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網絡設備商Teleste的SVP Hanno Narjus在德國ANGA通訊上對媒體表示,去年有線電視運營商的戰略發生了重大轉變。他說,去年,DOCSIS 3.1已廣泛應用,有線電視運營商開始認真部署分布式接入架構(Distributed Access Architecture,DAA)技術,為更高的下行和上行寬帶做準備。他說,普遍的看法是:有線網絡將會有兩大變化——向虛擬化的DOCSIS核心轉移和向基于遠程MACPHY的轉移的DAA轉移。然而,也有有線機構如北美的Charter質疑是否要一步到位地推進兩大轉變。
Narjus說:“很明顯,該行業正在消除一種技術轉變,就是堅持遠程PHY架構,同時尋求虛擬化的CCAP(Converged Cable Access Platform,融合有線接入平臺)核心。”他認為這將加快DOCSIS 4.0的進程。“這是一個極好的消息,加速了向4.0的遷移,”他說。他表示,這種轉變現在有了共識驅動的勢頭。
(相關資料圖)
升級路徑的分歧
Narjus說,升級不會在北美和歐洲同步進行。在北美,遠程PHY已經被兩個大型MSO(Comcast和Cox)部署,安裝了大約100,000個節點。然而,在歐洲,只有有限的DAA部署——在西班牙和丹麥——那里有大量的遠程MACPHY的跡象。然而,后者是基于華為現已終止的產品線,運營商將需要做出艱難的選擇才能前進。
雖然歐洲的DAA仍處于萌芽階段,但歐洲運營商在提供更高頻譜方面遙遙領先。Narjus說,在美國,網絡中的可用頻譜已經落后,上游容量仍然是一個瓶頸。他說:“運營商一直在努力讓客戶滿意”。相比之下,在歐洲,整個歐洲大陸的下游已經大規模升級到1.2GHz,上游為65/85/200MHz。
Narjus說,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一方面歸因于網絡部署的歷史模式。在人口密度更高的歐洲,對于有線電視運營商來說,從中等分割到高分割相對簡單。同時,有線網絡在整個寬帶市場中的份額也較小。DOCSIS在北美擁有70%的市場份額,而在歐洲只有20%。Narjus說:“這對于如何規劃投資有很大的影響。”
隨著電纜覆蓋面積的增加,在北美,現在有一種向DOCSIS 4.0遷移的緊迫感,使用1.8GHz技術進行中分割和高分割部署。DOCSIS 4.0是DOCSIS 3.1的后繼技術,后者十年前由CableLabs在有線電視行業推出。Narjus說,運北美營商希望一旦放大器可用,就用1.8GHz產品建立系統,跳過1.2GHz升級。其計劃是當DOCSIS 4.0遠程PHY節點可用時,頻譜升級到1.8GHz。
根據此前的消息,美國CableLabs于6月26日開始DOCSIS 4.0調制解調器認證。但測試并不便宜。根據外媒報道,在DOCSIS 4.0的一次迭代中測試單個設備的調制解調器認證起價約為200,000美元——不論是Comcast首選的全雙工(FDX)品種,或是Charter和Cox采用的擴展頻譜DOCSIS (ESD)版本。如果想同時使用這兩種技術進行測試,成本會更高。而Comcast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網絡官Elad Nafshi近日在其博客中迫不及待地宣布,千兆位專業服務已從下行10Gbps/上行6 Gbps升級為對稱的10 Gbps服務。但目前還不清楚Comcast的3230萬寬帶用戶中有多少可以接入FTTH層——用戶需要住在距離光纖節點1760英尺以內才能使用它(當然,這比國內運營商的各種忽悠要靠譜,同時一定程度上是基于美國的網絡中立性相關)。而且,這一服務還是比較貴,除了每月300美元的賬單,安裝費、激活費和設備租賃費總計超過1000美元。
可見,雖然Narjus此前認為北美得到DOCSIS 4.0最有可能從2026年獲得更廣泛應用,但北美有線公司的DOCSIS 4.0路線可能加速——尤其考慮到最近的美國寬帶市場競爭壓力(參考《美國寬帶市場放緩,FWA繼續凸顯》)。
歐美網絡建設進度差異
在美國,DOCSIS占主導地位,除了在農村地區,HFC中光纖網絡部分的過度建設很少或沒有。相比之下,Narju認為:在歐洲“一切都與光纖網絡有關”。由于來自電信公司和其他光纖運營機構的競爭,有線運營商正在制定向光纖發展的策略。
但歐洲的情況是升級策略更加分散和多樣化。“在歐洲,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Narjus說。“光纖化和DOCSIS 4.0道路將會結合在一起,甚至在同一個運營商內部也是如此”。一些運營商將全力投資DOCSIS 4.0,以在未來10-15年內為其HFC網絡注入新的活力,而在另一個極端,一些運營商希望立即轉向光纖。他表示:處于中間位置的運營商將把有線電纜的壽命延長5至10年,同時在現有同軸電纜網絡之外的地區專注于光纖網絡。
在歐洲,完全致力于DOCSIS 4.0的運營商將需要部署DAA,然后在技術可用時盡快轉移到DOCSIS 4.0遠程PHY。他們將開始推出1.8GHz技術,從而在部署家庭網關之前取代放大器和無源器件。Narjus表示,他認為比荷盧經濟聯盟和瑞士等線電纜密集型市場可能會采取這一戰略。
Narjus說,他還認為一些運營商將試圖從DOCSIS 3.1中榨取更多,而不是著急遷移到DOCSIS 4.0,同時有選擇地部署光纖。他們將引入DAA作為中間步驟,因為這也為遠程OLT和5G鋪平了道路。他說,一些運營商將考慮部署帶有遠程PHY節點的DOCSIS 4.0調制解調器,用1.8GHz設備和超高分離取代放大器,以提供對稱的數千兆位服務。
Narjus表示,由于遺留的網絡問題,德國市場本身落后于歐洲其他地區。他表示,他預計德國運營商將“擠出”DOCSIS 3.1和1.2GHz設備,并輔之以光纖網絡建設。他說,德國與此網絡相關的遺留問題意味著更換無源器件很困難,這使得升級到DOCSIS 4.0很困難。
與此同時,對于一些歐洲運營商來說,部署光纖是解決之道。Narjus說,盡管如此,這些公司可能會繼續利用DOCSIS在MDU中提供數千兆速率接入,但在MDU中,將光纖網絡一直帶到家庭用戶是很困難的。Narjus表示,專注于光纖的運營商集團目前也需要保持HFC網絡,但不會引入DAA,也不會升級目前1.2GHz工廠的頻譜。相反,他們將根據需要繼放大建容量,包括必要的節點拆分。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