提升至71%。同一時間,運動鞋CR5市占率從64.2%提升至73.4%。并且隨著小品牌出清,強者恒強的趨勢愈發明顯。
在阿迪中國愈漸式微、李寧追趕無力的現狀下,中國運動服飾市場里強者恒強的趨勢,未來會更多地展現在安踏與耐克這兩個“雙巨頭”身上。并且,在穩健增長的業績趨勢下,安踏最好的成績永遠都會是“下一次”,在中國市場持續超越耐克中國或許會成為安踏的常態。
但安踏的野望絕不止成為中國的“王者”。尤其是在“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期許下,“中國領跑、海外揚帆”才該是安踏的新常態。
畢竟,當安踏在中國市場已經實現了對耐克中國的超越,穩定了“雙巨頭”格局,下一步,就是在國際的舞臺上與耐克們扳手腕了。
安踏也一直為此準備著、努力著、進擊著。
2021年,成立30年的安踏發布的完整十年戰略是“單聚焦、多品牌、全球化”。其中,“全球化”替代之前的“全渠道”,成了安踏的戰略目標之一。
從近期的動作來看,不管是著手建立將組織、人才、文化三大模塊統一起來的機制制度,還是與超級巨星歐文的合作,都是安踏邁向國際舞臺的重要動作,這些準備也將使安踏更有底氣成為全球市場有力的競爭者。
在領跑國內、進擊國際的新征程上,安踏仍然堅守研發創新這一護城河。
畢竟,阿迪在中國失速于安踏,在全球失速于耐克,產品創新不足、缺乏市場吸引力,就是一個重要原因。而李寧苦苦追趕安踏的狀態,也在警示著運動品牌,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
一直以來,安踏都是國內體育運動品牌的創新標桿。截至目前,安踏累計申請專利超過3000件,有效專利2020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151件,實用新型350件。而根據公開數據,目前安踏在專利申請量、有效專利量以及發明專利量均位居國內體育品牌首位。
但“永不止步”的安踏,仍在以“永不止步”的創新投入,不斷去取得新的突破,為“下一次”更好的成績,筑牢創新基石。
基于此,安踏在創新上不僅不吝手筆重度投入,更是將創新的視野放在了更高的全球格局上。
在安踏2023年創新大會上,安踏設定的目標,不是驚艷的營收目標,也不是龐大的開店目標,而是提出2030年成為全球一流創新企業的階段目標。并通過構建全球開放式創新網絡平臺,高標準對標全球領先企業的創新體系等一套創新組合拳,支撐創新戰略目標的達成,實現科技創新全球領先的愿景。
必須要承認的是,在國際舞臺上,早已經站滿了不容安踏小覷的勁敵。好在,謀定而后動的安踏,勇氣與實力并存。
不管是品牌矩陣不斷擴容、基本盤規模不斷擴大,管理架構不斷優化、公司治理能力不斷加強,還是研發投入不斷攀升、創新能力不斷突破......安踏早已經為全球化的戰略目標順利推進落地做好了十足的準備。
對于國產運動品牌來說,站在世界舞臺上與耐克們一決高下,是品牌最具價值的時刻,也是國貨崛起的責任與使命所在。
永不止步的安踏,已經代表國產運動品牌,風雨兼程地走在了這條光榮的荊棘路之上。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此內容為【響鈴說】原創,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響鈴說 Focusing on企業數字化與產業智能化升級,這是關注一切與創業、產業和商業相關的降本增效新技術、新模式、新生態NO.355深度解讀
【完】
曾響鈴
1鈦媒體、品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等多家創投、科技網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嘯獎評委;
3 作家:【移動互聯網+ 新常態下的商業機會】等暢銷書作者;
4 《中國經營報》《商界》《商界評論》《銷售與市場》等近十家報刊、雜志特約評論員;
5 鈦媒體、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聞等近80家專欄作者;
6 “腦藝人”(腦力手藝人)概念提出者,現演變為“自媒體”,成為一個行業;
7 騰訊全媒派榮譽導師、多家科技智能公司傳播顧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