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高考是一場準備充分的戰役,那么報志愿這件事,對很多考生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些臨急抱佛腳的意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考場之前難以分心考慮,放榜之前無法過多計劃,真正能為“未來去哪兒”謀劃一番的時間,其實也就這幾天。
時間緊、任務重、選擇多,選專業猶如開盲盒,每個沒有充分計劃的選擇都要賭人品,想吃后悔藥的人每年都如過江之鯽。
時間緊、任務重、選專業猶如開盲盒。(圖/《小歡喜》)
最近,#選專業到底是不是開盲盒#又與時俱進地被熱烈討論了起來。要知道,在過去幾年間,從#選專業對人生的影響有多大#、#選專業和選學校哪個更重要#到#選專業時被父母干涉怎么辦#,這些每年都要吵一次的話題在微博上的閱讀量已經達到了7億+,類似的話題仍然層出不窮。
從80后的求學路到如今為人父母操心自己的孩子,這些問題就是現實版的“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成為了人生終極問題的具象化。
顯然,每個人憧憬的未來都不盡相同,但當下的社會形勢比以往要更加復雜,高考競爭激烈、就業形勢緊張、產業變化迅速……
對于考生來說,一份稍顯“正確”的專業指引在今天尤為重要。
高考競爭激烈,專業指引尤為重要。(圖/《你好,舊時光》)
一、那些年開過的專業“盲盒”,讓多少人悔青了腸子
毫無疑問,高考是一張關于未來的入場券,但讓考生們撓破頭的“志愿時刻”,卻是一個潛在風險相當捉摸不定的盲盒。
在關乎未來的選擇面前,人人都盼著成為時代的幸運兒。然而,站在風口的豬能起飛,那頭“幸運的豬”卻從來都是極少數。
無論什么樣的專業,總有很多的人從入學開始,便打定了日后轉行的主意。
區區四年,自然沒法鎖死一個人的未來,但如果可以從頭再開,沒有人會愿意將寶貴的四年“錯付”,不過是沒有后悔藥可吃罷了。
沒錯,每個人對未來的想象不盡相同。有人覺得學校至上,擠上一本比什么都強;有人覺得專業是一輩子的事情,選準一個未來就業無憂的專業,比勉強擠上985的末班車要更實際。
但世人眼中的香餑餑,也可能會被過來人搖頭勸退。
三年前,有媒體就曾基于微博相關熱門話題的討論,從詞頻梳理出網友眼中容易讓人后悔的專業——有些出人意料的是,醫學這樣一個前景無限的專業,竟以“斷崖式”領先的姿態榮登榜首,榜上有名的還包括以穩定著稱的教育和會計,“在工地上班”的工程類、越來越卷的計算機以及就業老大難的生物專業,不一而足。
無獨有偶,同樣有相關調查指出,曾經冷門、小眾和缺乏“錢途”的博物館學、考古學和歷史學,卻在這幾年重新成為考生的寵兒,有能力和勇氣為熱愛買單的年輕人,在這個時代并不少。
可以說,隨著00后日漸長大,新一代和老一輩之間的代溝,也在選專業這件事上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當然,除了遙不可及的理想,今年的1291萬考生,還得掂量同屆之間遠超以往的競爭,隨之而來的學歷含金量縮水,以及未來幾年走向未明的就業形勢。
考研已經比高考還卷,要不要選一個考研前景更好的專業?AI時代降臨,哪些專業可能會被取代?
以上種種問題,其實都很難靠一本厚厚的報考指南解決。
二、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前段時間,演員陳都靈回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打卡的照片,引發了不少路人圍觀。很多人知道,這位前南航校花是真正的學霸,曾以621分的高分考入南航“飛行器制造工程”專業。
在陳都靈入學10年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2級的本科新生中,男女生仍然維持在3:1這樣一個相當懸殊的比例,有不少學院的男生比例都超過了八成。
對于自小學習音樂的陳都靈來說,選擇理科在當時就是一個挑戰刻板印象的結果。
在接受CCTV6采訪時,陳都靈也曾透露過當初“棄藝從理”的原因,“當時有老師覺得女生學理科不太行,我就不太服氣,特別想證明給他看”。
對陳都靈來說,選擇理科是挑戰刻板印象的結果。(圖/《中國電影報道》視頻截圖)
說到底,從茫茫大海中,“撈”出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路,從來都是個技術活。而我們身邊總是充斥著各種似是而非的迷霧,左右我們的判斷。
試問:
有多少女孩在高中時,便被長輩頻繁灌輸過一個相似的人生模型:文科-師范-老師-結婚生子?
高中文理分科的性別失衡,是因為男女之間普遍的不同追求,還是來自性別差異的刻板印象?
又有多少人在湖南女孩鐘芳蓉考上北大時,指責一個留守兒童不應該選擇缺乏錢途的考古專業,寒門學子應該有更“懂事”的覺悟。
在聒噪的噪音面前,唯有掌握充分的、正確的、真實的信息,你才有把握跳出既定的偏見和觀念,找到那個更符合個人興趣和期望的選擇。
事實上,作為標準的互聯網原住民,00后消弭信息差的能力本就比上一輩要強得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