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影視行業是紅火的。
一方面劇集《狂飆》《三體》《鄉愛15》集體上線帶動口碑熱潮,話題度也隨之飆升,妥妥的實現了2023年電視劇開門紅。
【資料圖】
另一方面2023年春節檔激烈開打,《滿江紅》《流浪地球2》《熊出沒9》《深?!贰稛o名》等多部風格各異、口碑在線的影片參與競爭,最終除夕至大年初六共實現票房67.58億元,僅次2021年春節檔成為春節影史票房榜No.2。
繁榮的景象掩蓋不了影視行業的困境和問題:公司盈利能力薄弱,整個行業還未走出至暗時刻。最新的A股影視公司2022年業績預告,恰好反映了這種狀態。
根據文娛商業觀察不完整統計,在已經發布的13家影視公司業績預告中,虧損10家,這意味著近8成的影視類上市公司無法實現盈利,如果算上中小影視公司,這個數據恐怕還要往上升,2022年對于影視行業來說太難了。
對于這種難,很多公司都歸咎于口罩三年政策的影響,但文娛商業觀察認為疫情只是導火索,根本原因還是之前多年狂飆式發展帶來的后遺癥,因為造成各大影視公司虧損的主因是計提資產減值,而不是疫情停業損失。
欠的債總要還的,只希望2022年是最后一年,從2023年以后影視行業能夠真正迎來回暖。
4年累虧超125億萬達影視利空出盡了嗎?
縱觀這份A股影視類上市公司2022年業績預告虧損榜單,萬達的虧損是最矚目的,預計2022年虧損13-19.5億元,成為虧損最多的影視公司。
超過13億元的虧損可以從兩個細節入手解讀。
首先這些虧損大部分發生在4季度。根據其2022年三季報財務數據顯示虧損5.33億元,然后四季度忽然虧損超過13億,說明業務上的虧損不至于這么嚴重,主要還是之前強行把萬達影視注入萬達電影帶來的巨額商譽,借著疫情的借口計提損失。
拼命注入上市公司的萬達影視在2022年的表現不算太好, 《哥,你好》《想見你》等多部主投主控影 片被迫改檔或推遲上映,導致2022年沒有《唐人街探案3》類的爆款作品, 因此公司影視劇投資制作與發行收入下滑較大,而拍攝制作周期拉長、宣發費用增加等因素使影片投資成本不斷上升,導致萬達影視未能完成 2022 年度業績承諾。
這是萬達電影第三年虧損,此前的2019年和2020年分別虧損47.29億元和66.69億元,2021年則是盈利1.06億元。如此有節奏地控制虧損懂的人都懂,但是4年時間里累計虧損超過125億元,數字是非常驚人的,和華誼兄弟虧損規模有的一拼,可以稱之為影視公司“虧損之最”。
短時間大量虧損,是不是雷都排了,往后就是利空出盡等利好了?
還真不見得。萬達電影2022年三季報上的商譽是43.48億元,2022年現在來看才計提10億元左右的資產損失,不過四分之一的水平。
所以有兩種可能,一是趁這次疫情的借口,在這個基礎上再多減值點,把2022年虧損做得再多點,反正虧10億也是虧,虧20億也是虧,2022年如果多虧點以后就能少虧點了。
還有一種就是維持2022年業績預告的虧損水平,死咬著牙堅挺著,等到后面遇到合適機會再瘋狂減值虧損一波,套路大家都懂。
光線上市11年首虧損與收購貓眼有關?
在所有影視公司,光線被認為是最靠譜的。
那些年華誼、萬達等頭部影視公司瘋狂買買買,盲目發起各種并購湊規模、撐市值,但是光線相對比較理性,在投資并購這塊一直比較克制,即使是偶爾出手并購也會放在上市公司體外,保證上市公司財務的健康。
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隔離風險,在整個行業瘋狂虧損的2019年-2021年期間,在財務上始終保持著盈利;并且由于王長田謹慎的性格,對于現金流把控地非常嚴格,光線也是唯一沒有出現現金流危機的影視類上市公司。
但是光線這濃眉大眼的優等生,2022年也意外虧損,預計虧損規模為6.3億-7.3億元。
根據業績預告的信息,光線的虧損不是業務上的,而是計提資產減值帶來的7.5億元損失,也可以理解為投資暴雷帶來的損失。雖然光線沒有明說是哪家公司暴雷,但外界普遍猜測是投資貓眼帶來的財務上損失。
2016年,光線傳媒為了解決購票線上化的困境,不惜一切代價控股了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在線購票平臺——貓眼電影,王長田用23.83億元的現金和價值23.99億元的光線傳媒股票,換來了貓眼57.4%的股權。
這個收購正不正確?
當然是正確的。光線作為國內內容制作、宣發領域的頭部影視公司,缺乏線上渠道;而貓眼作為國內最大的在線購票平臺,從下游往上游走的愿望十分迫切,兩者的結合正好是長短互補,因此交易也被外界看好。
后來事實證明貓眼在光線的幫助下,發展也確實不錯。在線購票份額持續穩定;往上游走的成績也顯著,2023年春節檔爆款《滿江紅》就是貓眼主控宣發的,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并購案例。
但是影視行業整體迎來價值重估,貓眼也不例外。自2019年上市以來,貓眼市值已經縮水超過三分之一,光線傳媒財報也需要計提相應的投資權益損失,2021年已經計提了4.43億元的減值,2022年也要來一把大的。
上市即虧損超3000萬《長津湖之水門橋》也救不了博納?
相比于萬達、光線,博納影業的虧損更加值得關注,它剛剛在2022年才順利完成上市敲鐘動作,沒想到2022年上市即業績暴雷虧損,預計虧損0.37億-0.74億元,而2021年博納還盈利3.6億元。
2022年博納是有爆款項目的。2022年春節檔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達到了40.67億元,成為2022年唯一一部超過 40 億元票房的影片,作為主控出品方,博納影業的收益還是可觀的。
但博納影業還是暴雷了。除了疫情對影片上映、影院運營的共性影響外,業績預告里表示“ 對存貨、應收款項、其他應收款等資產進行了檢查和分析,對可能發生資產減值損失的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strong>這句話非常關鍵,可以解釋業績虧損的原因。
根據博納影業2022年三季報的數據顯示,其存貨規模為15.56億元、應收賬款規模為11.62億元,商譽為0.92億元,這三項加起來的規模達到了28.1億元。
所以博納的虧損,主要來源于這三方面計提的損失。其中存貨和商譽完全是博納自己做的投資,不管是影視作品難上映還是投資損失,責任都在博納自己。
而應收賬款關系到上下游合作商。對于博納來說大部分都是影院欠博納的電影回款,少部分為電視臺/視頻網站欠博納的劇集回款。這部分問題的責任在于行業低迷狀態,導致大家一損俱損。
這也反映出接下來的一個趨勢:繼電視劇公司集體存貨/應收賬款暴雷后,電影公司也將會進入到存貨/應收賬款暴雷時刻。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