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火極一時的智能音箱,如今正遭受凄風冷雨。
2014年,亞馬遜推出第一代智能音箱Echo,推出語音功能,可控制開光和照明,被定義為智能家居和人機交互入口。亞馬遜依托先發優勢以及低價策略,迅速占領市場。2015年出貨量200多萬臺,2016年直接翻番。Echo火熱之下,谷歌、蘋果、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科大訊飛等國內外知名廠商等紛紛入場,市場不斷升溫。
不過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人們對于智能家居概念和產品接受度不斷提高,智能音箱這個曾被寄予厚望的智能家居入口的地位卻難掩頹勢。
【資料圖】
根據知名市研機構Omdia發布的智能音箱報告,2021-2026年北美地區智能音箱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預計僅有1.3%,其中亞馬遜智能音箱的年復合增長率跌至負數,谷歌也僅有0.2%;要知道,2014-2021年期間,這一地區的年復合增長率可是高達118%。
而從國內來看,智能音箱銷量更是出現了“斷崖式下滑”。研究機構洛圖科技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575萬臺,同比下降26%,連續三個季度出現20%以上的大幅度下滑。另據IDC 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22 年上半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總銷量只有 1483 萬臺,同比下降 27.1%,銷售額為 42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16.2%。這與早年智能音箱火熱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
?
不僅銷量在降低,這條賽道上奔跑的“選手”對于智能音箱的投入熱情也有所下降。
近日,亞馬遜被曝開始大規模裁員,砍掉非盈利業務,將波及約計1萬人。其中,Alexa 智能語音助手開發業務正在接受評估。據亞馬遜內部文件顯示,最近幾年,包括Alexa在內的亞馬遜設備部門每年的運營虧損超過50億美元。
而亞馬遜作為智能音箱市場的開創者和引領者,其目前的發展是整個智能音箱市場需求不振的一個縮影和信號,亞馬遜在Alexa業務上的節衣縮食,對整個市場也將是一次重大打擊。
而在中國,曾經的智能音箱賽道上,互聯網巨頭、人工智能公司乃至傳統音箱品牌齊齊登臺,新品層出不窮,甚至曾有過“百箱大戰”的景象,而如今哈曼卡頓、京魚座等品牌相繼離場,小度、天貓精靈等則盯上智能音箱的變種:智能屏、中控屏。
例如,小度最初以智能音箱為切口,進入全屋智能市場,而近一年來并沒有把更多關注點放在該類產品更新迭代上,而是將更多目光放在新的用戶場景和產品形態研發上,并發布了一系列不同品類產品:學習機、智能健身鏡、添添自由屏等。
曾經大火的智能音箱走向下坡路,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起初,各大企業為了搶占市場大搞補貼戰與價格戰,基本處于賠本賺吆喝的狀態,例如小度、天貓精靈等國內品牌通過各種促銷手段,甚至將智能音箱售價壓到百元以內。低價確實能收割更多用戶,推動市場普及度,但也很難帶動行業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與戰略高地,讓技術升級之路受阻,同時低價某種程度上對整個市場也是一種透支。同時對于智能音箱這類產品,用戶更新換代意愿可能并不高,進而使得智能音箱增長空間進一步減弱。近日,小度CEO京鯤就直呼“內卷改變不了世界,創新才行?!?/p>
另一方面,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入口”這一概念未達預期。實際上智能音箱主打用聲音操控設備,交互性能更好,其作為智能家居入口的邏輯是成立的,不過,由于智能家居本身缺乏統一標準,家居品牌設備間互聯互通成為難題,這將影響智能音箱入口價值發揮,也就是說僅作為物聯網生態一端的智能音箱,可能并不能拿到其他智能設備的操縱權限。況且智能音箱能否成為智能家居重要入口至今仍無定論,還存在智能電視、智能中控屏、手機等競爭,甚至有觀點認為,智能家居入口就是個偽命題。
此外,從智能音箱的產品體驗層面來看,也存在諸多短板與隱憂,其交互體驗并不完全智能,僅僅停留在常規語音命令層面,無法理解更復雜的語音場景,聽不懂、反應慢的情況時有發生,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而智能音箱存在的隱私安全隱患、需求非剛性、同質化等問題也在影響這一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