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IDC發布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云市場份額,2022》報告。報告顯示,2022 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云整體市場規模為1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3%,較往年增速有所放緩。細分子市場中,城軌云IaaS層投入占比較大,PaaS和SaaS層的投入較往年有所增加。
縱觀我國城軌云建設,從起步較早的管理云、單專業云,一路發展到如今的多專業云和線網城軌云。由于新技術層出不窮,城軌云也在不斷發展。2021年出現了真正的城軌云項目線網級云平臺,其最重要的標志是大量的線網級應用在城軌云底座上運行。2022年,許多城市展開了線網級智慧城軌建設,如:西安、青島、昆明、濟南、紹興、寧波、徐州、廈門等。
目前我國多個城市正在構建智慧城軌,城軌云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將會帶來更多創新業務的誕生,比如智慧車站、智慧運維,智慧乘客服務,使得業務更加靈活,服務更加智能,依托云架構的微服務和模塊化服務,帶來新的架構變革。基于城軌云架構的智慧城軌創新應用,為地鐵安全、乘客服務、智慧運維、精準調度等提供基礎條件。同時云原生技術落地城軌云初露端倪,微服務、容器、低碼開發等云原生技術開始在智慧運維、智慧車站等一些創新場景使用,提升了生產效率。
從市場格局來看,城軌云市場的集中度較高,技術提供商的階梯分化明顯。城軌云技術提供商主要為云基礎設施廠商,新華三和華為占據了約75%的市場,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烽火、北京城建智控在城軌云整體市場表現優秀。集成服務子市場以北京城建智控和烽火并列市場份額第一。隨著智慧城軌建設,未來智慧化場景逐步增多,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廠商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該市場。
IDC為城軌云技術提供商提出如下建議:
加強PaaS層和SaaS層的能力:目前城軌云更多是在IaaS層,如何加強PaaS層和SaaS層的能力,以及實現不同業務數據之間的互聯互通,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出更多對企業管理、乘客服務、資源開發、運營運維有突破性的場景和應用,是城軌云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也是城軌云市場未來的一個主要機會點。
城軌大數據平臺成為城軌云建設標配:隨著城軌云的發展,城軌生產、管理數據開始實現大集中,部分地鐵公司開始搭建數字平臺,而以數字平臺為核心,實現城軌業務智慧化,使能業務創新,提升運營效率開始逐漸成為各地鐵公司的共識。如何通過數據服務打通城軌各部門數據實現實時共享,以統籌建設的智慧城軌底座支撐業務高效決策和科學治理,是城軌領域ICT設備供應商后續需要重點投入的機會點。
關注綠色城軌發展:2022年是我國綠色城軌發展的元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編制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正式發布,明確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同時深圳、青島、寧波、南京等城市相繼發布了各自的綠色城軌發展行動方案。
IDC中國政府行業和智慧城市研究組研究經理金子惠表示,2022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保持高位運行,但增速有所放緩。城軌云建設正造朝著智慧城軌的方向轉變,對既有設備的智慧化改造、智慧乘客服務、智慧安檢、智慧車站等細分市場將催生大量的新需求。市域(郊)鐵路、城際鐵路成為新的發展重點,預計中國城市軌道交通仍將保持穩健發展勢頭,帶動軌道交通投資建設運營等全產業鏈協調發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