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廠紛紛改革、轉型調整,資本市場上也早已作出反應。騰訊、阿里、百度等港股股價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其中,百度集團-SW的反彈幅度更超過50%。
消息面上,記者留意,近日百度、阿里云的熱搜消息亦不斷。5月23日,有傳阿里云智能進行人員優化,整體比例約7%;差不多時間,有機構發布統計數據,2023年4月,百度桌面搜索的中國市場份額被微軟必應Bing超過……
一方面是市場對幾大互聯網巨頭今年以來對TO B業務加速轉型的期待,另一方面,從目前最新業績來看,其分拆業務、AI升級的效應并未真正顯現。記者觀察發現,幾大互聯網巨頭轉型升級的共同點都是從To C轉向To B。這種轉型,未來又能否支撐起其業績與股價,值得觀望。
(資料圖)
TO C業務恢復情況不一
據已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各家互聯網大廠營收回穩,但增速放緩。據阿里公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及全年業績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082億元,同比增長2%;京東今年一季度財報披露,實現營收2430億元,同比增速為1.38%;至于騰訊,據披露,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499.9億元,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3%;百度今年一季度的營收311億元,同比增長10%。
其中,部分大廠的TO C端業務,受市場影響,其恢復的程度不一。據阿里財報披露,中國零售商業收入為1320.62億元,相較2022同期下降3%,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的一季度,淘寶與天貓的線上實體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阿里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的一季度,中國消費逐漸恢復,因此,在3月,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GMV增長(剔除未支付訂單)轉為正數,主要由服飾及保健品品類增長所帶動。京東一季度的零售業務收入為2124億元,同比減少2.4%;今年一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793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國際市場游戲收入達132億元,同比增長25%,本土市場游戲收入351億元,同比增長6%。另外,社交網絡收入310億元,同比增長6%。
多家廠商集中發力TO B業務
隨著TO C業務的見頂,近年,多家互聯網大廠也亟待轉型至TO B業務,期望在TO B業務上尋找新的增長點。今年3月,阿里宣布進行組織改革,拆分為“1+6+N”,在隨后的財報中,阿里披露,云智能集團將從阿里巴巴集團完全分拆獨立走向上市,菜鳥、盒馬啟動上市計劃,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啟動外部融資,六大業務集團正式成立董事會。
讓云智能集團獨立上市,無疑是瞄準其本身的盈利能力,以及云這條黃金賽道。眾所周知,近幾年,企業上云的大勢之下,“云”是互聯網大廠TO B側中,能落地并擁有賺錢能力的業務。
不僅阿里云,騰訊、百度的TO B云業務也在加大步伐。2018年,騰訊明確了產業互聯網戰略,新增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和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CSIG成為了騰訊To B戰略的對外窗口。據騰訊今年Q1財報顯示,其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板塊營業收入達到487億元,同比增長14%。百度云在2023年第一季度首次實現盈利(non-GAAP),收入同比增長8%至42億元。
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近期,大廠們在傳統業務上有大的變革與調整,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市場環境的變化,早前大廠的成功有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因素,但關鍵是巨大的消費需求,如今更多要考慮精細化運營;二是技術環境的變化,過往互聯網技術的整體應用門檻不高,但當下已經正式轉向了以AI為代表的新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三是互聯網大廠本身的特性,有大廠做企業服務,本身有著C端的大量數據,在TO B服務中更有資源、成本優勢。
“未來幾個季度,百度將繼續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進行投資”,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百度高層如此表示。當下,“云”并非新概念,因此,這輪互聯網大廠在TO B業務中持續增長,依靠的是云基礎上的新一輪AI技術。
新一輪AI技術成增長催化劑
騰訊今年一季度財報披露,大力建設人工智能和云基礎設施,已經在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核心軟硬件領域進行了大規模自研實踐,自研算力底座已經初具規模,未來將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在自家的游戲業務上,騰訊已嘗試引入AI技術。
除了發布“通義千問”AI大模型外,阿里云方面更對外表示,阿里巴巴所有產品將接入大模型,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旗下釘釘更發布了基于通義千問大模型的智能功能產品集成。
據資本市場的分析,逐步把釘釘等眾多互聯網、云科技相關的業務都整合到阿里云旗下,是為了提高分拆后的業務聚焦度,并給用戶和投資者描繪一幅更美好的藍圖。
今年5月初,京東方面透露,今年規劃發布千億級大模型,同時,內部已成立跨部門項目組推動大模型進一步優化。在今年一季度財報中,京東稱,植根于廣泛實體應用場景,以及對外連接的龐大、復雜的產業生態,京東的AI技術是生長在供應鏈上的產業AI,始終以服務實體產業凸顯價值。
新技術發展帶來更多利潤增長點
港股互聯網股在去年下半年經歷一段低位,今年一季度至今,騰訊、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業績重新走入增長軌道,股價逐步修復,加上最近的多項大動作,互聯網股能否引來新一輪增長?
廣東科德投資顧問趙軍對全媒體記者表示,首先是經濟的持續復蘇,對于科技行業的業績持續走穩有著支撐作用,科技上市公司原來的盈利能力恢復;其次是股價的快速回升,表明投資者看好互聯網龍頭企業持續發展能力。第三是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技術發展,獲得政府政策支持以及資金投入,為互聯網企業增加更多的利潤增長點。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認為,互聯網龍頭股價反彈的原因主要是受到過去三年數字化需求擴大的影響,以及今年以來,市場對于經濟復蘇和互聯網領域未來會快速增長的高度期許。隨著人們以后通過互聯網進行辦公、購物、娛樂等行為的增加,更多的流量和數據被推向了互聯網公司,這些公司的盈利狀況因此受益。此外,國家政策層面也對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提出明確的政策支持,加速了數字化趨勢向好。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互聯網龍頭股價的上漲。不過具體公司的股價是否能持續上漲,還需要參考相關公司和行業未來走勢進行綜合評估。
對于近期有研報預測未來5~6年,互聯網龍頭股漲幅有望達到3~5倍。劉巖認為,僅僅是一份預測性報告,不能作為投資決策的主要參考。不過,未來整個行業的走勢隨著人工智能的大力發展,還是有非常光明的前途的。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