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時代,高效率、時間短的內容形態備受青睞。如今的短視頻已經成為主流娛樂方式,《2023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視頻用戶規模已經達到10.12億。
短視頻的發展,率先在移動端引爆,其突破10億的規模也充分證明了短視頻的潛力以及在促活和用戶粘性上的優勢。而在短視頻發展如火如荼之際,短劇也逐漸崛起。
【資料圖】
市場向好、用戶需求奠定短劇發展基礎,政策支持更是為其提供堅實保障。2022年底,國家廣電總局印發《關于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出對短劇創作要給予支持和推動,鼓勵各機構提高短劇播出頻次。
對于短劇這一正蓬勃興起的業態,電視大屏也應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以來,電視大屏各方尤其是IPTV短劇相關動作不斷。例如,2023年2月,由百視通等聯合出品的微短劇《吃飯才是正經事》登陸上海IPTV、甘肅IPTV等平臺;2023年4月,海看網絡科技(山東)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微短劇平臺內容及推廣A項目公開招標公告;2023年5月,大屏聚寶盆“眾投計劃”、全國第一個IPTV首播情景短劇《江湖一家人》正式開機。
發力短劇,一方面對于IPTV而言能有望進一步完善內容形態,通過更為多樣的內容類型,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從而贏得更多受眾;另一方面,在內容層面,此前IPTV以內容引進為主,缺乏特色和差異化優勢。而近幾年,IPTV開始注重原創自制內容和自有品牌IP建設,無論是此前安徽IPTV的《少年說中國》還是浙江IPTV的《奔跑吧少年》、貴州IPTV的《她·鄉》都體現各地IPTV對自制內容的重視和創新。不過整體而言,IPTV自制內容模式仍處于初級試水階段,在此階段,投資相對較小、周期相對短、風險相對低的短劇成為IPTV進軍自制內容賽道的一條路徑。
與此同時,如今用戶注意力有限且被分散,目前“愛優騰芒”等長視頻平臺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已經競相投入短劇這一新的內容業態,并且布局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以快手為例,在其2022年全年業績財報中提到,將繼續強化在短劇行業的領先地位,2022年快手星芒計劃總共出品200多部短劇,截至年底,單部累計播放量破億的短劇超100部。再如芒果TV,也已經將短劇放在較高的戰略位置,并且是愛優騰芒中唯一一個將短劇放在APP下方導航欄、與其他內容分庭抗禮的,也是第一個推出“大芒”這樣主打7—10分鐘劇集視頻APP的。面對愈發競爭激烈的視頻市場,在各方對短劇投入更多目光的基礎上,對于短劇這一形態,以IPTV為代表的電視大屏也應跟進。
實際上,相對于短視頻,布局短劇,IPTV也有著更多的機會和優勢。
對于短視頻這一業態,以IPTV為代表的電視大屏是在移動端爆發并成熟后跟進的,某種程度而言,電視大屏是后來者的角色。并且短視頻更為強調互動性,而目前仍以遙控器操作為主的電視大屏仍存在缺陷,也影響著電視大屏短視頻業態的發展。
而相對而言,如今的短劇整體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其在移動端發展也并未成熟。此外,相對于短視頻,時長更長、故事性更強的短劇也更為適合電視大屏端播放。在此階段,IPTV入局,將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此外,如今的短劇一直在強調規范化、精品化發展。《關于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的意見》中指出鼓勵各電視臺立足本臺實際、本地實際,積極創作生產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短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把網絡微短劇與網絡劇、網絡電影按照同一標準、同一尺度進行管理。在第十屆網絡視聽大會上,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司長馮勝勇也為短劇高質量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微”而不弱,以“小切口”講好中國故事“大主題”;第二,“短”而不淺,以“小體量”呈現中國人民“新群像”;第三,“劇”有品質,讓“微而精、短而美”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大方向。而IPTV作為官媒以及主流傳播渠道,背靠電視臺,相對UGC內容生產者乃至MCN機構生產的內容,在內容的導向、質量上將更具保障。
不過從另一方面看,正是由于電視大屏的高門檻,相對于移動端短劇PGC和UGC融合內容生產,電視大屏短劇內容相對不足,這為IPTV短劇內容的興起和發展帶來一定的局限,想要產生影響力仍需行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一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二來也需要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并與專業內容生產機構共同合作產出更多優質短劇內容。其最終發展如何,能為產業帶來多少助益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