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營收1.9億元,近三年實現營收年均增長70%;
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55.29%,利潤超目標任務的6倍。近幾年,每年保持著20%左右的營收增長速度。
這分別是河南廣電、四川廣電旗下新媒體大象新聞、四川觀察取得的成績單。
咋做到的?
3月上旬,傳媒茶話會對話四川觀察CEO岳學淵,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新聞中心負責人劉林軍,拆解兩家廣電新媒體的經營關鍵詞。
關鍵詞一:改革創新
做新媒體,從有流量、有粉絲到有營收,這是“驚險的一躍”——躍過才能有充足的動力,繼續開疆拓土,躍不過就只能繼續依靠母媒輸血,長此以往,最終會關門大吉。
如何實現這一躍?改革是“關鍵一招”和“根本動力”,也是四川觀察、大象新聞變現的共同“法寶”。
據四川觀察CEO岳學淵介紹,2022年,四川觀察完成公司化改革,從四川廣電兩個部門團隊的孵化項目到獨立運營的公司,實現了身份轉變。這是去年實現營收、利潤大幅增長的根本動力。
公司化改革為何具有如此大的“魔力”?
一是,體制機制“松綁”釋放了經營活力。
據岳學淵介紹,相比于之前的MCN跨項目事業群,公司化后的四川觀察,按專業化分工運行,逐步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內容、人事、薪酬、行政、財務等方面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在推動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確保運行得更加規范。公司實行項目制OKR(目標與關鍵結果管理法)管理,對項目負責人充分授權,項目負責人在權限范圍內,可協調調動公司全面資源。
二是,改革要破舊,更要立新。
公司化改革后,四川觀察按專業化分工的思路,構建起商務、平臺、技術“三大中心”為主的組織架構。平臺運營中心負責四川觀察各平臺內容的維護、更新;商務運營中心負責商業變現、活動執行及達人孵化、MCN業務布局;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四川觀察成立技術中心,負責收集、處理平臺數據,研發技術產品、輸出技術解決方案。
作為河南廣電旗下的新媒體,大象新聞自身不僅是改革的產物,也是河南廣電媒體融合不斷深化戰略轉型的執行者和推動者。
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新聞中心負責人劉林軍告訴傳媒茶話會,2019年,大象新聞客戶端成立,并與河南民生頻道整合,承載著河南廣電向新媒體轉型的歷史使命。在“臺就是端,端就是臺”基本戰略定位指導下,大象新聞奮力打造“手機上的河南廣電”,成為河南廣電音視頻的匯聚平臺、優質內容的展示平臺、強勢IP的首發平臺和名牌欄目的互動平臺。
從2019年至今,大象新聞客戶端雖然只有三年多的發展歷程,但已經歷兩輪改革:
2020年開始,映象網、東方今報、猛犸新聞、陽光少年報等單元陸續融入大象新聞客戶端,不斷增強大象新聞的新媒體影響力,打造“爆款”內容。
2022年,河南廣電又將民生頻道從大象新聞中剝離,集結全臺最優質的新聞生產力量、政務資源,將省臺的新聞中心、新聞頻道、新聞廣播、經濟廣播等新聞資源融入大象新聞,并成立大象新聞中心。
據劉林軍透露,新成立后的大象新聞中心,打破廣電、新媒體物理隔閡,打通大屏和小屏,成立了涵蓋內容生產、運營、經營等業務的10個中心,實現分工、融合運作;在管理上,不講職級,只論能力,并大膽起用年輕人,實行扁平化管理。
“如今的大象新聞中心在運作層面不是一個機構,而是一個開放交融、互聯互通的平臺,有能力通過內外部資源的整合、共享,達到多方的包容、共贏。”劉林軍談道,多輪改革充分激發了經營潛力,預計2023年全年營收將增加8000萬元,達到2.7億元。
關鍵詞二:多元創收
作為廣電借力新媒體流量實現經營轉化的典型案例,四川觀察和大象新聞已擺脫單一的廣告營收模式,實現了多元變現。
岳學淵對傳媒茶話會講道,四川觀察有5大變現方式,分別是互聯網內容生產運營、客戶端經營、客戶端技術開發、賬號達人池建設、微綜微劇內容創作。以上5種營收方式,約占總營收的90%。
四川觀察的多元創收,體現了多渠道、寬領域、新業態的特征。除了傳統的非新聞類互聯網內容生產、運營變現,如廣告植入、冠名、獨播、版權以外,還有基于客戶端經營性業務拓展的活動策劃、頻道商務代理等運營業務,以及研發跨平臺短視頻內容商業化小程序、投稿小程序、區塊鏈版權交易平臺等技術產品輸出變現。
在新業態創收方面,四川觀察多渠道、多角度引進具有影響力的垂類機構、個人等IP賬號,孵化MCN垂類IP,通過IP賬號收入分成變現;通過微綜微劇合制、廣告、冠名、文創、版權售賣等方式變現。
大象新聞的營收結構,主要由媒體主業板塊收入、創新產業板塊收入構成。前者占總營收的60%,后者占比40%。
劉林軍透露,媒體主業板塊,主要包括廣告、政務運營和全案營銷;創新產業板塊,主要包括大象MCN、商業視頻生產、青少年教育板塊等項目構成。
大象新聞不斷探索、完善“新聞+政務服務商務”的變現模式,其中政務運營收入是主業板塊收入最重要的構成部分。這得益于2022年大象新聞集中了整個河南廣電的優質新聞資源,又擁有強有力的互聯網傳播渠道,可以滿足政府機構的核心傳播、政務落地的需求。
此外,2022年,大象新聞主辦的《陽光少年報》創造了紙媒奇跡,全國發行量突破100萬份,且80%的訂戶在河南省外。借助《陽光少年報》的影響力和受眾覆蓋規模,大象新聞還在直播帶貨、圖書出版、文創產品、素養教育培訓方面拓展經營業務,打造行業護城河,形成產業矩陣營。
“在2023年的經營布局中,我們希望主業和創新產業兩大板塊營收比例各占50%,實現兩條腿走路,更為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目標。”劉林軍講道。
關鍵詞三:轉變觀念
1.重新定義客戶
大象新聞提出了“重新定義客戶”的經營理念。它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問題:
一是,誰是我們的客戶?大象新聞的答案是凡是產生鏈接的,都是客戶,都有可能對經營產生正向的影響。
二是,我們和客戶是怎樣的關系?大象新聞的定位是應當成為客戶商業生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有足夠的商業價值。
“在政務運營方面,大象新聞明確提出了‘客戶思維’,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一種態度,更是經營的方法論。”劉林軍講道,客戶思維主要體現在“需求分析”和“價值服務”兩個層面。
需求分析:
如今,政務部門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內涵也愈加豐富,大象新聞樹立“換位思考”觀念,從政務機構工作環節、思維方式、痛點難點等多個方面分析、研判其需求,做好政務運營服務。
價值服務:
媒體的政務運營主要是提供價值服務,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發稿,大象新聞注重在“價值”二字上下功夫。一方面回歸新聞的核心傳播價值,力爭做到政策解讀到位、老百姓能聽得懂、增強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創新拓展服務方案,滿足多元化服務需求,助力政府機構提升在互聯網時代的行政能力。
2.全案營銷
如何讓客戶形成對媒體的信任甚至是依賴?關鍵是能否為其提供全方位、物超所值的服務。
大象新聞提出全案營銷的理念,其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簡單的影響力變現,或者提供單純的廣告、宣傳,而是成為對企業有足夠價值的“助力器”。
“企業選擇我們,邏輯應當是簡單清晰的,歸結起來就是‘有用’和‘有效’。”劉林軍對傳媒茶話會講道,以河南某知名民企的全案營銷服務為例,大象新聞提供了全流程的服務,甚至參與到了該企業內部營銷決策的方方面面。
據岳學淵透露,四川觀察擁有自己的新媒體運營執行團隊,可提供包括創意、策劃、制作、執行、發布、運營、結項等在內的全鏈路服務,根據項目需要,可拆分為各種臨時項目團隊,以應對上百個項目的執行,為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3.從IP打造到建設品牌型媒體
媒體經營從表面看是數據、是結果,但并不是孤立的存在,關鍵是要跑通從內容生產到渠道運營,再到業務轉化的閉環。
無論是四川觀察還是大象新聞,都已不再是單一的網紅賬號,而是成為具備持續、優質內容生產能力,具備較強互聯網運營能力,且形成多個IP集群和帶動能力的品牌型媒體。
岳學淵介紹,四川觀察提出了“互聯網品牌全鏈路服務平臺”發展路徑,通過對互聯網的深層次感知和應用,幫助客戶實現動態的轉化。
一是,打通從內容出品、人才組織結構、商業模式到全網品牌經營的一個閉環,并實行全員扁平化人員管理、項目化執行、結果數據化考核,讓整體組織充滿活力和應對變化的能力。
二是,通過品牌內容生態、品牌運營矩陣、組織數據化模塊、人才能力迭代管理等幾個方面,為客戶實現策略設計、落地執行、數據追蹤,品牌的線上和線下轉化率的提升。
大象新聞的品牌建設則以聚力兩項支撐來實現——通過融合傳播,把影響力和粉絲匯聚到自有平臺,增加大象新聞客戶端的下載量、粉絲量、日活量;通過內容創作,聚焦短視頻、直播等,發揮廣電優勢,壯大影響力,提升變現能力。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