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經濟依然受地域沖突、高通脹,以及美國持續加息的沖擊。全球經濟表現萎靡,消費者購買力受到明顯抑制。在這樣 “低迷”的大背景下,全球彩電市場規模走勢自然不會有“意外”的增長。
(相關資料圖)
近日,行業知名數據機構群智咨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平板電視出貨規模為4862萬臺,同比下降5.5%,延續7個季度下跌。
具體到各細分區間市場,除了東南亞和北美市場表現相對穩定之外 ,其他區域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歐洲地區受戰爭及高通脹的影響依然維持大幅衰退,中國市場超10%下滑,亞洲及中東非洲地區均維持5%以上的較大跌幅。
連續7個季度持續下滑,特別是歐洲和中國市場等重要市場超10個點的下滑,有行業專家表示,當下全球彩電市場可能進入到“從存量到減量”的時代,在這樣的窘境下,全球彩電品牌格局勢必也會出現“巨大的波動”。
群智咨詢的一季度的全球彩電市場各品牌的走勢分析,也印證了以上這個“論調”。
TOP5呈現強者更強,而TOP10之外的品牌“邊緣化”程度在加快
群智咨詢(Sigmaintell)2023年一季度全球彩電格局TOP15名單和相關出貨量的走勢排名,可以看到如下的變化。
其一,海信和TCL繼續“逆勢高歌”,上演了中國彩電龍頭對日韓品牌的“超越”和“追趕”的態勢。
一季度,海信和TCL繼續“穩居”全球前三,其中海信一季度自有品牌出貨總量達603萬臺,同比大幅增長32.1%,排名全球第二,全球市占同比大幅提升了3.5個百分點。
而TCL則以一季度自有品牌出貨總量達541萬臺,同比增長15.8%,全球排名前三,全球市占同比提升了2個百分點。
從TOP5增速上來看,海信和TCL不僅保持了增長,而且還保持超10個點以上的高增長,尤其是海信更是達到驚人的32.1%增速,在當下弱勢行情下的全球市場顯得“格外搶眼”。
與此同時,韓國彩電“雙雄”三星和LG則雙雙面臨巨大的“跌幅”,都遭遇10個以上百分點的“負增長”。其中,三星一季度雖然以出貨量920萬臺依然高居第一,但是卻有同比15.6%的“負增長”。LG則是“更慘”,一季度出貨總量為526萬臺,同比下降14.2%,全球出貨排名回落到第四,全球市占同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
中國彩電雙雄海信和TCL保持了15個點以上的正增長,而三星和LG卻面臨了15個點的負增長。這一正一反的態勢,昭示著中國彩電已經形成對韓國彩電雙雄的“高壓”,全面沖擊韓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統治地位”,這是中國彩電在全球市場中行業地位的一次巨大“躍升”。
其二:全球平板電視市場在馬太效應下頭部品牌份額持續提升。群智咨詢(Sigmaintell)統計數據顯示,全球Top5品牌的份額由2019年初的50%提升到2023年初的接近60%,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彩電品牌格局分層現象更為加劇。其中第一集團和第二集團的差距懸殊、第二集團和后面品牌的距離也變得懸殊。
三星、海信、TCL、LG這四家品牌一季度出貨量都超過500萬臺,形成了絕對第一集團。而小米雖然擠進TOP5名單之列,但其出貨量只有290萬臺,和前四名的差距很大。因此,小米從出貨數據來看,依然和身后的創維、飛利浦、索尼、夏普等品牌歸類第二集團更加的“得體”。
此外,第二集團的之后的TOP10之外的品牌,則在一季度彩電市場表現“更萎靡”,其中海爾、長虹、松下、康佳、華為等品牌一季度的出貨量則是100萬臺以下。其中華為這個以智慧屏名義勇闖彩電市場的“行業變量者”一季度竟然只有區區20萬臺銷量,排名第十五。
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一季度全球彩電市場前十門檻變低,能達到100萬臺就能沖進“全球前十”。這不是說“市場更容易了”,而是因為頭部更強、尾部顯著“吃不飽”。
有行業專家向《視聽圈》表示,在目前全彩電市場整體弱勢下,行業品牌“規模”之爭,正在二三線陣營變成“生存”之爭。全球市場銷量百萬臺以下,乃至于左右的品牌,必然在“你增我減”中持續“分化”,甚至不排除今天的前15名,會成為明天的“退出者”。 今天“行業邊緣者”的危機,和頭部向上的品牌機遇正在同時出現,市場大變革中“誰吃掉誰”的大戲很可能加速上演。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