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3月21日星期二天氣:晴
地點:晉江羅山街道蘇前社區
(相關資料圖)
當天下午,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處理完工作后,蘇前社區黨支部書記陳志騰便跨著大步,往社區正在進行“白改黑”改造的杏圃中路走去。最近幾天,社區道路的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一天,道路正在鋪設第一層瀝青。不到現場監工,陳志騰有點不放心。
蘇前社區位于羅山街道中部,人口不多,僅1000多人;面積不大,只有0.67平方公里,是個名副其實的“小社區”。社區內長約3公里的水泥道路,近年來讓居民們頗為煩惱——2001年修好的水泥路,經過20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經出現了多處坑洼、破裂,給大家的出行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下午的陽光有些炙熱,來到杏圃中路,修路工人們開著鋪路機、壓路機,正忙著鋪設路面。這時,陳志騰遠遠看到了社區居民陳流傳,他正目不轉睛地盯著工人們的每一個步驟,不時還提醒工人對沒有鋪設到位的邊邊角角進行完善。
“老陳,你又來義務監工了!”陳志騰招呼道。
“來了一天了,就怕工程沒做好。我以前做過工程,比較懂行,就想著來看看。”陳流傳笑著說。
陳志騰介紹,今年1月,社區成立了羅山街道第一個社區“鄉村振興促進會”,籌集資金近400萬元。2月,在聽取多方意見后,促進會決定出資200多萬元,對社區道路進行“白改黑”改造提升。隨后,社區還召開居民代表大會,聽取居民對“白改黑”改造的意見和建議。出人意料的是,聽說道路要改造,居民們紛紛表示要出錢出力支持。“截至目前,有60多名居民捐款,共計100多萬元。正式開工后,不少居民更是通過各種方式關心工程的進度。”陳志騰說。
正說著話,65歲的社區居民陳金造騎著一輛破舊的電動車迎面而來。他身上深灰色的長袖T恤已有不少小破洞。“陳金造也捐款了。聽到改造消息的第二天,他一大早就揣著5000元錢,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口等著工作人員上班。等人來了,他二話沒說,放下錢就走。”陳志騰轉頭告訴記者,“陳金造平時就賣點羊奶,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卻愿意為社區建設出‘大錢’。”
面對這樣的夸贊,陳金造有些不好意思,“不多不多,一點心意而已。看到社區有變化,我心里很歡喜。”
“這次的‘白改黑’不僅改善了社區的人居環境,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品質,更是在居民之間形成了一種共識和合力。這樣的凝聚力將為社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助力,這是最為珍貴的。”陳志騰說。
“志騰,這路修得好呀!什么時候完工?”路過的村民問道。“月底,月底一定完成!”回去的路上,監工了一個多小時的陳志騰步子反而更加輕快了,臉上的笑容也愈發燦爛。
(記者曾舟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