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開端》《人世間》《星漢燦爛》《蒼蘭訣》等爆款劇集讓國內長視頻平臺在觀眾那里狠刷了一波存在感,愛奇藝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待播片單也讓人期待滿滿。
但它們的海外同行最近的日子并不算好過。在這個或許會是海外流媒體「史上最寒冷冬天」來臨之際,他們都想出了哪些方法「御寒」?
【資料圖】
過去兩年中,海外流媒體平臺在影視行業其他環節的「一片哀嚎」中逆流而上:季季增長的用戶總數、屢屢刷新收視紀錄的爆款,還有一家比一家高的內容預算。但今年年初,Netflix的危機讓它們從美夢中醒來。
不斷上升的利率和疲軟的宏觀經濟環境給行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平臺對支出變得越來越謹慎,也在想方設法增加盈利渠道。
電視廣告的另類回歸
某條極富創意的廣告或許會在社交平臺上收獲網友稱贊,但當突如其來的廣告打斷了觀眾正上頭的劇情時,我想沒人會歡迎它的到來。
在廣告這件事兒上,Netflix聯合CEO里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曾經和觀眾站在同一邊。2019年第4季度的財報會議上,他將廣告稱為對用戶的「剝削」。他說:「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安全的休息場所。在這里,你可以探索,可以得到感官刺激,可以享受,可以獲得不被打擾的樂趣。」
也正是黑斯廷斯的堅決態度,讓「沒有廣告」成為了Netflix的企業形象。
然而,誰都沒想到「打臉」來得如此快。
今年4月19日Netflix發布的季報顯示,平臺第1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6%,付費用戶流失20萬。10年來的首次用戶凈流失導致股價大跌,「推出低價廣告版會員」從一種不會發生的可能性變成了Netflix這半年來著力推進的策略。
Netflix開始相信,低價廣告版會員能「讓我們真正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Netflix的「友敵」Disney+也在今年3月率先宣布了將推出低價廣告版會員的決定。行業曾經的領路人這次成了追隨者,但它們的對手可不只是在最初就提供了「低價廣告版」和「尊享純凈版」的HBO Max或派拉蒙+(Paramount+)。
2021年以來,成長速度最快的流媒體平臺不是Netflix、Disney+,也不是HBO Max,而是以冥王星電視(Pluto TV)、Tubi TV為代表的FAST平臺。
FAST即「Free,ad-supported streaming TV」,免費、支持廣告的流媒體電視,是一種結合了傳統電視和流媒體平臺的特點的觀看模式。在這種「類電視」的流媒體平臺上,觀眾既可以免費觀看直播電視,也能免費點播經典影視作品、紀錄片和綜藝節目,唯一要忍受的就是每小時10分鐘左右的、不能跳過的廣告。
2020年4月,康卡斯特(Comcast)旗下流媒體平臺Peacock上線時向用戶提供了3個選項:除了低價廣告版和尊享純凈版,還有免費的FAST模式(但該模式下用戶能觀看的內容有限)。2022年第1季度,Peacock的付費用戶總數仍保持在上個季度的1300萬,但平臺每月的活躍用戶總數達到2800萬,這意味著有53.5%的Peacock用戶選擇了FAST模式。
FAST平臺通過受眾群體的擴大吸引更多、更優質的內容和更多廣告商,更好的內容又反過來吸引更多觀眾。2021年8月,研究機構nScreenMedia預估,這種良性循環能使FAST平臺的廣告收益從2021年的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5.4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3.9億元)。
全方位的「開源節流」
亞馬遜的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6億元)巨制《指環王:力量之戒》(Lord of the Rings: The Rings of Power)是今年秋天行業和觀眾關注的焦點。這不僅是電視史上成本最高的影視劇,也是亞馬遜在低調了幾年后的強勢回歸之作。
顯然,亞馬遜的野心不止是打造這部中土巨制,還希望通過這部劇吸引更多史詩幻想劇的粉絲訂閱自己的服務。想要留住這些人,一部《力量之戒》并不夠。
亞馬遜將目光投向了華納兄弟探索公司以及它擁有的《指環王》和《霍比特人》系列電影。這兩個系列算得上是HBO Max電影庫中最知名的IP,為享有其獨播權的HBO Max創造了近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7.7億元)的收益。
但最近,華納兄弟探索公司CEO大衛·扎斯拉夫(David Zaslav)公開表示要「敞開大門做生意」。9月8日的活動上,集團首席財政官岡納爾·維登費爾斯(Gunnar Wiedenfels)稱「我們有大量的優質內容僅僅是因為原則問題(獨家版權)被閑置,《指環王》系列就是如此。」
對于華納來說,不再執著于「獨家」能有效地從一部閑置作品上盈利,「也能激勵平臺自身的內容創作」,而買家亞馬遜則能填補下一部上線前的「空窗期」,留住用戶。
除了《指環王》,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正在開發的動畫片系列《蝙蝠俠:披風戰士》(Batman: Caped Crusader)也在尋求買家,Netflix、亞馬遜和Hulu都是該劇的有力競爭者。
行業分析師里奇·格林菲爾德(Rich Greenfield)在8月10日的報告中寫道,「對于流媒體平臺來說,只有當它能夠推動觀看時長的時候,龐大繁雜的內容庫才有意義。」
除了一改往日對作品的保護態度以擴大盈利渠道,扎斯拉夫帶領下的團隊在支出方面變得也更為保守,集團高管近期向投資者表示,他們的目標不是贏得今年的「支出戰」。
在華納兄弟探索集團合并后,管理層曾承諾將以流媒體用戶增長和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7.7億元)的成本縮減為目標。這一數字并不是叫停幾個項目就能完成的。
CNN+的快速下線已經導致幾百名員工失去了工作,在紀錄片和真人秀領域頗有成就的Discovery+的到來讓集團果斷放棄了HBO Max的真人秀和家庭節目部門,70多名員工離職。除了創作團隊,未來幾周內,華納兄弟探索公司的廣告銷售團隊預計將被裁減約30%。
平臺想從自己的投資中獲取更多純利潤,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削減成本,就是讓人們支付更高的費用。
12月8日起,Disney+的「無廣純凈版」會員費用將上漲40%到每月10.99美元(約合人民幣76元)。顯然,迪士尼認為它所提供的服務已經建立起了足夠的消費者忠誠度,足以讓它經受住漲價可能帶來的沖擊。
迪士尼CEO鮑勃·查佩克(Bob Chapek)認為,3年前Disney+上線時每月6.99美元(約合人民幣48元)的會員價格「相當荒謬」,而漲價后的Disney+與同價位的競爭對手相比,仍能給觀眾提供價值更高的服務。查佩克斷言,「漲價對用戶流失的影響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但除非你是迪士尼的股東,讓「看電視」這項活動變得更昂貴從來都不是件值得興奮的事。最初以為流媒體平臺是有線電視的「平替」的觀眾,在流媒體平臺數量的爆炸增長后,發現他們想在娛樂上省點兒錢的夢想幾乎破滅。
狂熱市場的理性降溫
2020年起,海外媒體公司紛紛登上「流媒體列車」。到了2021年,除了我們熟悉的Netflix、Disney+和HBO Max等背靠傳統媒體集團的主流平臺,Sundance Now和MUBI等專攻垂直領域的小眾平臺也找到了自己的忠實用戶。
整個流媒體賽道上充斥著背景不同、資歷不同的選手。乍一看場面極其熱鬧,但對于消費者來說,尤其在如今的經濟形勢下,選擇更多也意味著支出更多。
2021年5月,HBO Max慶祝自己的一歲生日時,平臺所屬母公司華納媒體(WarnerMedia)與Discovery探索公司的合并也被提上日程。在當時,業內認為這次合并很有可能會加速行業內其他平臺的并購計劃。畢竟,用戶不會愿意為市面上的全部平臺買單,無論依靠什么方式,市場會慢慢將這一現象調整至合理狀態。
但在市場「插手」之前,行業率先開始了自我調整。
目前,包括迪士尼、派拉蒙和華納在內的多家媒體公司都提供了「聯合會員」的選項,消費者通過支付比單獨訂閱花費更低的價錢獲得2-3家平臺的會員。這種合作還擴大到了音樂平臺Spotify和零售企業沃爾瑪。
但正如迪士尼CEO查佩克在集團D23博覽會上說明的那樣,這種「軟聯合」仍需要用戶在不同平臺間切換,而集團下一步想要打造的「硬聯合」則能給用戶帶來沒有摩擦的無縫體驗。
簡單來說,假設未來迪士尼被允許買斷康卡斯特手中流媒體平臺Hulu的33%的股份,迪士尼極有可能「合三為一」,只留下Disney+并將它打造成一個全年齡的流媒體平臺。最近,Disney+也在加速對非兒童內容的輸出,還升級了平臺的家長控制功能為未來的「硬聯合」鋪路。
迪士尼的「三合一」實現之前,派拉蒙全球旗下的兩家平臺Paramount+和Showtime將率先實現合并。《黃蜂》(Yellowjackets)、《億萬》(Billions)等廣受好評的Showtime原創作品將登陸Paramount+;華納媒體探索集團也有計劃將HBO Max和Discovery+合二為一。
9月初的沃克斯傳媒(Vox Media)代碼大會上,迪士尼前任CEO鮑勃·艾格(Bob Iger)預言,并不是所有流媒體平臺都能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
與其他流媒體平臺相比,迪士尼的優勢在于它不止是一家流媒體平臺。查佩克有意愿將流媒體業務與集團的其他業務(主題公園、度假村等)結合起來。「有了Disney+的用戶數據,我們現在可以為每位顧客定制他們自己的『迪士尼體驗』,Disney+將成為公司所有產品和服務的連接點,而不只是一家流媒體平臺。」
除了Disney+和Netflix,艾格對「跨界」選手Apple TV+和亞馬遜Prime Video也很有信心,「它們手握的資源、資金、用戶數據和強大的技術支持能確保這兩家平臺的健康成長。」
人人都想借行業發展的東風,但要在不安的環境中存活下來,靠的不是一時的表面繁榮,而是真本事。或許,對于越來越看重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一家能滿足他們多方面需求的「生活方式平臺」遠比一家單純的流媒體平臺要誘人得多。
在行業10多年的發展中,流媒體已經成為不少海外觀眾的生活必需品,一些平臺自帶的購物、娛樂功能讓它們的「一站化」變得理所當然。但對于才找到適合自己發展方式的國內長視頻平臺來說,先用內容把觀眾留下,讓觀眾成為長期用戶比滲透到觀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重要得多。
在大環境的壓力下,「降本增效」取代「內容為王」成為國內長視頻平臺最新的錦囊妙計,但這并不意味著內容不再重要。相反,無論從平臺的劇集發布會、下半年片單還是相關負責人的采訪中,我們都不難看出平臺對于「內容精品化」的追求。
希望這種對精品化的堅定追求能帶來更多好消息。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