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上次看電視的時候,還是去年春節看了一會兒春晚,現在的年輕人對于看電視越來越失去興趣了,只有一些老年人偶爾會看看。因此,很多人家里的電視機幾乎成了擺設,似乎已經失去了它的娛樂屬性。很多的電視頻道正在苦苦掙扎。這是一場優勝劣汰的競爭,許多電視頻道在競爭中被淘汰,瀕臨完全消失的邊緣。2020年,廣電總局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取消了20個頻道,按照目前的形式,可能還會有更多的頻道被取消。為什么這些頻道無法存活下去了呢?
【資料圖】
其實說白了,簡單的歸納為三點原因,第一、是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而不是你放啥我就只能看啥 第二、看什么都要收費,要么就是一大坨一大坨的廣告 第三、現在大家都看手機了。
我有一個親戚在市級電視臺上班,畢竟是事業單位,我上班咔咔干,也是拿這么多錢,躺平也是這么多錢,讓你你會怎么選?而且說話管事兒的領導一般年齡都比較大,對互聯網、短視頻了解比較少,不敢盲目的改革。就算大刀闊斧的改,那些技術人才去哪里找?顯然是沒辦法和那些大公司年薪幾十幾百萬的專業人才去競爭。
截止2020年,國內電視臺數量已經超過4000家,電視頻道也超過24000個,這樣的數字在八九十年代之前是無法想象的。那時人民的娛樂活動相對較少。電視頻道也很少,還不是家家都有電視機,但人們對它的興趣非常濃厚。一到晚上,幾乎所有人家都會打開。如今,觀眾卻越來越少。這兩年廣電總局不斷關停電視頻道,這意味著很多“鐵飯碗”要消失了。
取消電視頻道的現象不僅出現在我們大陸,在其他地區也有發生。很多人可能還記得香港的亞洲衛視,它曾經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但在2016年,由于長期資不抵債,該公司被宣布關閉。這其實已經是對傳統電視行業的一個信號和警示。事實上,香港的電視臺已經完全市場化,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即便如此,仍未能擺脫被淘汰的命運。是什么讓這些電視頻道不可持續了呢?
衰落的原因,數字時代的到來
如今,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擴張和普及,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娛樂方式,但也對傳統電視頻道造成了“毀滅性”的沖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們網民的規模達10.51億人,其中短視頻用戶達9.62億人,占網民總數的91%。短視頻用戶平均每天觀看時間超過2小時,更何況國內還有非常多的游戲用戶和在線視頻網站。當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如此豐富的娛樂形式時,就失去了興趣和時間打開電視看傳統節目。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下,我國“臃腫”的電視臺和電視頻道勢必會面臨挑戰。長期以來,僅衛視頻道就已經壟斷了廣告收入的88%,但盡管如此,許多電視臺仍然虧損80%以上。
前面說過,我國幾乎所有的電視臺都是國企或事業單位。當經營因重大虧損而無法持續時,就會需要財政的資金支持。資金投入卻不能創造經濟價值,這實際上就造成了財政的浪費。出于經濟原因,廣電總局對臃腫的電視頻道也應該精簡。傳統電視頻道的衰落令人擔憂。雖然很多電視平臺已經擁抱互聯網,推出了自己的視頻網站,但卻收效甚微。跟那些大廠相比,沒有競爭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傳統電視頻道的前景又怎能樂觀呢。
在短視頻領域,那些大公司視頻平臺的崛起,只會加快電視臺頻道質量和改革的速度?,F在家庭中連老年人都在看短視頻,這種短小而接地氣的視聽方式已經徹底侵入了我們的生活。既不賺錢也不夠精彩的電視頻道,不砍掉就只能躺在財政上啃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廣電總局的“精益運營”也是一種適應市場經濟的生存手段。
那么,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沖擊,電視行業應該如何轉型自救?事實上,電視產業并沒有瀕臨滅絕。在這幾年的春節期間,45%左右的電視節目仍在播出,一些家庭活動的節目和疫情新聞報道還在牽動著公眾對電視的依賴。
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內容的價值還是存在的,只是需要自我轉型。
不少電視臺也在短視頻直播領域布局。例如,中央電視臺既有每天的《新聞聯播》,又有短視頻形式的《主播說聯播》,這顯然是電視頻道與自媒體媒體平臺融合的方式之一。
其次,內容為王
可以仔細研究“奈飛”在美國的發展史,會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留住用戶的唯一方法就是四個字:“內容為王”。通過專注于自己的節目,“奈飛”斥巨資提高平臺上的內容質量,即使用戶需要使用付費模式觀看,但仍然沒有降低觀眾對它的忠誠度。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奈飛”已經在全球擁有2.2億付費用戶,自2009年以來的10年間,其股價上漲了4167%。
雖然“內容為王”是傳統電視頻道可以借鑒和采取的逆襲方案,但傳統電視行業的衰落仍無法終結。原因很簡單,內容為王有兩個前提,一是要完全市場化運作,第二是要有巨大的資金實力“燒錢”。畢竟能使用這種模式的電視臺屈指可數,要想抵抗數字時代帶來的“淘汰”大潮,還需努力。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殘酷的叢林法則適用于包括傳統電視的任何行業。在未來,廣電總局可能還會取消更多的電視頻道,這是大勢所趨,沒有辦法改變。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