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以前,我們打開電視就可以看電視臺的節目。現在,打開電視全部是互聯網影視視頻點播,機頂盒被屏蔽,購買VIP會員成為看電視的主要成本,甚至連看《新聞聯播》也要交錢,電視臺直播節目在電視大屏上的露臉機會減少。
(資料圖)
1
全球電視產業全面平臺化
本月,LG電子的首席執行官威廉·趙在韓國首爾的一次演講中宣布了LG電子的新方向,將要從以硬件導向型業務(在購買時產生銷售額和利潤)向“持續產生利潤的平臺型服務業務模式”的轉變。
這個平臺型業務,就是基于LG電視提供內容、廣告等服務的業務。
有人說這是大勢所趨,也有人說LG是受了Telly公司提供免費電視廣告機,以及中國電視品牌平臺化的刺激。
威廉·趙表示,LG將在五年內投資超過1萬億韓元,以加強內容競爭力,為全球超過2億臺LG智能電視提供動力。
在平臺化轉型上,LG是全球電視大廠中相對遲緩的,似乎也是最后一個平臺轉型大廠。
LG電視平臺化,意味著由中國樂視、小米等互聯網公司開創,電視大廠跟進的電視產業互聯網化和平臺化,已經在全球鋪開。
打開電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網絡視頻點播,網絡視頻要在電視大屏上當家作主。
2
電視臺被淘汰?
當然不是。
用于接收廣播信號的高頻頭,仍是電視機的標配。有的電視機還有兩個高頻頭。即使Telly公司推出的廣告電視機,也有一個高頻頭。
這是因為,在很多國家,廣播網仍是重要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可以讓人們看到很多免費的公共電視節目,特別對于那些不方便連接互聯網的人,以及應急廣播電視,這種全終端覆蓋服務必不可少。
Roku Channel、Pluto TV、Samsung TV Plus等流媒體服務,也可以提供免費的公共電視節目。LG也有與之競爭的LG頻道業務。
這些應用因為可以直接使用電視機,不外接機頂盒,用戶使用方便,發展迅猛。
比如,LG頻道的用戶從去年的25個國家 2000萬增加到今年的29個國家 4800萬。
就像微信提供免費的即時通信那樣提供公共產品,是成為平臺的必要條件。智能電視也必須提供廣播電視公共產品,才能成為聚攏大量用戶的平臺。
可見,電視臺并沒有被淘汰,反而有了更多、更方便的傳輸媒介。
3
電視機殺死廣電?
將視線拉回到國內,我們的感受則有些不同。
我國的電視機,似乎只是為了網絡視頻而生,找到電視臺節目入口,得有點技術水平。
有直播內容的機頂盒,因為操控不便,本來開機率不高,再加上被智能電視屏蔽,開機率更低。電視臺大量精品節目,與觀眾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
電視臺的投入得不到回報,沒有錢制作精品內容,愿意看電視的人變少,大量觀眾流向網絡視頻。
于是,我國廣電的惡性循環開始了,而網絡視頻的良性循環啟動了。
今年以來,看個電視太費勁太費錢的輿情引發群眾吐槽不斷,買了智能電視看不到電視臺節目,看個《新聞聯播》也要買VIP會員等一系列問題成為社會熱點。
這種現象發生在我國,不但被國人吐槽,還被外國人恥笑。
很顯然,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
4
哪兒出了問題?
我國在廣播電視的播出安全上要求嚴格,特別是廣播電視直播,必須完全可管可控,保障播出質量,這是廣播電視大安全的重中之重。
依照該思路,廣播電視的傳輸必須基于可管可控的DVB廣播網,或者電信運營商的IPTV專網,以保障播出質量和安全。
類似上面所說的LG、Roku等Channel服務,在網絡擁堵時,會出現播出質量問題,在可管可控上也不符合我國的規定。
廣播電視基于廣播網傳輸的大原則沒有問題,特別是DVB廣播網,有安全管控容易、點對面傳輸高效等優勢。
但是,由于有線電視的價格管制、以及加密技術沒能實現安全分離等原因,導致廣播傳輸捆綁機頂盒,不能直接進入電視機。
廣電嚴重的機頂盒發展路徑依賴,把前來合作的電視廠家的利潤當作自己開展業務的成本,認為不如機頂盒+電視機劃算,這導致廣電與電視機廠家的利益交集消失。
同時,因為政策限制,電視臺節目缺少從互聯網進入電視大屏的正規渠道。合規連接電視大屏的廣播電視終端,只能是封閉的IPTV、有線電視、衛星機頂盒,地面無線渠道可以忽略。
這讓電視臺大屏節目變成以機頂盒為載體的封閉媒體,公共服務屬性降低。很顯然,機頂盒不可能是智能電視的競爭對手,電視臺天然處于下風。
機頂盒被電視機殺死只是時間問題,與機頂盒捆在一起的電視臺和廣電網也跟著倒霉,公共服務功能難以發揮。
5
降低租金加強公共服務
2020年,廣電總局頒布了《關于加強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要設立重大科研課題,加強對國家指導標準的戰略性研究,重點研究直播衛星擴容提質、有線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政策、高清電視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等關鍵問題,使國家指導標準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信息技術革命發展相適應。
我們的很多推文,都提到當基本的公共廣播電視服務與機頂盒捆綁后,就變成了非基本公共服務。
這時,機頂盒的一部分成本,是基本公共服務權力的租,讓基本公共服務的價值耗散,甚至變成了以機頂盒為載體的非基本公共服務。
或者說,機頂盒包含了對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權力尋租的部分,這部分是非生產經營性的投入,并不產生社會價值,反而增加了基本公共服務的成本,降低人們的獲得感。
而機頂盒用于付費電視的部分,也就是安全加密技術部分,是生產經營性投入,可以通過市場競爭產生社會價值。
但是,當加密技術與權力相結合,再與機頂盒硬件捆綁,結果就是整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機頂盒,也模糊了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通過機卡分離或下載CA,讓加密模塊獨立、機頂盒通用,機頂盒就可以慢慢與通用的電視終端融合,逐漸降低和消除對基本公共服務價值的耗散,保障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隨著技術進步不斷加強,與信息技術革命發展相適應。
當用戶需要非基本公共服務時,在市場上購買獨立的安全模塊,通過市場競爭和交易,產生新的價值,促進非基本公共服務的繁榮發展。
6
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廣電總局《關于加強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第一句話就是“公共服務是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
該文件提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堅持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調動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公眾共建共享,使公共服務主體更加多元、機制更加靈活、質量更加提升、服務更可持續。
所以,政府的精力應該集中在安全高效的基本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上,而市場主體則要把精力集中在非基本公共服務上。
通過安全模塊的分離,可以劃清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邊界。然后,政府就可以出臺強制規定,讓市場化廣播電視終端必須具備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實現與非基本公共服務,在同一個終端上的融合,從而實現大屏電視媒體的融合發展,解決三網融合的歷史遺留問題。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