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剛,西南石油工程公司鉆井一分公司副經理,2018年獲得西南油氣分公司“建設功臣”;2019年被評為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先進個人;2020年榮立西南石油工程公司“百日攻堅勇爭先、崗位建功創一流”專項勞動競賽個人二等功;2022年被評為西南石油工程公司“勞動模范”。在這些榮譽的后面,是扎根石油鉆井的執著,是揮灑青春的汗水,是十八年如一日的奮進底色。
(資料圖片)
咬定青山不放松
從2005年參加工作,田明剛對自己就有了一個清晰的定位,就是把知識應用于石油工程,用自己的力量為鉆井生產添磚加瓦。
作為鉆井技術員,田明剛不僅要負責日常鉆井技術管理,還要組織實施鉆井施工,掌握井下情況和確定鉆井參數,熟悉各項設備工況和施工中各環節的協調等等。作為一名實習“新手”和年輕技術員,他深深感悟到:知識的掌握不能停留在書本,只有通過實踐來印證。不管是在鉆臺、遠程控制臺、節流壓井管匯等地方,時刻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面對一系列的新問題、難題沒有畏懼、退縮,而是主動把自己融入現場工作中,汲取著“營養”,學習著行業新標準,掌握著鉆井新技術、新工藝,他的技術水準、技能境界得到飛速提升,通過幾年來參加普光氣田、元壩氣田開發建設的磨煉,他對整個氣田產能建設、集成開發理念、鉆井施工工藝有了深刻的認知,對超深高含硫井鉆井現場應用越來越得心應手,真正達到了在鉆井施工戰場“鍛筋骨、長身體”。
千淘萬漉雖辛苦
在承鉆川西區塊第一口超長水平井彭州4-4D時,三開雷口坡組破碎地層被酸化浸泡,地層應力結構發生改變,出現井壁失穩垮塌,發生掉塊卡鉆,斷鉆具后填井側鉆。地層酸污染,泥漿性能差,井壁大段失穩垮塌……一系列的問題讓田明剛內心一度彌漫著無力感、挫折感。
但使命驅使田明剛不輕言放棄,他振奮精神,積極同上級部門和各研究院研討應對措施,順利解決了各種難題,走出了困境,并完成了白油基泥漿先導性實驗,首次實現西南工程在川西海相區塊使用白油基泥漿進行目的層超長水平段安全順利施工。在隨后的川西區塊各井施工中,他加大科技的應用和投入,采用預彎螺桿+塔式、鐘擺復合鉆具組合,配合水力加壓器、YSC-228型射流沖擊器等新工具,使用旋沖鉆井技術,優選鉆頭,合理優化鉆井參數,在鉆速提升上取得了顯著效果。
吹盡狂沙始到金
2020年,田明剛調到新組建的80111鉆井隊任隊長,承擔了中石化勘探分公司部署在四川盆地的五開制重點預探井仁探1井。
為了安全優質鉆達目的層,實現甲方勘探目的,田明剛圍繞“工程地質一體化”要求,加強上下聯系協調,在施工中堅持高標準、高質量,精準施策、把準方向,充分發揮攻關團隊指導作用,堅持每周鉆井、錄井、泥漿各方負責人碰頭制度,對施工情況、下部地層巖性預測、泥漿性能調整、下步施工工序等方面進行匯總分析總結,做好故障復雜預防,提高生產時效。
在實鉆中,采取“一趟一策、一段一策”措施,優化鉆具組合,分析優選鉆頭、工具,合理控制鉆進參數,使機械鉆速從0.7米/小時提高到2.31米/小時,效率提升明顯。仁探1井經過527天的艱難鏖戰,圓滿完成了鉆井任務,創下了四川盆地川北區塊大尺寸鉆頭使用鉆井液鉆進最深、三開施工鉆井周期最短、機械鉆速最高等多項紀錄,并以井深8445米刷新了四川盆地直井鉆進最深紀錄,被中國日報、新華網等多家媒體爭相報道。
(張紅衛 王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