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智能電視機正變得越來越復雜,就連年輕人也直呼“搞不懂”。據報道,現在的智能電視機大多內嵌了多套不兼容的會員體系,哪怕充了一個會員又一個會員,可能仍然無法看到想看的影視內容,讓消費者陷入“套娃式充會員”陷阱。
隨著與互聯網端的打通,智能電視在承載傳統功能的同時,其內含的影視資源的數量、品類也變得空前豐富。然而,電視內置的會員體系細分且復雜,各個軟件端會員互不打通,手機端和電視端還要分開購買,二者價格差距甚至接近一倍。這也意味著,當下想觀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不得不下載多款App、充值多個VIP。這已然成為不少人的“同款”煩惱,類似滿含套路的操作在社交媒體上屢見質疑聲。
“一充再充”的會員機制儼如俄羅斯套娃,一層套著一層,有“割韭菜”嫌疑,飽受詬病也在意料之中。然而,為何相關廠商依然堅持如此?據業內人士透露,一方面是因電視機廠商無力打通所有視頻App,只能將這些平臺雜糅到一臺電視機中,另一方面則由于預裝App、開機廣告、第三方會員抽成都是智能電視機收入來源的一部分,其中會員抽成“占大頭”。而當前,尚無法律法規或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電視會員業務予以規范,會員業務成為電視機廠商根據市場需求自行掌握的一項盈利方式。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不僭越法律法規、不違背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盈利創收無可厚非。但也應看到,國家發改委和廣電總局已明確提出了要遵循服務成本與社會承受能力相結合的原則。套娃式會員本質上是一場漫天要價、反復收費的“客廳營銷”,不僅影響消費者的觀感體驗,傷害了他們的真摯感情,也超出一般消費者承受能力,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涉嫌違反服務成本與社會承受能力相結合的原則。
網絡視聽資源再豐富,倘若對消費者缺乏基本的尊重,不把力氣放在改善內容環境、提升用戶體驗上,只是盯著消費者的錢包,變著法子斂財,那顯然是極短視行為。在影視消費文化越來越趨成熟、大量免費和價廉質優的影視資源層出不窮的當下,甘愿當“冤大頭”的消費者將越來越少。一些對會員價格非常敏感的人,可能會轉向手機或平板電腦端,觀看價格更低的相同內容。
有鑒于此,為了保持整體營收規模,增加銷量和市場占有率,電視機廠商無疑需摒棄“重重套路”,重新思考定價策略、做好產業平衡,另辟更合理的“創收”渠道。基于電視機內存在不同體系的會員,已有廠商在試圖打造聚合型平臺,涵蓋多個平臺的視聽內容,以價格公道、資源集約的產品回饋消費者,釋放出積極的糾偏信號。消協組織也不能僅僅呼喚“誠意”,該亮劍時必須亮劍。
說到底,內置收費規則該不該改革,付費影視產業朝哪個方向發展,輿論已不厭其煩地提醒相關廠商:應杜絕唯利是圖和霸王條款,充分考量消費者體驗和意見,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繼續漠視用戶意見,低估消費者“用腳投票”的決心,只會被市場所拋棄。
18周年感恩回饋活動重磅來襲,這次《智能視聽產業月報》也免費送了!
責任編輯:房家輝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