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4K超高清電視技術憑借著高清晰度、高穩定性的成像技術,越來越受到用戶們的歡迎。但與此同時,擁有4K電視但卻看不了4K視頻內容、甚至只能忍受某些電視臺大像素堆積的480P分辨率輸出的用戶不在少數,沈陽用戶索額圖就是其中的一位,并苦此久已。
坦白來說,花了高價錢買來的電視就是想高清看得爽,可每每打開電視翻來覆去都是些低成像素質的頻道,隔誰身上都會懷疑自己是個大冤種吧!久而久之,從用戶接收終端設備的購買欲上,很多人便沒了購買4K超高清電視的想法:花了高價選出的配置卻沒有相匹配的內容看,還不如買一臺普通電視。
對此,為加快國內超高清電視頻道的發展和建設,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近日全新發布了包含《4K超高清晰度電視節目錄制規范》在內的等五項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標準文件,旨在規范4K超高清電視節目的制作和傳播,以生產高質量的頻道來推動4K超高清電視的普及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要求從今年1月1日開始,電視臺的高清標志也將統一撤下,且到了2025年基本上淘汰標清頻道。
【資料圖】
這是否就意味著4K超高清電視的全面普及,計日可待了呢?而現如今的超高清頻道的普及化程度又如何?以及從制作到傳輸至用戶的終端設備到底存在哪些困難?今天小娛來給大伙說道說道。
4K超高清電視頻道的發展現狀
事實上,我國研發4K超高清電視的工作早在2013年就開始了,而后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于2015年,開始在全國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中開展4K超高清電視點播節目。而后到了2017年,廣東省率先試驗播出了全國首個超高清電視頻道,2018年10月1日,CCTV-4K超高清頻道正式開播。此后,上海、杭州等地也陸續開設4K超高清電視頻道。但截至目前,全國僅擁有10個左右的4K/8K超高清電視頻道。與此同時,從內容上來看,4K超高清電視頻道多集中在紀錄片、體育頻道等內容上,要達到像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25家省級臺電視頻道基本實現顯示高清化(即1080i)、內容多樣化一樣的普及率和覆蓋面(截止2022年3月底,全國地級及以上播出機構經批準開辦高清電視頻道1015個,中央總臺、28個省級臺基本實現全部電視頻道高清即1080i播出,地級臺頻道高清化率超過80%)仍有不小距離。
因為太貴,所以普及不高?
具體來說,4K超高清在技術層面上包括了4K超高清視頻像素處理技術、4K超高清音頻信號處理技術、4K超高清電視傳輸技術、4K超高清電視顯像技術等在內的四個方面,其中視頻像素和音頻信號處理技術服務于制作端,顯像技術服務于接收終端設備,而傳輸技術起到了連接兩端的紐帶作用。而在小娛看來,4K超高清電視的“貴”也主要表現在了這三個方面。
首先在制作端方面,據估計,目前電視臺要播出一套超高清節目,一年制作成本將增加1.5億。因此,除了財力雄厚和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的北上廣等地的電視臺,在內容制作上能夠探索出屬于自己的4K超高清電視頻道之外,對其他很多地方電視臺和視頻制作機構來說,實現4K頻道全面升級都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與此同時,不同類型節目在制作過程中,調用的設備資源要素不同,使得4K版節目制作的難易程度存在差異,再加上不同類型節目4K用戶體驗效果有所差別,因此4K化進程也不盡相同。4K用戶體驗較好的紀錄片、體育賽事等類型節目,拍攝中調用資源要素較為單一(如攝像機、轉播車等),制作相對容易;而綜藝、晚會等演播室內制作的節目,以及動畫片等需要大量設計工作的節目,4K拍攝制作要求較高、成本較大,目前4K片源和優質內容相對較少,使得4K普及速度相對較慢。
其次,相比傳統高清電視,無論是制作端還是傳輸中端,4K超高清電視所需要處理的數據在數量上都是幾何倍的增長,這就導致了提升硬件來進行數據處理,以及搭建高速、穩定的線纜及擴大存儲服務器規模進行數據傳輸。如超高清電視的傳輸數據是高清電視數據量的10倍以上,這就對傳輸載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在光纖寬帶方面,隨著近年來國內5G網絡的建設,5G與超高清電視的結合,讓網絡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0 Gb·s-1,網絡延時也低至1 ms,這都極大保障了超高清電視信號傳輸的穩定性,減少延遲的情況,進而提高了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的效率和質量。
但直至目前,我國超高清電視的傳輸仍然采取高清電視傳輸常用的電纜線作為傳輸手段。這種傳輸手段在高清電視信號傳輸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最高傳輸速度能夠達到每秒270 MB以上。但這種傳輸手段的傳輸速度是隨著距離的減少而增加的,要想達到最高的1.48 GB·s-1的傳輸速度,傳輸距離就需要限制在70 m以內。超高清電視的信號傳輸速度最低要求為6 GB·s-1,這就進一步限制了傳輸的距離。目前,我國各個地方電視臺的電纜線都還無法滿足這種超高清電視信號的傳輸速度要求。而且,如果降低傳輸速度,就會降低超高清電視的播放效果,導致出現4K電視用戶觀看720P甚至是480P視頻的情況。由此,只能改善傳輸技術問題,雖然12G-SDI線纜已經出現,但其高昂的價格也讓諸多電視臺望而卻步。因此,僅依靠電視臺的地方力量,難以在短時間內改善信號傳輸的現狀。
第三,受制于國內超高清電視產業發展的不成熟,很多產業鏈條的發展滯后,一些先進的電子元件和設備設施無法自主生產,甚至全部需要進口,這就不可避免導致了普通用戶在購買接受終端設備花費較大。一般而言,4K超高清電視的基本特點具體表現在了高幀率(通常為4K:60--120Hz)、高分辨率(4K:3840×2160)、高量化比特數(通常為10bit--12bit)、高動態范圍(4KHDR)、立體全景聲、超高清投屏等多個方面,但符合上述條件的電視機普遍價格都相對較高。除了電視機,目前滿足4K超高清電視觀看標準的設備主要包括機頂盒、投影儀等設備,其中4K機頂盒也要搭配支持4K播放的屏幕來使用,費用依舊不低,而投影儀的超高清表現效果也不盡人意。
除了昂貴花費之外,4K超高清電視產業資源、人才資源分布不均也是4K超高清電視普及化程度低的重要原因。據小娛了解和統計,目前與超高清電視相關的行業頭部公司,有60%以上聚集在廣東和北京兩個地方。與此同時,由于超高清電視發展相關的各個產業鏈環節都還處于探索階段,很多技術廠商的設備也在不斷更新升級和調整中,但當節目攝制人員在初期選擇了某一套設備,就需要后期有配套的技術制作標準,不能隨意進行調整,這就給節目的前期攝制和后期制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電視臺無法及時明確拍攝目標、方法和制作標準,造成節目制作進度緩慢。
4K超高清電視的發展已成趨勢
數字互聯網時代下,媒介成為了人(視聽等觸覺感官)的延伸,各式各樣的屏幕成為了人與人、人與世界對話的中介。在此之中,人們的視覺感官也被日益迭代更新的移動設備調教的變得挑剔起來。因此,在小娛看來,盡管4K超高清電視目前在發展上仍存在一些困難,但傳統高清電視優升級為4K乃至8K超高清電視則順應了伴隨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經歷的黑白、彩色、數字、標清及高清的技術發展趨勢。
在政策上,2022年6月,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高清超高清電視發展的意見》政策出臺,提出了發展目標與要求:到2025年,基本實現超高清電視的規模化發展與終端普及。在此之后,各地方廣電播出機構便開始積極推進全高清化播出、4K超高清制播能力建設等工作。
而隨著全新的《4K超高清晰度電視節目錄制規范》等五項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標準文件落地與實施,電視臺在4K超高清電視制作端中對推進超高清電視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研究制定超高清電視節目規劃等方面有了具體的依照標準,進而推動了用戶所用來接收數據的終端設備的統一,以及傳輸方式、傳輸載體的統一。
對此,小娛對4K超高清電視的發展還是抱有樂觀態度的,就拿2022年東京奧運會的賽事直播觀看來說,4K超高清下的競技體育所帶來的視覺沖擊是十分深刻的。
與此同時,國家也在加大對地方電視臺和相關產業的政策和經濟扶持力度,統籌進行4K超高清電視產業資源合理分配,強化硬件升級。同時,廣電主管部門和地方電視臺可以綜合考慮超高清電視技術發展的特點和節目制播的規律,進行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的節目類型歸類,比如可以根據現有的經驗,積極推動各地參考2022冬奧會等大型體育賽事過程中的超高清電視制播經驗,在體育賽事節目制作中進行超高清節目的制作。此外,我國當前綜藝節目發展情況較好,且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地方電視臺可以結合本地特色的文旅資源,以超高清節目制作為商業訴求點,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在綜藝節目的錄制和制作中采用超高清視聽技術,從而豐富超高清電視節目的數量和質量,以實際體驗來提升用戶選購4K超高清電視的購買欲。在此之中,有了一定規模的終端接收設備也能反作用于電視臺在內容上的創新,至此,4K超高清電視的全面普及化,才算是真正完成。
【聚焦】流媒體網重磅推出《2021-2022全球OTT核心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點擊圖片了解報告更多內容。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