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共創主流輿論新格局——媒體融合創新發展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承辦,來自高校、媒體的專家和代表圍繞媒體融合發展趨勢、視聽平臺傳播特性、融媒創新典型案例等議題展開探討。
(資料圖)
深度融合
媒體應當做價值媒介
今年是媒體融合作為國家戰略整體推進的第十年。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段鵬表示,面向高質量發展,探索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構筑主流輿論新格局,需要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思考破題:一是要理解和把握好人與技術的關系,充分認識技術驅動下的媒體融合,在創造經濟新增長點的同時,也改變著人的消費習慣、文化習慣及思維方式;二是要建立和強化共同體意識,要錨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定和增強文化自信,同時秉持全球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意識;三是要健全完善適應全媒體傳播的人才培養及配套體系,依托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注重跨學科、跨文化、跨媒介的能力培養與提升,打造一支有思想、有知識、有素養、有境界的新型傳媒人才隊伍。
在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傳播創新與未來媒體實驗平臺主任喻國明看來,步入媒體融合下半場,媒體應當做價值媒介。“對整個傳播格局來進行規則的框定,為弱勢者賦能,為強勢者立規,為創新者支持,為整個傳播格局的健康發展形成動態的協調者、運維者、平衡者這樣的角色。”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曾祥敏認為,媒體深度融合不僅需要從技術突破、內容創新、人才培養等層面進行考慮,更需要探索媒體生態的平衡與建構,向著平臺化、生態化、人本化、社會化發展的媒體持續深度融合,建構全面立體的全媒體傳播體系,更多元且日常化地參與社會現代化治理和文明建設。
深入理解
視聽新媒體邁向“可及性”
針對當下視聽新媒體的火熱,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院長、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主任王曉紅表示,視聽新媒體的“可見性”極大地激活了社會的創造力,也為“媒介的融合”及“融合的媒介”提供了新渠道、新方式。而對于構建深度融合的新生態來講,僅有“可見性”是不夠的,應該從“可見性”邁向“可及性”。要實現信息服務的易得性、便利性以及與服務需求之間的資源適配性,要在渠道可及、技術可及、內容可及、資源可及的基礎上實現價值可及。“美好的融合新生態必須是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共同協力,全方位推進高質量信息服務的‘可及性’,讓主流價值可感、可觸、可入人心。”
如何深入理解視聽新媒體的“可及性”,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視聽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陸地表示,這包括空間、渠道及內容三方面,其中可及空間,解決的是大與小的問題,傳播應該是在有限的空間里先觸達先可及,可及之后再向周邊的周邊不斷延伸;可及渠道,解決的是快與慢的問題,渠道不是越大越好,不是級別越高越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可及內容,解決的是優與劣的問題,這就需要內容與用戶強關聯,這樣才能形成關注,從而有效解決用戶關切的問題。
而針對數字孿生技術在媒體融合領域中的應用,以及孿生世界和虛擬世界帶來的挑戰,中國傳媒大學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曉科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處理:一是實現傳媒與公共服務平臺共建共享,建設集約化3D時空數字孿生技術平臺;二是基于數字孿生基礎平臺管控,實現主流價值觀對孿生媒體的主導;三是賦予融媒孿生媒介特許經營權,主導構建文化產業新生態;四是引領孿生媒介文化傳媒領域創新,取得科技創新先行優勢;五是處理好傳媒業務與社會治理的協同關系,以及職能邊界的相互協調。
深化探索
視頻號實踐新可能
本次會議發布的《共繪美好視聽新生態:新型視聽平臺助力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研究報告》指出,視頻號作為2020年才進入視聽行業的新入局者,涵蓋了短視頻、中長視頻、直播等多種傳播形態,并帶來了與既往弱社交形態所不同的新特點、新潛力,使得優質內容能夠基于“熟人社交”持續放大,同時具有打通公私域流量的內在優勢,借助“社交+興趣”的推薦機制不斷“破圈”,為信息服務的全面可及、全域可及提供了新經驗、新可能。
結合視頻號探索實踐,與會媒體代表分享各自經驗。
今年年初,央視新聞聯合微信發起“全球日出·追光2023”視頻號直播活動,通過門票分享、朋友圈曬圖、紅包預熱等方式,吸引用戶踴躍互動。在一系列絕美日出、地標打卡、暖心故事等內容的加持下,直播收獲了數千萬人觀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合作媒體部制片人李偉發言說:“只有媒體和平臺各自拿出最優勢的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才是媒體高質量發展的開端,才能實現媒體深層次融合的目標。”
《人民日報》新媒體不止在對重大事件上的新聞報道和視頻內容讓讀者記憶猶新,很多小而美的暖心溫情故事也經常產生爆款。對此,人民日報視頻號運營負責人劉杰表示:“細微之處的感動能夠獲得大量關注,令人感動的瞬間也能激發用戶的共情。”
以《新京報》的融媒實踐探索為例,新京報社平臺運營部總監賈一鳴認為,視頻號“社交+興趣”的推薦機制,利好媒體優質內容傳播,利于IP化探索和布局。“有些不錯的記者,我們希望他自己能有一個單獨的欄目,未來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對于視頻號未來的探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建議,要開辟不同于傳統電視新聞和當下流行的輕量化短視頻新聞的第三條道路,這條道路需要探索“重”新聞的表達;要利用直播營造新的公共空間,通過直播開設更多大眾的或小眾的“劇場”,同時通過直播呈現更多的新聞現場;要把專業含量高的知識生產和一般的泛知識生產區分開來,激活更多專家學者的力量。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