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前,自動駕駛處于科學研究階段,是大學老師們的研究課題。2004年以后,國內外很多科技公司脫穎而出,資本也很推崇,這個階段大家做了很多技術落地的嘗試,把智駕的技術和車做結合,在加州、北京、上海、深圳等世界各地進行了示范運營。”
2023年7月5日~7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3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在7月6日下午舉辦的“戰略指引創新融合”主題論壇上,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道智途”)CEO王瑞如是分享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王瑞進一步指出,經過了十幾年的技術探索,現在自動駕駛行業略微有點回落。“很多行業的發展都有波峰波谷,目前自動駕駛行業在蓄勢,大家都在探索商業化落地的可能性。”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如何實現自動駕駛商業化的落地,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王瑞在分享中表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最主要的是要有成本優勢、規模效應,這樣才能進行批量化的規模應用,才能讓產業鏈上的所有人都能獲得價值。
“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期間,大家可以拿點錢出來做樣板,但要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就是要給每個人創造價值。現在在一些特定場景,比如商用車L4場景,已經到了1~10的小規模商業化落地的階段。預計5年后,整個行業會進入大規模的商用推廣階段。”王瑞說道。
談及自動駕駛行業的利好政策,王瑞表示:“自動駕駛行業雖然最近有些回落,但從政策方面來看,都是利好的。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數字中國。”
王瑞進一步表示:“中國智能網聯的基礎很好,民眾擁抱科技創新的氛圍更好,所以在中國發展智能網聯車的土壤應該是全球最好的。”
2022年11月,為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性能和安全運行水平,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工信部會同公安部組織起草了《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正式施行。此外,為進一步促進規定落實落細,浦東新區公布《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實施細則》。
“友道智途主要做商用車特定場景的L4。”王瑞表示,“去年的進博會上,我們獲得全球首張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牌照。今年6月,我們也獲得了浦東首批無駕駛人路測牌照。”
記者了解到,友道智途作為上汽旗下的“科創小巨人”之一,背后擁有上汽十年技術積累和產業鏈優勢做支撐,面向全領域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智慧運力服務。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友道智途在真實場景下商業化運營里程已累計超過600萬公里,累計運營超過25萬TEU,先后在港口、礦區、園區、干線物流等多個場景實現實質性突破。
據悉,針對傳統碼頭升級改造及港區內的運輸需求,友道智途自主研發AIV智能平板轉運車,實現了“真無人”7×24小時全天候自動駕駛,并以上港外四集裝箱碼頭改造為依托,在全國多個碼頭同步測試和運營,而針對礦山人員短缺、作業效率低等痛點問題,友道智途全力迎戰新場景,協同打造了150噸純電自動駕駛礦卡。
“我們友道智途還在關注的一個場景就是礦山,礦山自動駕駛的緊迫性非常高,很多礦山都出臺了2025年作業面無人的目標。”王瑞指出,“礦山分為井工礦和露天礦。井工礦現在都是無人的,全部是遠程控制,自動化作業。露天礦的人還是挺多的,基本上大的礦有幾百臺車,小的礦有幾十臺車,這樣安全生產的壓力很大。這種場景下自動駕駛要求不算難,剛需很大。我們友道智途也會在這里深耕。”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