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消息,今年以來,隨著ChatGPT爆紅,算力作為AI大模型的關鍵要素之一,成為產業界關注的焦點。中國信通院數據測算,目前全國超過30個城市在建或籌建智算中心,未來5年智能算力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達52.3%。
(資料圖片)
澎湃的算力需要強大的算力網絡支撐。中國移動(600941)是率先布局并大力投入算力網絡建設的國內運營商。早在2019年,中國移動就主導了首個算力網絡國際標準項目,2021年率先提出構建“連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務體系。中興通訊(000063)則是算網設備的主力供應商,是中國移動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MWC 2023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期間,廣東移動計劃建設部平臺室經理梁勇和中興通訊承載網產品MKT方案部長梁大鵬接受媒體采訪,分享了雙方攜手推進算力網絡落地,攻克算力網絡部署難題的進展。截至目前,雙方已取得一系列成果,為算力網絡大規模部署奠定了基礎。
算力網絡架構解析
梁勇首先強調,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已成為核心生產力,數據是關鍵生產資料,算力網絡是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礎設施。與電力基礎設施在促進生產方式變革和支撐經濟發展中的基礎作用十分類似,算力網絡對于數字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據IDC發布的數據,全球數據總量在持續增長,2021-2026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2%。由于物理因素的約束,傳統集約化的數據中心算力和智能終端算力可增長空間將面臨極大挑戰,算力必然會從云和端向網絡邊緣擴散,“云、邊、端”三級異構計算部署方案是必然趨勢。
“其中,云端負責大體量復雜計算;邊緣端負責簡單計算和執行;終端負責感知交互的泛在計算。這將形成一個既集中又分散的統一協同泛在計算能力框架。”在梁勇看來,算力網絡是根據業務需求,按需分配并靈活調度計算、存儲以及網絡資源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能充分滿足自動駕駛、云游戲、人臉識別、VR/AR等新興應用提出的實時計算和網絡傳輸需求。
梁大鵬則表示,構建算力網絡主要考慮四個方向:一是構建大帶寬、低時延、智能化的“算間網絡”;二是提供廣覆蓋、差異化的“入算網絡”;三是在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指引下,推動算力集約化、泛在化部署;四是推動算力路由標準成熟,實現算網資源統一調度。
“算力網絡的核心思想,是通過新型網絡技術將地理分布的算力中心節點連接起來,動態實時感知算力資源狀態,進而統籌分配和調度計算任務、傳輸數據,構成全局范圍內感知、分配、調度算力。”梁大鵬認為,算力網絡發展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算力路由標準體系建設,以及解決傳統算力域和網絡域分域調度帶來的算網資源利用率不均,以實現算力和網絡資源統一協同調度,給用戶提供更優的業務體驗。
聯合探索已有階段成果
基于對算力網絡價值的深刻認識和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廣東移動和中興通訊攜手合作,展開了多方面探索研究。據悉,雙方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我們與中國移動研究院、中興通訊一起,探索了算力網絡新架構、新技術以及落地場景。”梁勇表示,在試點過程中,廣東移動調配網絡資源、傳輸資源、站點資源,構建了包含算網調度器、網絡控制器、算力路由網關、邊緣云資源池的端到端試點環境。
試點包含了CDN+IP和集中式算力路由兩個項目。梁勇介紹,傳統算網分離調度的模式下,算和網兩個維度的SLA無法得到精細化滿足。例如,CDN原有的調度系統中,僅從服務器狀態、節點服務距離等因素選擇最優節點的機制,缺乏網絡因素的參考項,可能會出現服務能力最佳的節點實際上是網絡質量最差的節點,導致終端用戶的內容訪問體驗不佳。
CDN場景試點中,通過引入基于IP網絡質量的調度策略,確保調度策略選出的CDN內容節點滿足用戶訪問的網絡質量,保障用戶體驗;同時,承載網絡通過網絡控制器北向接口將網絡能力開放,將基于SRv6 Policy的選路能力開放給業務系統調用。
“中興通訊的貢獻,是推出了算網一體化調度方案,解決邊緣云網場景下邊緣云資源有限、邊緣網絡多接入多突發等問題,實現邊緣云網場景下算力資源和網絡資源的一體化調度。”梁大鵬介紹。
對于集中式算力路由試點項目,梁勇表示,該項目在廣東移動邊緣云AI推理類場景部署,在SDN化承載網絡、分布式云和云管理平臺基礎上,引入算網調度器進行算力加網絡的一體化調度。
基于兩套獨立的現網MEC資源池部署容器化服務,疊加AI推理類端到端業務流程,廣東移動全面驗證了算網一體化調度方案的關鍵技術點。試點結果符合預期目標:廣域網服務響應時延獲得成倍改善,算網感知支撐下的算網資源利用率、利用率均衡度以及業務承載量顯著提升。
雙方成功的項目試點,給了廣東移動更大的動力推進算力網絡部署。梁勇強調,CDN+IP以及集中式算力路由方案已經在廣東移動現網完成試點驗證,將雙方在算力網絡領域的聯合創新推向一個新高度。后續,廣東移動將與中興通訊深化合作,持續優化試點驗證技術成果,為算力網絡領域創新技術在全省范圍內的推廣奠定基礎,滿足現網落地商用的各項需求。
未來,雙方也將持續投入算網創新技術研究,助力廣東移動打造“連接+算力+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共筑數字產業化新生態。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