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2023MWC上海|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今日開幕 三大運營商集體亮相
中國移動將成立元宇宙產業聯盟,集結全球最強“元宇宙朋友圈”
(資料圖片)
5G商用邁過第四個年頭后,國內最大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發布了最新5G建設成績單。
6月27日,2023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開幕前一天,中國移動舉行“5G創新引領,數智融合共贏”技術創新論壇,對外公布了深入實施“5G+”計劃以來的最新網絡建設成果,再度鞏固了其全球第一大5G運營商的地位。
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在本次論壇上介紹,截至目前,中國移動無線網已部署商用基站超過170萬站,人口覆蓋率超過85%,隨著今年36萬個5G基站的建成,人口覆蓋率將超過90%。5G終端客戶數達4.8億戶,5G網絡分流比超過50%,一半流量承載在5G網絡上,5G成為業務發展的主要網絡,5G商用案例超2.3萬個。
“從5G來講,我們早已規模全球領先。”李慧鏑表示,目前5G產業發展已經進入中場階段,網絡建設基本完善,中國移動下一步將致力在技術創新上實現繼續引領,從應用、終端上進行協同,真正發揮5G網絡的更大價值。
三大網絡指標領跑
除了備受業內關注的5G無線網絡建設進展,《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核心網和傳輸網兩大領域,中國移動也同樣實現領跑。
核心網方面,中國移動目前可滿足5.8億用戶,云化融合容量比例超30%,網絡云資源池服務器規模超17萬個。尤其是在目前To B市場中發揮重要作用的5G專網領域,中國移動已建成5G專網邊緣節點超700個,2022年5G專網收入突破50億元。
傳輸網方面,中國移動實現全網IPv6活躍連接數達9.52億個、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超過IPv4,達到了53.6%,CMNet省際帶寬超過400T,省際骨干傳送網帶寬超過800T,打造了全球最大的SRv6骨干網。
李慧鏑表示,中國移動實現“三個全球第一”,也就是網絡規模第一、客戶規模第一、收入規模第一,以及“四個全球領先”,創新能力領先、品牌價值領先、公司市值領先、盈利水平領先。據日前Omdia發布的創新排行顯示,中國移動在全球運營商里連續兩年排名第一。
對此,李慧鏑強調,這是中國移動深入踐行網信領域央企職責使命、持續信息能量融合創新的成果所在。“錨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務科技創新公司’發展定位,加快推進‘兩個轉變’,尤其是‘從數量規模領先到質量效益效率領先轉變’和‘從注重中短期業績完成向注重中長期價值增長轉變’。”李慧鏑道出了中國移動多項第一背后的戰略推動要素。
在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后,中國移動也在本次論壇上透露了多項5G業務創新進展及商用時間表。據中國移動計劃建設部副總經理邊燕南介紹,中國移動將在今年實現全網規模商用5G新通話戰略產品。據悉,該產品已于今年6月在試點省份進行試商用,在接下來的10月、12月將分別在第一批14省、第二批17省上線商用。
與此同時,5G+衛星網絡融合方面,中國移動將于今年12月完成基站上星原型、星地融合網絡原型,到2023年將完成星地互通試點、基站上星驗證以及星地融合網絡原型驗證。
此外,記者注意到,在本次論壇上,中國移動還發布了多項成果,包括《中國移動IPv6單棧演進倡議書》《中國移動IPv6技術演進及應用白皮書》和SRv6智能專線產品IPv6三大創新成果,以及第一批掛牌“自智網絡協同創新實驗室”“智樞”網絡域能力開放平臺兩大自智網絡創新系列成果。
下一階段戰略出爐
下一步,中國移動方面表示,將持續推動網絡演進,對接國家“東數西算”戰略部署,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保持技術領先優勢,以泛在協同、融合統一、一體內生三個階段,全力推動構筑算網深度融合、一體化的中國移動算力網絡。
算力方面,李慧鏑表示,中國移動將大力推進算力資源建設,構建云邊一體計算能力以及中訓邊推、訓推一體的“N+31+X”智能計算體系。引入前沿技術,布局攻關算力原生、存算一體芯片、全調度以太組網以及算力路由等創新技術,推動產業化發展。
而在網絡方面,中國移動將致力實現5G由千兆下行、百兆上行邁向萬兆下行、千兆上行、千億物聯、十倍能效5G-A新階段,打造性能卓越、智生智簡、低碳高效的5G網絡;同時推動云化轉型,創造差異化能力,打造先進、智能、安全、敏捷的核心網絡;此外,面向5G網絡、算網融合,構建智能化、差異化、大帶寬的傳輸網絡。
具體來看,李慧鏑透露,中國移動將于2023年推出5G新通話、云手機、Redcap以及智簡行業基站等商用,2024年重點探索小區應急廣播、網絡輔助終端節電、多播廣播的引入和應用。同時加快推動大帶寬、低時延業務發展,重點針對5G-A卓越網絡的XR、全雙工、空天地一體、通感一體、智能中繼、確定性網絡技術,智生智簡的無源物聯、AI自智網絡、云網算業一體技術,低碳高效的網絡節能技術進行分析驗證試商用。
自智網絡方面,面向2025年,中國移動將達到L4級高階自智網絡,助力算網業務發展的目標,持續推進工作從“面向設備、面向管理”向“面向客戶、面向業務、面向服務”轉型,從支撐網絡運維向支撐前端和客戶拓展,全面推動自智網絡能力建設,賦能客戶數字化轉型。
“去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經突破了50萬億元,占比達到了41.2%,為網信領域企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當然,占比還需要持續提升,與世界一流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占比還有提升空間。”李慧鏑表示,中國移動也將為此而努力,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