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恢復生機活力的劇集市場開始“狂飆”。掃黑劇、懸疑劇、科幻劇、都市劇等集體發力,收視與口碑齊飛,精品劇集不斷涌現。掃黑除惡題材劇《狂飆》掀起全民觀劇熱潮;《三體》開啟中國科幻劇時代;田園治愈劇《去有風的地方》以慢節奏劇情掀起熒屏“治愈”風;文學經典改編劇《人生之路》為嚴肅文學注入時代精神;《漫長的季節》《塵封十三載》《他是誰》等懸疑劇表現搶眼,熱度口碑俱佳;《溫暖的甜蜜的》《愛情而已》等都市劇聚焦平凡人的生活,溫暖熒屏。
(相關資料圖)
去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十四 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加快推進中國電視劇高質量發展,建設電視劇強國指明方向。《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中國電視劇要把握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繁榮創作生產,擴大精品供給,全面提質增效,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電視劇。”《規劃》鼓勵農村、青少、歷史、邊疆、科幻等各類題材,時代報告劇、室內劇、系列劇、單元劇等各類體裁、風格、樣式電視劇創作生產,“十四五”期間每年推出10余部主題電視劇精品。
時隔一年,成效初顯。今年上半年,劇集市場各類題材全面開花,電視劇、網絡劇品質加速升級。高口碑、高流量作品涌現,呈現精品化發展趨勢。劇集行業降本增效卓有成效,向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
高質量佳作頻現
市場回暖 行業利好
“上半年國內劇集市場總體發展趨勢就是一切都在變。”
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表示,年輕人開始重拾煙火氣,轉向能夠引發自身共鳴的現實題材內容,這也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新契機;行業的創作風氣改變,過去單純依靠拼湊橋段的作品勢必會被觀眾所拋棄,只有從生活出發,掌握大量生活素材,融入創作者體驗和理解的作品才能夠贏得關注;合理的價格機制、合理的利潤收入、合理的創作導向,以及合理的消費觀念逐漸形成,最終構建起良好的發展循環。
今年年初,《狂飆》為劇集市場贏得“開門紅”,根據中國視聽大數據(CVB),《狂飆》集均收視率2.501%,收視份額9.707%,成為近9年來,CCTV-8電視劇頻道收視率第一名;在愛奇藝平臺上,《狂飆》熱度值突破11800,刷新平臺紀錄。
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題材劇《三體》拓展了國產劇邊界,根據酷云數據,《三體》電視收視率歷史峰值為1.987%。
《去有風的地方》開播當天,以2.904%的收視率位列CSM媒介研究63城收視榜單第一。劇集播出后引發“追劇旅游”潮,帶動云南旅游經濟增長,文旅融合為劇集市場開辟了新路徑。
《漫長的季節》以交叉敘述方式,揭開塵封18年的懸案,呈現劇中人物因為這場懸案而發生的人生變故。憑借真實的生活質感,扎實的懸疑敘事,劇集播出后熱度席卷全網,騰訊視頻最高熱度值26192。
奇幻仙俠劇《長月燼明》以敦煌美學傳遞文化自信。云合數據顯示,該劇以15.9億的播放量位居4月云合全網劇集正片有效播放榜TOP1。
改編自嚴肅文學的《人生之路》也引發觀劇熱潮,據中國視聽大數據,該劇收視率多日超過2.5%,位居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榜首。
口碑方面,《漫長的季節》豆瓣評分從9.0一路上漲至9.5分,成為過去5年來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電視劇。《三體》《去有風的地方》《狂飆》《塵封十三載》《曾少年之小時候》《愛情而已》《破事精英第二季》《今日宜加油》等劇集豆瓣評分超過8分。《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平原上的摩西》《立功·東北舊事》《星落凝成糖》《外婆的新世界》《云襄傳》等劇豆瓣評分超過7分。
2023年以來,市場回暖,華策傳媒、慈文傳媒、唐德影視等影視制作公司股價攀升,普遍漲幅在50%左右,這也是自2018年以來,影企股價罕見的大幅增長。網絡視聽平臺業績也不斷向好。在過去的一年中,愛奇藝連續4個季度實現盈利,完成了年度盈利的里程碑,騰訊視頻開始實現盈利目標,優酷虧損大幅收窄。分析人士指出,財務指標的逆轉,意味著行業穩中向好,進入健康的自循環發展階段。
在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瀟看來,劇集行業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優秀的合作伙伴。“藝術家是影視行業的核心價值,與優秀人才建立通暢、長久的合作至關重要。”其次需要懂內容、具備專業知識的團隊,最后是工業化的管理體系。“在行業整體向好的關鍵期,更需要構建工業化生態體系,讓內容創作者置身于良好的環境中,最大程度激發他們的創作活力,使內容創新多點落地,促進行業高質量增長。”
優酷副總裁謝穎表示,劇集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創新,“無論內容還是技術,都需要不斷創新。”不過,創新也需要規避一些誤區,如IP開發階段發現某個新生賽道時,“要尊重基本創作規律,不能拔苗助長。”針對用戶迅速迭代的審美趣味,謝穎介紹,優酷會將用戶觀劇習慣、審美傾向分享給一線創作者,通過大數據賦能專業伙伴。
短劇創新 垂類細分
除了頭部精品大劇,2023年上半年,以短劇(6-18集)為代表的創新業態也取得長足進步。騰訊視頻于4月推出華語精品短劇集群劇場——X劇場,首部作品《漫長的季節》火爆出圈。除了生活懸疑品類,X劇場還將推出現實懸疑、年代傳奇、古裝探案等題材多元、不設邊際、風格化顯著的短劇。愛奇藝也在上半年推出多部短劇。迷霧劇場的《平原上的摩西》兼具懸疑與文藝氣質。《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以創新視角講述古代故事。《外婆的新世界》采用公路片和單元劇結合的形式,以外婆出走為線索,串聯起不同的女性故事。題材和形式的雙突破,令該劇成為上半年劇集市場的“黑馬”。
垂類題材不斷細分,類型劇持續創新。《三體》開啟中國硬科幻劇集時代。《他是誰》《塵封十三載》等懸疑劇跨年代追兇,深度刻畫復雜人性,獲得觀眾廣泛認可。《薄冰》《無間》等諜戰劇以“諜戰+”形式豐富劇集看點,拉升戲劇張力。《長月燼明》《護心》等仙俠劇以新仙俠、新古裝、新內涵再掀古裝風潮。喜劇題材《破事精英第二季》內容“與時俱進”,話題引發熱議。
謝穎認為,未來劇集市場對垂類、類型化內容的要求會不斷提高,優酷的具體操作思路是以多元、深度、復合為“賣點”,不斷拓展創新邊界。懸疑賽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對于這一內容領域,優酷采用“懸疑+”策略。“‘懸疑+’能更大化覆蓋大眾情感需求,是相對安全且可復制的內容升級策略。”在細分賽道方面,優酷將發力真人漫改,推出《異人之下》《鏢人》《靈籠》等作品,使其成為優酷特色內容之一。
陳瀟表示,“當我們談論細分市場的時候,其實是在談口味偏好者與創作者之間,怎樣更好地搭建長期關系。”他認為,垂類賽道可采用復合類型創新。如迷霧劇場的“懸疑+”——在懸疑題材的強沖突、強矛盾下展現人性和命運,討論社會現實問題;戀戀劇場則在探討年輕、主流女性婚戀價值觀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現實觀照;小逗劇場探索喜劇+歷史、喜劇+古裝等創新內容。
微短劇“站上潮頭”
2023年,是微短劇誕生的第5年。經過2019—2021年的前期積累、2022年的爆發式增長,微短劇在2023年逐漸“站上潮頭”,進入主流視野。
去年年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一方面肯定了微短劇作為劇集市場新物種的潛力,一方面為微短劇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內容精品化的要求,促使項目方積極提升內容品質。據云合數據顯示,微短劇上線數量的爆發式增長自2022年下半年起逐漸放緩,但內容、質量整體提升,熱度、口碑俱佳的品質微短劇作品頻現。
豆瓣開分7.5分、正片播放量破5億,快手星芒短劇《東欄雪》今年上線以來,創下古風微短劇口碑與播放量的新高。懸疑愛情短劇《婚事》累計播放量1.74億,在芒果TV劇集板塊單日播放量連續多日僅次于《歸路》排名第二。民國愛情懸疑劇《招惹》在騰訊視頻開播不足1個月,累計分賬即破1000萬元。《二見鐘情》《傾世小狂醫》《城主是我的》等愛情題材微短劇,以及《開局一座山》《步步為陷》《都市至尊贅婿》等復仇劇、職場劇,點擊量也屢破新高。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快速發展,微短劇應運而生,它具有即時滿足、快速傳播等特點,市場需求較大,內容品質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國濤告訴《綜藝報》。值得一提的是,傳統影視公司開始試水微短劇。今年年初,自由酷鯨影業與抖音合作推出古裝動作微短劇《錦衣迷蹤》,幕后制作團隊為《繡春刀》原班人馬。檸萌影視旗下短劇廠牌好有本領推出抖音短劇《二十九》,該劇聚焦女性成長,邀請楊蓉等專業演員主演,豆瓣評分7.6,正片播放量突破8億。
大廠入局微短劇,一方面提升了劇集品質,拓寬了劇集題材;另一方面促進了演員的“再就業”。好有本領負責人曾明輝表示,“專業演員進入微短劇賽道,會帶給短視頻用戶全新的娛樂體驗。”
微短劇商業變現不斷升級。快手娛樂劇情業務中心負責人于軻表示,越來越多的頭部廣告主開始關注微短劇,逐漸接受并認可微短劇的品牌價值。在剖析當前微短劇發展態勢時,于軻稱,“微短劇正在推動整個內容創作行業的變革,并在自我進化過程中加速多樣化發展。”他介紹,在內容方面,快手堅持“做長+補短”,持續鼓勵古風、甜寵等優勢內容更新,同時推動“時代旋律”和“家庭共情”類型短劇創作。
在今年舉辦的第十屆網絡視聽大會微短劇行業發展論壇上,芒果TV大芒計劃工作室負責人陳亞飛談及行業發展方向時表示,微短劇也要有自己的“使命感”。“首先,突破單部微短劇的局限性,構建IP宇宙,讓微短劇內容擁有更多打開方式;其次,突破題材舒適圈,創新多元題材,尤其是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堅持‘人民江山,念茲在茲’的文藝創作理念,向用戶與社會傳播美好,傳遞正向的情緒價值。”
人工智能賦能影視制作
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正在影視行業掀起一場巨大變革。近期,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等長視頻平臺相關負責人都在發言中傳達了擁抱AIGC的信號,劇集內容制作公司也在積極布局。
今年2月,華策影視宣布全面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將AIGC技術應用于內容創意、內容制作、內容宣發等影視生產全鏈路,以百度領先的智能對話技術,賦能影視傳媒領域。在2023年一季報業績預告中,華策影視透露,公司將充分利用AIGC技術提升影視行業全管線效率,包括劇本創作、AI換臉及換聲、場景及分鏡制作、數字人模擬虛擬角色、預告片剪輯、特效處理、AI海報制作等。
慈文傳媒也表示,將接入各類 AI 工具并形成擁有慈文映像的機器深度學習體系,在技術與內容融合中找到新的價值增長點,利用 AIGC技術提升影視行業生產效率。
未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力量,將給劇集市場帶來哪些深遠影響?
“ChatGPT、Midjourney等均屬于內容生成式AI,其原理是根據提示或要求,生成、創造內容。”陳瀟認為,影視創作的核心是通過創意生成內容,AI是一種創作者“能夠適應和駕馭”的高效輔助工具。“在它的輔助下,創作者還可以完成許多并不擅長的工作。”同時,AI能夠輔助完成制片管理中的海量計算、實時計算和內容決策等難題。
北京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中心主任朱禮慶認為,AIGC的出現對于劇集市場來說,有喜有憂。“AIGC對于行業基礎內容生產者并不友好,在人才培養機制、劇集創制流程、人員組織架構等方面會產生較大影響。但是,通過不斷對AIGC進行內容喂養,擁有豐富內容積累、版權儲備的平臺或公司或將迎來更廣闊的前景。”他談到,國外動畫行業已經有完全使用AIGC生產創作的先例,當AIGC像短視頻那樣普及時,影視制作門檻會不斷降低,行業發展存在更多變量。
張國濤也表示,AIGC等新技術應用,將幫助創作者提升內容創作效率,助推行業降低成本、提高投資回報。他認為,對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無須過度焦慮。“影視行業是藝術創造行業,人類的創造力仍無可替代。應該充分利用已有工具,發揮自己的創意和智慧。”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