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由勾正科技、流媒體網聯合舉辦的“第四屆2023中國智慧屏行業發展峰會(COIDS)”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峰會以“營銷增長確定性”為主題,邀請智慧大屏與營銷領域的行業領袖與企業翹楚,從政策、實施、生態等多維視角展開深度的行業思考、分享和交流,共同展望2023、聚焦營銷增長。
會上,數見咨詢創始人方軍做了題為《品牌方痛點和解決方案》的演講。
【資料圖】
以下為演講全文:
我從品牌方的視角和大家分享一些品牌方目前遇到的痛點和挑戰,以及一些數字化的機會。
我在2022年6月開始創辦數見咨詢公司,在這之前的近27年時間里,我主要做的是消費者、市場洞察及分析,以及數字化營銷轉型等工作。
數見咨詢是我創立的一個咨詢公司,致力于通過大、中、小、厚數據,提供創新營銷解決方案,解決營銷戰略和實操中的真實痛點,并產出量化價值。我們會把很多對數字化的理解,以及數字化的工具推薦給品牌方。
我向品牌方的建議是,要看業務痛點是什么,然后如何用數字化的工具來解決這些痛點。所以在我自己的工作中以及過去幾個月跟很多品牌方的溝通中,我試圖搜集品牌方的一些痛點,然后和乙方的合作伙伴去找到解決方案。
品牌方的痛點
品牌方的痛點是什么?品牌方最大的痛點就是如何有效地實現收入增長。但這個問題比較大,我們要進一步把它拆解,然后會有很多細分的問題。
我總結了十幾個不同的痛點,可以說品牌方的痛點很多,渾身都痛,七經八脈都需要修理,但其實痛點遠不止這些。
先看一些跟智慧屏相關度不是太高的痛點,比如如何科學地做好社交營銷?數字技術如何幫助“內容”營銷提效?一方CDP/MA如何實現業務價值?如何用數據和洞察進行產品創新?
再比如跟銷售端有關的一些痛點。有人說如果營銷不考慮銷售轉化,那么營銷就是有問題的,不能只談品牌,只談這些比較虛的東西,要思考如何真正促進銷售的增長。
所以,線下零售運營是否可以像電商一樣敏捷?O2O渠道如何數字化營銷?“經典”線下渠道消費者如何數字化運營?如何告別人力密集型的電商運營和投放?后面三個痛點是所謂非數字化銷售渠道的數字化機會。過去幾年,O2O渠道快速增長,對此,我們如何更好地運營?因為它既不是電商也不是線下。那么消費者的決策路徑是什么樣的?有哪些媒體觸點?有哪些跟純電商和純線下不一樣的地方?
目前,線下很多品牌的銷量占比越來越低,但對于很多消費品牌來講,線下的銷量貢獻還是要超過50%的,有些品類甚至超過了90%,像很多飲料酒水公司的電商銷量絕對不會超過5%。雖然大賣場這種渠道面臨很大的挑戰,但也有一些渠道是增長的,比如屈臣氏這種美妝購物,再比如散裝零食等業態。所以,線下零售對很多品牌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增長機會。
但是在所有線下運營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問題,不像線上的電商是一個天然的數字化渠道,線下渠道缺乏很多決策數據,缺乏對購物者的了解,不知道購物者有什么樣的特征,不知道怎樣能像做電商一樣找到精準的人群,所以這些問題對于線下渠道和半線下的O2O渠道都是痛點,這里面也有很多數字化機會。
接下來我主要分享幾個跟智慧大屏相關度比較高的痛點。
碎片化時代如何掌握全局?
碎片化時代如何掌握全局,這是很多企業、品牌方、CMO、CEO、COO、CFO甚至銷售總監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這個時代是碎片化的時代,媒體、銷售渠道都是碎片化的,很多數據也是碎片化的,碎片化會造成繭房化的認知和末梢化的決策,最終的結果是信任與合作的缺失。
如今,各個互聯網平臺都有大量的數據,各個平臺也都有自己的數據工具。比如電商,每個電商平臺都有很多很好的工具,但它們是碎片化的,要做電商就需要了解很多工具。還有我們經常做社交營銷,就會有復雜的鏈路、復雜的數據。數據多是好事,但也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這么多的數據碎片,在理解上會不會有問題?
所以,碎片化時代,痛點之一就是碎片化的數據,國內叫“數據的粉塵化”,國外叫做“數據的原子化”,比粉塵化還厲害。各大互聯網生態的數據產品造成了“圍墻花園”,數據的鏈接是中斷的,比如字節里面的一個投放,很難跨越圍墻花園看到在其他電商平臺的表現,很多人在小紅書上種草,但根本不知道在京東、淘寶上的表現如何。
還有就是雜,大家看到了那么多的指標,字節的A1、A2、A3、A4、A5,京東的A1、A2、A3、A4,再比如智慧大屏還有這么多的媒體形式。所以,如何在紛繁的世界里讓決策者更好地理解,就需要我們思考。
痛點之二是繭房化的認知。在甲方,可能會有抖音團隊,有阿里電商、京東電商團隊,還有媒介團隊、品牌團隊,還有大屏端、小屏端,但現實往往是鐵路警察,各管一端。在能力上,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就是心態,marketing要銷售的數據,數據要拿電商的數據,最后都拿不到。
痛點之三是末梢化的決策,我們很多決策團隊是可以在神經末梢決策的,但有些決策,比如要看預算分配的時候,還是需要神經中樞來判斷,不可能完全由神經末梢來做。所以,當有大量數據的時候,反而缺乏宏觀視角,這也帶來了治理的缺失。
痛點之四是信任與合作的缺失。因為有很多認知差異,造成了公司內部或者不同行業供應商之間的溝通困難,做電商的人和做媒介的人幾乎難以溝通,最終造成信任上的缺失、合作上的挑戰,很多的內耗就是因為數據之間的理解沒有打通。
所以對于品牌方的需求,首先,我們要打造“反碎片化”的數字基建,打造系統和數據鏈接工程,進行數據自動化抓取/可視化;其次,要加強宏觀/中觀決策和治理,統一度量衡/KPI,進行場景化分析,提供診斷和決策工具、預測和優化工具;最后,我們要提升認知,科學決策,拉齊目標,全域協作。
后流量時代如何整合全域營銷助力電商增長?
為電商引流的渠道很多,方法也很多,但是哪些最有效?要更好地為電商引流,就要進行更好的衡量,要知道每個渠道的投入對電商能有多大的幫助,這種歸因的分析,有很多不同的路徑。我們要思考怎樣把碎片化數據進行更好的整合,分析各個渠道對電商的有效性。
另外,現在是強調個人隱私的時代,我們怎樣用一方的數據指導站外的投放,讓電商里的轉化、流量、搜索、收藏能夠提升?這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總之,如何更好地為電商引流,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方式方法。
“經典”媒體問題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雖然我們有這么多數據,但是很多“經典”媒體問題其實沒有一個現代的解決方案。
舉例來講,品牌每年在熱劇熱綜上花大量的錢,但是誰在看,是怎么看的,這部劇到底火不火,IP營銷好不好,銷售是不是真的有提升,品牌又是不是有提升等,其實很多問題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所以,如何用數字化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已經和勾正科技進行了一些探索。
然后是下沉市場的問題,大家都說去下沉市場,很多品牌的增長點都在下沉市場,但是下沉市場的媒體習慣到底是什么樣的,哪些媒介是有效的?似乎沒有特別好的答案。
此外,我們挑選媒介策略的時候要考慮媒介的重要性、行業競爭等因素。我們以前做大品牌有這么一個媒介評估方法:SOS/SOM Index=SOV/SOM,這個結果要大于1,但是現在很多品牌不用這個方法了,很多品牌也都沒有相關的數據。
所以,對于一些“經典”媒介問題,我們需要有數字化的解決方案。
效果營銷時代如何衡量品牌的價值和評估品牌營銷?
我們講品效合一,那么“品”和“效”到底是什么樣的?7天的效果、30天的效果有何差別?品牌的效果是中長期效果,那怎樣用當下的效果去預測中長期表現?
總的來說,我作為前品牌方,看到了太多的痛點。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方式幫助甲方通過數字化方案來解決這些痛點。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胡笑柯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