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VR/AR,你會想到什么?是高高在上的價格,還是讓人心生向往的虛擬世界?其實,隨著VR產業鏈發展逐漸成熟,大量C端產品涌入了我們的視野,那高昂的價格已成為過去式。可面對如此繁多的產品,我們該如何選購一款實用的AR眼鏡來感受這一虛擬與現實融合的全新視覺體驗呢?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發布的《AR眼鏡專題評測報告》(下稱報告)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發。
近年來,中國移動終端實驗室每年都會定期推出《AR眼鏡專題評測報告》(下稱報告),通過對比當年年度各款AR頭戴式顯示設備性能指標及用戶體驗評價,客觀反映AR終端產品體驗問題及行業現狀,為VR/AR行業發展貢獻力量。2022年度的《報告》結合產品形態、銷量和用戶口碑,選取了INMO Air 、Nreal Air、 Nreal X 、Rokid Air 、雷鳥 Air五款市場熱門眼鏡形態的AR產品,從硬件能力和主觀體驗兩個角度展開了評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款產品的測試表現究竟如何吧!
(相關資料圖)
?
一、硬件能力
硬件能力主要從光學性能和發熱性能兩個指標對各產品進行考察。分別從“視場角”、“角分辨率”、“畸變”、“色散”、“色域”、“亮度”、“刷新頻率”和“發熱性能”共八個場景出發對硬件進行了詳盡測試。
在視場角測試場景下,Nreal X表現相對較好,INMO Air視場角偏小;在角分辨率測試場景下,Rokid Air表現相對較好,INMO Air角分辨率偏小;畸變測試場景下,Nreal X畸變偏高,其他產品均控制在2%以內;在色散測試場景下,各產品色散均為0,整體素質較高;在色域測試場景下,被測產品色域均達到90%以上,整體素質較高;亮度測試場景下,亮度呈現出1500和300兩檔,Rokid Air表現最好;刷新頻率測試場景下,主流刷新頻率在60Hz左右,Nreal的兩款產品分別達到了120Hz和90Hz;
發熱性能測試場景下,分體機發熱基本集中在眼鏡橫梁附近,INMO為一體機自帶電池,溫度集中在側面電池附近。
二、主觀體驗
對于AR設備而言,硬件參數只是一個小方面,用戶體驗才是重中之重。《報告》對五款產品從“佩戴重量感”、“內部空間感”、“眼睛舒適度”、“操作友好度”、“界面親和度”、“內容豐富度”、“跟隨模式”、“手柄矯正”等多個場景進行了主觀體驗測評,力求為消費者提供一個科學選購參考。
在佩戴重量感測試場景下,INMO Air和雷鳥Air相對更加輕盈;在內部空間感測試場景下,雷鳥 Air整體空間感較強,Rokid Air有近視矯正功能,可供一定度數范圍內的近視用戶正常使用;在眼睛舒適度的測試場景下,雷鳥 Air在顯示亮度、視野范圍等方面的綜合表現相對較好,更符合人眼習慣。
在操作友好度的測試場景下,分體機產品將手機作為手柄操作,Rokid Air支持語音指令;INMO使用觸摸板和按鈕控制,在需要光標操作的第三方平臺和例如輸入Wi-Fi密碼等場景操作會變得非常困難。在界面親和度的測試場景下,雷鳥 Air的主界面布局和功能劃分相對更加清晰明了;在內容豐富度測試場景下,發現各產品內容以第三方影音平臺提供為主,需要在手機上安裝,啟動切換等待時間略長;雷鳥 Air內置的部分游戲功能較好貼合AR虛擬空間體驗。
在跟隨模式測試場景下,Nreal和Rokid Air在支持身體跟隨的基礎上可以開啟固定窗口功能,具有相對較高的虛擬空間定位能力。
在手柄矯正的測試場景下,Nreal在手機黑屏重新喚醒后偶爾出現手柄偏移的現象;雷鳥 Air在用戶轉動多次后手柄存在一定偏移現象
整體而言,Rokid Air與Nreal Air在硬件性能表現不俗的同時,具有虛擬空間定位能力,使用第三方影音平臺觀影體驗相對較好;雷鳥 Air具有簡明易懂的操作界面,內容和功能較為豐富;INMO Air是一體機產品,采用觸摸屏+按鈕的操作方法與部分第三方內容平臺缺乏適配,有待優化改善。
當然,報告中的參測品牌和型號只能為我們提供一個選購參考,并不形成具體的下單購買意見。因為《報告》不僅對AR眼鏡進行了性能測試,也指出了眼鏡形態AR產品的缺點與不足,比如鏡形態的AR產品對手機性能及其生態有明顯依賴性,且第三方平臺未適配,比如對近視用戶不友好等等問題。相信這些產品不足在為廠商提供優化參考的同時,也會給消費者在追求打造極致AR世界時帶去理性思考。
看完這篇報告,如何選購AR眼鏡產品,相信你心中已經有了答案。雖然AR技術和產業鏈發展迅速,但產品離我們的生活還是有些距離。
那么,AR離我們到底有多遠?相信大家應該都有了各自的答案。從本次評測的AR眼鏡產品來看,該形態產品對智能手機性能以及生態具有明顯依賴性,現階段第三方平臺未適配、應用安裝和切換等待時間較長等問題導致用戶體驗不佳;部分產品對于手機型號要求比較嚴格,從另一角度抬高了用戶成本;一體機形態產品目前在操作便捷性和功能全面性等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其獨立生態的形成除了必要的硬件配置提升,還需要更多在軟件適配和內容開發方面的投入;近視用戶佩戴舒適度較差依舊是需要廠商關注和改善的體驗問題。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