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29日,第三屆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辦。在28日下午的“媒體MCN:‘傳統文化內容+運營’的探索與突破”主題研討活動上,多家MCN機構、短視頻平臺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傳統媒體平臺的MCN生態構建及傳統文化內容生產、運營方面的經驗,共同探討如何形成新的內容生產傳播價值鏈,以新內容、新品牌、新運營來深入服務機構的新需求,構建自身全新的內容核心競爭力。來自全國各地的300多人活動現場參與研討。
媒體MCN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資料圖)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領導黨組成員、副局長張蘇在致辭時指出,MCN作為新型的媒介形式,成為主流媒體在融合發展中重要的探索實踐。在融媒創新的大背景下,運用好新媒體傳播渠道,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媒體MCN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在實踐中, MCN應注重以下三點:一要堅定信念,筑牢思想之基,增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二要銳意創新,堅持融合思維,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三要引領風尚,樹牢首善標準,著力推動大視聽內容生態高質量發展。
用平臺化思維,把媒體業務重做一遍
“所有媒體業務都值得用平臺化思維重做一遍?!钡谝回斀浘幬?、旗艦新媒體中心新媒體運營總監李晶認為,大眾需要負責任的、有建設性的、非娛樂的內容,把困在信息繭房里的小我拉出來,與更宏大的世界相連。第一財經MCN總粉絲數突破1000萬,著力打造財經領域最具影響力的輿論場。在實現平臺化轉型的過程中,第一財經通過開放生產、開放傳播、開放經營,進一步實現政府、企業、創作者、受眾的價值。
打造廣電MCN“三新”發展模式
據湖北長江壟上傳媒集團移動互聯網工作室主任、壟上MCN負責人黃鵬介紹,壟上MCN現已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力量、內容傳播的新渠道、經營創收的新賽道,走出了一條廣電MCN“三新”發展的新路徑。其通過“吸納一批、打造一批、孵化一批”的方式,聚合了上百位三農、鄉村旅游達人等鄉村振興新力量,傳播“農”情好故事;通過創建內容傳播新渠道,做好新型內容生產的“孵化器”;通過開辟經營創收新賽道,創建廣電MCN整合運營新機制;通過平臺共建、成果共享、五方共贏,構建縣域農產品電商體系。
用短視頻探索主流傳播新路徑
北京市延慶區融媒體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胡玖梅在題為“短視頻賦能城市形象宣傳 探索主流傳播新路徑”的演講中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她認為,移動優先突顯短視頻傳播優勢,健全機制可進一步完善短視頻傳播架構,通過引流主流媒體可借勢打造良好公眾形象。在完善短視頻傳播架構方面,延慶區融媒體中心進行了以下探索:一是通過調動“精兵強將”,筑牢人員基礎;二是發動“全員參與”,豐富素材來源;三是堅持“移動優先”,確保產品推送;四是緊隨“技術前沿”,升級表達形式。
借屬地資源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新聞中心經委會成員、品牌推廣中心副總監、大象MCN負責人朱霖在題為“融合經營,大象賦能——大象MCN踐行河南廣播電視臺‘融、轉、用’”的演講中分享道,大象MCN的定位是河南頭部新媒體整合營銷服務商,集合了河南廣電旗下大象新聞客戶端、民生頻道、交通廣播、東方信報等優質媒介和大批外部優質簽約達人,旗下賬號300+,粉絲數達2.3億。其聚焦內容,通過廣告發布、事件營銷、本地生活、電商業務等業務模式多軌并行運營,取得良好收效。未來,其將在多平臺、多IP、多垂類布局,借屬地資源優勢高質量發展。
探索內容與經營創新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平臺合作部運營官、龍廣電MCN負責人劉堯在題為“媒體MCN:左手內容 右手經營”的分享中也介紹了他們的創新探索。龍廣電MCN在官方賬號+自有APP方面,通過聚焦區域性、日活動偏本地、政務及生活等內容,以傳播為主,變現為輔;針對全國化、日活高、垂直類目的內容則以“變現+傳播”的方式進行運營;達人賬號則配合電商、娛樂直播、商單、矩陣式傳播等進行運營。另外,龍廣電MCN還與政府、機構及社會化公司合作廣泛開展外部合作與政務合作。
融合大屏優勢與小屏機遇
廣電媒體融合轉型任務繁重,大屏是根本,融合仍需創新。電視端不能放棄,新媒體端擴張艱難,該如何破局?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兼北京新媒體集團副總經理、北京時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曉陽以“廣電媒體融合創新的出路與使命”為題做了分享。他認為,廣電媒體融合,電視端關鍵是內容,只要有內容,就不會缺觀眾,降本、提質、增效,抓住軟著陸的機會窗口。新媒體端,主動擁抱大屏,融合才是廣電新媒體的第一要務,向市場要效益,融合大屏優勢與小屏機遇。
文化自信的電視化表達
河北省影視家協會理事、河北衛視副總監、河北廣播電視臺少兒科教頻道總監楊寶昆在題為“創造性轉化 創新性發展——以河北臺文化類節目為例,試論‘文化自信’的電視化表達”中介紹了河北廣電的探索經驗。據他介紹,河北衛視《妙不可言》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底色,以彰顯新時代風貌為宗旨,展現社會發展的時代新貌,節目將競答機制與公益結合,融為一體,營造形式新穎、問答巧妙、表演唯美的視聽體驗。
圓桌對話環節,由山東廣播電視臺數據輿情中心主任、齊魯網(閃電新聞)總編輯譚魯民主持。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專家組組長曾祥敏,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城市之聲副總監羅亞鵬,貝殼視頻副總裁白曉輝等嘉賓圍繞“媒體MCN的發展進路”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研討會期間《短視頻用戶價值研究報告(2022)》也由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董事、總經理丁邁在活動現場發布。報告顯示,媒體融合發展提速,主流媒體堅持移動端創新,加速布局短視頻,擔綱主旋律、主流價值觀傳播,用戶對主流媒體短視頻的“健康與正能量”評價連續5年霸榜,主流媒體成為短視頻健康生態建設當仁不讓的主流力量。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