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地、紅綠漆、藍色的看臺,在臺盤村村委辦公室門外,正是他們的露天籃球場,籃球場看臺的一側上面印著“村BA圣地”的標識。自2016年開始,這里每年都舉行民間籃球賽,熱鬧非凡。
臺盤村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村BA”像一匹黑馬,就這樣沖出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村,而鄉村振興正是“村BA”出圈的鑰匙。
鄉村振興是“村BA”底色
【資料圖】
2020年,臺盤村所在的臺江縣脫貧摘帽,“國家級貧困縣”的稱呼成為歷史。也是在這兩年,貴州的“村BA”“村超”規模越辦越大,關注度越打越高,從表面上看,這是傳統節日的傳承,是短視頻平臺的助力,但從根本上說,“村BA”“村超”的繁榮,正是貴州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縮影,是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是鄉村百姓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強烈的需求。
根據《貴州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貴州省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一直在下降,從2011年的47.6下降至2021年的31.3。恩格爾系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一般用于衡量一個家庭或一個地區的富裕程度,恩格爾系數越低則表示當地百姓收入越高。從貴州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上不難看出,貴州農村的百姓生活正在變得豐富起來,貴州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從2013年的0.59萬元/人上漲至2022年的1.37萬元/人,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百姓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正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真實寫照,在“知溫飽”之后,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便凸顯出來。
“村BA”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火”起來的。在百姓基本生活得以保障之后,村委與百姓們也自然有了更多的時間、動力和資金來豐富精神生活。球場修繕、賽事安排等都通過村民大會收集大家的“金點子”,臺盤村還把賽事納入村規民約進行管理,商議制定了《臺盤村籃球場管理村規民約》。
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村BA”的發展就像是觀察中國鄉村振興的一個窗口,從窗紗望進去,熙熙攘攘的熱鬧、揮汗如雨的奔跑和賽場旁濃濃的煙火香,正是中國鄉村經濟發展、百姓生活改善的真實寫照。
“村BA”反哺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更要“鑄魂”。體育精神就是貴州鄉村振興的“魂”。
在“村BA”和“村超”爆火之后,為當地帶來了大量的旅游量和旅游收入,鄉村振興為“村BA”提供了舞臺,而“村BA”無疑抓住了這次契機并反哺鄉村振興,讓貴州的農村一路高歌前行。
貴州的“村BA”“村超”是如何抓住萬千網友的心的呢?首當其沖的是他們比賽過程中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和真實、樸素的比賽氛圍,“村”字當頭就是保住了鄉村體育的本真;其次是貴州特有的民族文化氛圍,“蹦苗迪”也好,“冠軍獎品一頭?!币擦T,這些環節足夠獨特,也足夠有魅力,它們像是融入了現代卻又不太習慣的古代人,用活化的傳統文化牽引著游客前來體驗。
這是一種精神的牽引,它展現出了一個精神煥發、自信歡樂的鄉村,而“村BA”和“村超”已然成為點亮鄉村振興的漫天星光,在城鄉間架起融合發展的橋梁,為鄉村振興的路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村BA”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貴州的“村BA”“村超”火爆后,多個省市地區的農村,也熱火朝天地搞起了民間籃球賽,這讓人們看到了鄉村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的場景,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啟示。
基層文化像一座挖不盡的金礦,它凝聚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和傳承多年的歷史底蘊。在臺盤村,打籃球是一種文化現象,起源于苗族的吃新節。其實,山東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特色和傳統,比如膠東地區的手工大饅頭,每年冬天都引發全網網友的觀摩,還有一些饅頭比賽備受關注。再比如濰坊的風箏,每年風箏節都“稱霸”熱搜,從本地的特色文化中獲取靈感,并把特色做成特產,基層文化便“活”起來了。
基層文化“好”還需要一系列的“吆喝”,這個“吆喝”不光是宣傳,而是要整合。自帶流量的文化IP,需要與當地的吃喝玩樂有效融合,才能延展和提升它的價值,讓鄉村真正振興起來。貴州的“村BA”“村超”都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比賽旁賣特色產品的攤位、觀眾投籃互動發放的精美銀飾品和自帶宣傳高光的比賽獎品等。其實在山東,“黃河大集”就是這樣的呈現,舞蹈、技藝、工藝品、美食,當地產業和文化的有效融合,就是一次鄉村傳統生態的共融共生。
“村BA”生于鄉村,長于村民,最后回饋鄉村振興。可見,鄉村離不開鄉土文化,鄉土文化離不開每一個村民,而村民們總有著獨具魅力的地方特色和鄉村故事,找到它們,就找到了通往鄉村振興的鑰匙。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