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21日,由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CSM)主辦的「融合蓄勢 · 全屏向新」2023CSM客戶年會在青海西寧成功舉辦。CSM媒介研究副總經理肖建兵分享了全媒體多元融合傳播環境中,電視大屏的商業價值進一步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直點播的共生生態和版權價值新機會獲得更多行業同仁的關注。
今年最重要的劇是《狂飆》,全媒體收視率的數據達4%,大屏的收視率是1.95%,到達率是18%。其中大屏收視率由兩部分構成:一是電視直播的收視為1.40%(占比72%),二是大屏點播收視率為0.55%(占比28%),整體構成還是很有意思的。在電視直播收視中,《狂飆》來自于IPTV的數據貢獻占比約四成;來自IPTV點播收視占總收視的46.3%,OTT點播收視則占比27.9%,收視構成當中還是相對復雜的。
觀眾的構成更有意思,把《狂飆》的電視大屏直播觀眾構成、IPTV點播回看觀眾構成和OTT點播構成羅列后可以看出,大屏各平臺觀眾的互補性非常強,大屏直播和IPTV觀眾構成上有很明顯的互補。
(相關資料圖)
01
大屏直點播共生
的態勢已經確立
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背后整體的推手是電視設備發展。實際上,幾乎對全國所有的家庭而言,OTT和IPTV覆蓋是雙雙過半的,同時對于收視行為來說,成長也非常快。在過去的幾年當中,CSM收視數據的其他部分,這個“其他”中的絕大部分都是非直播收視。IPTV點播回看、OTT點播已經上升到27%,這就是從2016年到去年年底非直播行為的發展,從10%成長到29%,成長近3倍。
電視大屏的第一入口是點播
打開電視機就是智能電視的大屏,這就是第一入口,96%的觀眾在這兒慢慢被截流,中間有一半的家庭用的是IPTV,打開找到直播也是比較費勁的。
我們做了一個調查,觀眾從開機到進入直播的平均服務需要按5次。工信部有一個適老化的標準,要求電視打開可以直接進入直播頻道,實際上是很難的一件事情,這是截流的第一入口。
02
智能電視OTT
為電視大屏帶來哪些影響
挑戰還是很嚴峻的,但是IPTV和OTT也為電視傳播帶來很多的機會,OTT會帶來哪些影響?OTT和IPTV的普及會明顯增加非直播電視的收視行為,我們再看電視非直播收視行為當中的貢獻,有一半來自于OTT家庭,有30%來自于IPTV。有線越多的地方越傾向于收看直播。
OTT智能電視的開機首頁是電視大屏的第一入口,在第一入口當中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直播,也沒有任何關于電視機構的節目。全國OTT互動收視占40%,所有OTT點播行為的觀眾,實際上96%都是電視機打開進入首頁按一下進點播,這個叫做“水壩效應”。OTT電視的首頁內容都是誰的內容?電視大屏首頁觀眾點的內容,62%是銀河奇異果的,54%是云視聽極光的,33%是酷貓,24%是芒果TV的,這是OTT智能電視首頁內容覆蓋的情況。
03
抓住IPTV對省臺
電視大屏創新的機會
IPTV會明顯增加電視大屏非直播收視的行為,它貢獻30%的電視非直播行為,用戶數量3.8億,是穩步增長的。在全國64個大中城市家庭當中,有52%的家庭安裝IPTV,這也是非常多的。現在直播的收視中,35%是IPTV的家庭貢獻,同時,各個頻道組的直播收視貢獻基本都是30%,均來自IPTV的貢獻。當然,現在對于IPTV不存在衛視落地的問題,但是貢獻率還是非常高的。
電視大屏的第二入口是IPTV大屏
IPTV大屏對于52%的家庭來說是電視大屏的第二入口,非直播的到達能到40%。除直播外,選擇IPTV點播互動的家庭,他們的平均收看時長去年是1.8小時,比三年以前下降10%。全國各地IPTV互動活躍率還不一樣,西北地區反而是最高的,它有后發的優勢。IPTV實際上擁有最大的私域用戶群,比如說智能電視機,大家買回去都是匿名的,除非去注冊。但是對于IPTV用戶不一樣,每裝一個都要登記,現在3.8億用戶,理論上來說是全國最大的大屏4億用戶群,它和OTT電視一樣能夠突破傳統電視的功能。除了看電視,聽音樂,聽戲曲外,還可以做線下的活動,體育直播和教育、瑜珈等,這些和智能電視的功能基本一樣。最關鍵的是IPTV的各省運營平臺屬于各省臺所有。
我們今年做了IPTV從業者的調查,實際上大家對于5年內IPTV發展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投放IPTV的廣告是傳統電視廣告投放的補充。所以IPTV的運營是省臺電視大屏創新的重要抓手。
04
大屏版權價值新發現
很多省臺的電視大屏直播用CSM的收視率數據,這個是CSM的基礎業務,同時CSM也提供融媒的數據,這一塊工作也是大家繞不開的。隨著大屏環境越來越復雜,大屏的版權價值面臨重新發現的過程,圍繞電視大屏CSM這幾年做的工作很多,我們把收視率調查正在逐步升級成全媒體的視聽同源調查,同時為了適應電視臺建設新興主流媒體工作的需求,建設融合媒體數據云平臺V+Scope,增加對整個媒體融合短視頻深入的研究。
同時,為了適應整個IPTV、OTT快速發展,我們增加了電視大屏跨平臺的收視調查,形成在大屏外三大產品的集群。在整個過程當中,如果遇到這些問題和我們聯系,我們會極力地做好服務,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