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是一道橋梁,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更是鄉村振興的核心單元。陜西移動一直致力于通過信息技術賦能產業經濟、基層治理、環境保護等方面,以“移動智慧”推動縣城的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貢獻力量。
(資料圖片)
智慧農業激發大荔經濟活力
農業農村在我國縣域經濟社會結構中占據較大比重,縣域經濟發展,重點在于農業產業發展。在渭南市大荔縣新穎現代農業園區設施農業(蔬菜)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管理人員通過手機就能完成對蔬菜大棚的遠程管理。依托陜西移動物聯網、5G+互聯網技術,這里建立了智慧農業管理系統,搭建了可視化農業數據監控平臺,通過傳感設備實時采集土壤酸堿度、空氣濕度、光照、氣溫等監測數據,為管理人員提供數據指導,讓蔬菜種植更科學。該示范基地的16棟智慧溫室大棚,每年節省人工成本約10萬余元,農作物可提前10余天上市,畝產增收10%以上。
(移動工作人員在大棚內調試設備)
在省內多個縣域打造5G+智慧農業項目200余個,用科技力量助力企業和農民增收致富;建設5G+智慧旅游項目20余個,推動鄉村旅游產業規模化發展;在安康市嵐皋縣、咸陽市淳化縣等地,5G+電商打通農產品銷售新出路……陜西移動5G賦能縣域產業,助力縣域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智慧警務創新靖邊基層治理
為打破基層治理信息化水平對管理效率的明顯制約,陜西移動與榆林市靖邊縣政法委、公安機關聯手共建平安鄉村智慧聯防平臺,樹立了基層派出所智慧治安標桿項目。以鄉村振興、智慧社區為切入點,累計接入攝像頭1萬余個,覆蓋21個鄉鎮,通過安防終端實現了7×24小時不間斷監控錄像等功能,廣泛應用于社會治安、校園安防、環境治理等多個場景,有效緩解了靖邊縣農村及城區的安全防范難題,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為靖邊縣縣域綜合治理提供了數智化保障。
(靖邊縣楊橋畔鎮平安鄉村智慧聯防平臺)
這只是陜西移動賦能縣域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司法通”助力商洛市山陽縣司法部門管理更加精準高效,“智慧城管綜合管理平臺”提升了安康市漢陰縣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智慧社區”讓安康市石泉縣居民享受更便捷的服務……截至2022年底,全省平安鄉村建設點位超過105萬個,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翅膀,為提升縣域基層治理水平蓄勢賦能。
智能廁改扮靚扶風人居環境
為進一步提升寶雞市扶風縣人居環境質量,提高群眾幸福度,解決農村改廁中化糞池的清掏、集中處理設施、廁所維修等一系列后期管護的痛點問題,陜西移動為扶風縣打造了農村衛生廁所智能管護平臺,為廁所加裝了“智慧大腦”,做到項目建管、設備維護和糞污定時清掏一體化服務,實現糞污及時處理和資源化循環利用。
(扶風縣農村衛生廁所智能管護平臺)
平臺對戶廁信息、日常管護等動態數據統一錄入、自動監控,為長效管護提供基礎數據支持和動態監管依據。在各街辦設立智能管護中心,實時監控村民報抽報修統計、滿意度、吸糞車作業量等各項管護數據。若要報修,村民可通過撥打電話或掃描二維碼及時上報,管護人員通過APP接單,高效作業、全程管控。目前,扶風縣已有12個鄉鎮廁所加入了智能管護,有效促進扶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為鄉村振興凝聚了民心,為建設美麗縣域夯實了基礎。
5G應用加強洋縣生態保護
在漢中市洋縣,陜西移動與朱鹮保護局合作建成5G+野生朱鹮監測平臺,為朱鹮保護提供智慧方案。通過野保相機、高清云臺、高清球機等前端設備,深度融合5G+AI技術對鳥類實時監測,后端配合鳥類識別算法與AI超腦對鳥類進行檢測、分類、抓拍,實現對棲居地朱鹮數量、種群分布等關鍵信息的監測、統計,方便工作人員收集朱鹮資料、完善檔案。通過平臺還可以根據大數據分析朱鹮面臨的威脅并提出有效的保護對策,促進洋縣在保護朱鹮中實現綠色發展。
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陜西移動充分利用信息化優勢,創新打造漢中市勉縣“山長制”APP、寶雞市岐山縣全景紅外視頻監控設備、安康市紫陽縣的江河視頻監控平臺等生態保護應用,看山、護林、保水,助力縣域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提高生態治理能力,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記者 龐玲玲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