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簡稱2023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在致辭時表示,人工智能技術持續突破,智能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為主線,加快培育壯大智能產業,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并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取得新成效。
徐曉蘭說,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一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核心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二是基礎設施加快布局,云算、智算、超算等協同發展,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5G基站超過280萬個,登記的工業數據有效值超過2900萬DRs。
三是拓展應用場景,推動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有力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已建成2500多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經過智能化改造,有效縮短研發周期,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降低不良比率,減少碳排放。
徐曉蘭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五方面推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一是加強政策引導,會同相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產業政策,進一步明確產業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引導各界集聚資源,形成發展合力。
二是夯實產業底座,圍繞算力、算法、數據等底座技術,加大創新攻關,加快推進軟硬件適配,構建從智能芯片到算法框架,到行業大模型的全站式產業鏈,加快人工智能發展。
三是拓展應用場景,堅持需求牽引,以制造業為重點,開拓工業設計、代碼編寫、質量檢測、流程再造、遠程運維、客戶服務等應用,形成一批示范性強、帶動性廣的重大應用場景,提升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水平,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四是完善生態體系,引導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打造若干生態主導型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開源社區建設,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五是深化國際合作,秉承開放包容,加強在全球范圍內人工智能的技術、產品標準、服務治理等交流合作,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建設共生未來的智能世界。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