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提出FASD抖音閉環增長模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判斷就是FASD中的「D」云圖數字資產(Digital asset),將成為品牌抖音營銷增長行為,最重要的決策依據。在最近半年時間里,我們服務了多個品牌的抖音閉環增長全案,在操盤過程中也大量應用了云圖的價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我們對云圖的洞察和操盤經驗。
FASD 抖音閉環增長模型
今天消費者在抖音接觸到一個新品牌,一個新產品,很多都來源于KOL短視頻內容,優質的內容,第一步實現了「種草效應」,消費者產生了興趣,大量內容沉淀會不斷強化品類認知,長期形成品類「心智卡位」。
【資料圖】
品牌需要時間沉淀,需要大量KOL種草和內容發聲,消費者的口碑積累,「內容建設」的沉淀積累就是未來「品牌建設」的路徑。有效的內容背后,是有效「人群資產」蓄水,也助力了店播GMV收割,這是一個「存錢」的過程。
在抖音閉環體系中,消費者被種草過程中,主動的「搜索行為」,或被動的「流量行為」,最后在品牌直播間完成購買,這個收割最高效的產品,完成了品牌收割的實現,這是一個「取錢」的過程。
抖音閉環體系,種草「存錢」,收割「取錢」。
FASD抖音閉環增長模型就是基于抖音興趣電商,以內容驅動為核心「存錢」,店播經營為基石「取錢」,投流放大為手段,云圖數字資產為品牌經營策略指南針,助力品牌實現「品牌勢能」與「銷售GMV」雙增長的抖音長效經營模式。
FASD通過「云圖」科學度量「5A人群資產」,數據資產反哺營銷策略,迭代抖音經營策略,最終實現「內容驅動型」的品牌抖音閉環有效增長。
阿里AIPL VS 抖音5A
說到抖音云圖,第一個概念必然是5A人群資產,抖音在人群資產是后來者,我們不得不提始作俑者的阿里AIPL模型。
在阿里AIPL模型出現之前,品牌在電商領域幾乎沒有人群資產概念的,為了幫助品牌更好的認識自己的人群,更好的精細化運營用戶,阿里提出了AIPL消費者行為全鏈路可視化模型,它是阿里數據銀行的最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阿里AIPL人群模型
A:為Awareness,代表對品牌有一定的認知;
I:為Interest,代表對品牌產生了興趣,在產品內有過點擊、使用等行為的人;
P:為Purchase,代表發生過購買行為;
L:為Loyalty,代表成為品牌的忠實用戶,經常復購甚至分享傳播。
阿里AIPL模型認為最終成交用戶是從認知開始的,用戶先對品牌有認知,之后產生興趣,有了興趣之后產生購買行為,多次購買之后形成忠誠用戶。
我們再來看抖音5A人群的定義:
5A模型是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在《營銷革命4.0》里提出的概念,分別對應Aware(了解)、Appeal(吸引)、Ask(問詢)、Act(行動)、Advocate(擁護),揭示了用戶與品牌的關系遠近。
A1了解(aware):顧客被動接受信息,是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主要的來源;
A2吸引(appeal):增加顧客的品牌印象,創造短期記憶或擴大成長期記憶;
A3問詢(ask):適度引發顧客的好奇,引發顧客搜集信息的行為;
A4行動(act):想要讓顧客采取的行動是購買,以及購買之后的消費、使用以及售后服務;
A5擁護(advocate):顧客可能會發展出對品牌的強烈忠誠度,這會反映在顧客保留率、重復購買,以及向其他人宣揚品牌的好處上。
我們仔細觀察AIPL和5A模型,其本質是近乎一致,其終局殊途同歸。
相對比較大差別的地方在于,兩個平臺屬性不同,阿里是電商平臺,因此A和I人群仍有較強的消費屬性,尤其是I人群,我們過去也有拆解為淺I人群(瀏覽點擊互動),為淺度興趣互動人群,以及深I人群(收藏加購關注),為深度種草及潛在購買人群。從對應關系上,如果淺I對應A2,深I對應A3,那么這兩個人群模型極度相似,因此阿里AIPL習慣轉化到抖音5A人群,也就沒那么難理解了。
但,抖音5A模型難度要遠大于阿里AIPL。
阿里是電商生態,因此消費者行為都是度量標準都是潛在購買或購買行為,因此消費習慣、電商算法、銷售預測都以購買行為數據為基礎,其優點在于電商精準度較高,AIPL指導銷售策略是比較有效的。但AIPL也遇到挑戰,內容、種草類是阿里的短板,當消費者被種草,消費決策前置于社交內容平臺時,從種草到收割,阿里幾乎是斷鏈的。
抖音5A模型理論上講是彌補了阿里AIPL的缺點,內容數據與電商數據集一身,將更有效指導品牌決策,但事實上,對于主流品牌而言,大家還沒有完全用好,除了ISV能力問題,最大的挑戰是抖音是內容平臺,內容質量以及消費心智是否被種草,它不是一個完全可以用技術和數據度量的。
抖音5A模型,可以測算內容數據及人群數字,但難以度量心智數據。
拆解抖音5A人群權重
無論是官方的說法,還是頭部品牌的信息,還是我們操盤的經驗,都驗證了一件確定的事:「星云川是個有效閉環」,注意不是星川云,即星圖KOL有效種草,云圖5A人群資產有效增長,千川投流店播有效收割,完成品牌抖音閉環有效增長。
一個被驗證的基礎知識,A3(種草)人群更容易轉化為A4(購買)人群,A3轉化效率高于A2(吸引),而A2轉化效率高于A1(了解)。高A人群的獲取,成為品牌營銷的主要目標。
我先說A4和A5人群定義:
A4行動(Act):首購,近365天在抖音小店,購買該品牌商品,訂單數=1單的人群數量。
A5人擁護(Advocate):復購,近365天在抖音小店購買該品牌商品,訂單數>=2單的人群數量。
A4和A5人群比較明確,是單一權重定義,但A1-A3人群權重定義就比較復雜了,那我們就來拆解一下,抖音是如何定義A1-A3人群權重的。
這張表把重點的A1-A3人群權重做了分析,大家基本能理解抖音人群資產的游戲規則,大概總結如下:
第一,廣告類無論開屏還是信息流,觸達用戶所獲取的高A(尤其是A3,即潛客)人群資產效率較低,大規模的投流并不能帶來人群資產效率。
第二,星圖視頻,即KOL種草,5秒完播率或點贊等于A2,評論、分享、完播、購物車點擊,再加之搜索行為等于A3,抖音希望品牌通過KOL種草,影響消費心智,完成人群資產積累,效率較高。
第三,店播有一定權重,硬割也不是不行,效率差了點。藍V權重很低,不太友好,很難刺激品牌把官號做得更好一些。如果給官方建議,我認為藍V要一定加權,內容卷出新高度。
星圖KOL種草權重最高,那我再總結一下游戲規則的精髓:
A1:種草曝光
A2:5s完播率、點贊
A3:評論、分享、完播、購物車點擊、搜索
之前在CAFE選號方法論講過,A商業力(種草能力),其核心指標:評贊率(高評論、分享比例)、購物車點擊率,都是強帶貨、強種草類型指標,也對應著A3問詢,即種草人群。
歸根結底,有效A3人群的獲取,來自有效的KOL種草,為什么很多品牌覺得云圖不好用,是因為他們的KOL營銷策略一塌糊涂,投了一堆水號,CPM和CPE都是刷出來的,請問這些假數據還能被收錄到云圖里嗎?
拆解抖音5A人群結構
大家都理解了5A人群權重,就明白了越是高A人群,人群資產價值就越大,那么到底品牌擁有多少的A2、A3、A4人群是合理的呢?各行業最理想狀態下的人群資產結構是什么樣子?
這個問題,官方沒給出太精確的模型,畢竟云圖被有效使用也只有半年時間,民間有很多說法,如門把手式、金魚式、喇叭式等,也不算太靠譜。
我們以多個品牌的操盤經驗,加之對行業競爭的洞察,大致還原了5A人群資產合理的結構模型,即5A人群的比例關系。
所選行業為競爭最慘烈、最內卷的美妝行業,以近期行業TOP20和TOP100品牌為分析目標,按照百分比,還原了對標品牌的人群資產結構,數據不是100%絕對精確,有預估的成分在。
以TOP20美妝品牌為例,人群資產結構關系(還原為100%比例):
A1(了解):40%
A2(吸引):35%
A3(問詢):17%
A4(行動):8%
A5(擁護):2%
以TOP100美妝品牌為例,人群資產結構關系(還原為100%比例):
A1(了解):48%
A2(吸引):31%
A3(問詢):14%
A4(行動):7%
A5(擁護):2%
對應5A人群資產結構,一些經驗的總結:
第一,TOP100品牌,人群資產結構呈現「漏斗式」人群比例關系,意味著各級人群分布都很均衡,5A人群整體呈增長趨勢。
第二,通過A5人群占比,可以分析復購率=A5/A4,抖音頭部品牌的復購率約為25-30%,抖音年度復購率較為健康。
第三,越是頭部品牌,A3人群比例越高(高于一般品牌2倍),如果從種草的角度來看,A3越高種草效果越好。A2同理。如果A1超大,問題就多了。
第四,TOP100品牌,主動A3人群比例是70%+。
第五,TOP100品牌人群結構為「錐形三角」漏斗模型,即A3和A2多,A1相對少,糟糕的品牌人群結構是「扁形三角」漏斗模型,即A1超多,A2少,A3極少。
第六,美妝行業,TOP20品牌,人群資產規模5000w+,TOP100品牌,人群資產規模2000w+,我們的操盤經驗,要做到300-500w月銷店播的品牌,人群資產需要1000w+,各品牌會有差異,但長期會有穩定標準。
拆解抖音八大人群
除了5A人群非常重要以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群概念就是抖音八大人群:Genz、精致媽媽、新銳白領、都市藍領、小鎮青年、資深中產、都市銀發、小鎮中老年。
今年下半年抖音對八大人群重新做了新的定義,所以最近2個月品牌云圖八大人群資產變化很大,主要原因是都市藍領人群被重新定義,從主力消費的都市打工人,降權到低消費人群,人群被拆解分流到其他人群。總體而言,新版的八大人群合理性比之前要好。
這個定義有一點Bug,沒有100%覆蓋完,比如35歲以上、一二三線城市的低消費人群去哪了?實際情況也是,品牌云圖后臺,八大人群總和確實不是100%,有部分人群沒有被打上標簽。
我們再看抖音八大人群流轉關系。
一二三線人群流轉關系:
24歲以下的GenZ作為一二三線城市人群的起點,年齡增長流轉到精致媽媽、新銳白領、都市藍領(低消費),年齡繼續增長流轉至資深中產,之后是都市銀發族。地域流轉關系則為「返鄉之路」的小鎮青年。
四線以下人群流轉關系:
小鎮青年為起點,年齡增長流轉關系是小鎮中老年(35歲以上就是中老年,囧)。地域流轉關系是「進城打工」,成為新銳白領、都市藍領,結婚可為精致媽媽,也可奮斗贏取白富美,成為資深中產。
流轉關系里,槽點很多,但仍有效。
我們看了很多品牌云圖資產,基于抖音的人群洞察,基于人群流轉關系,我們可以做個人群資產價值的總結:
第一,抖音是年輕化的內容平臺,「GenZ」和「小鎮青年」人群規模最大,整體消費力中等偏下,「資深中產」消費力最強,但人群規模較小。
第二,對于主流品牌,非定位于GenZ人群的,主力消費人群為「精致媽媽」、「新銳白領」,人群規模尚可,消費向上滲透為「資深中產」,消費向下滲透為「小鎮新貴」。
第三,小鎮青年的定義是城市和年齡,但在很多四五線小城市里,房價不高,有很多人,有車有房,有錢有閑,可支配收入甚至比一線白領還多,我定義為「小鎮新貴」,這些人的在抖音的畫像特征是:女性、25-35歲、iPhone占比高。
第四,關于「GenZ」人群,品牌營銷競爭較為激烈,消費力有限的情況下,還要被品牌反復觸達,客觀來講,營銷效率較低。品牌經常講要Z世代破圈,其實沒必要,因為無論如何,在營銷上都繞不開,任何KOL都有不低的GenZ人群比例。
第五,抖音云圖已經把店播、投流、種草等商業產品,背后的人群關系已經統一掉了,即八大人群,這不再是口號和概念,是有精確的定義,以及明確的觸達方式。
抖音八大人群已經是貫穿品牌從種草到收割閉環的經營脈絡。
抖音八大人群增長策略
以我們最近幾個月操盤的中高端美妝品牌抖音全案為例,來做下抖音云圖5A人群資產的增長策略分享。
STEP1:品牌云圖5A人群洞察
基于品牌云圖A4人群(購買人群)的洞察,可知其核心消費群體為:精致媽媽、新銳白領、資深中產、小鎮新貴。
但我們分析A3人群(種草人群)時,剛好是相反的,GenZ一枝獨大,小鎮青年占比第二,都市藍領也不低,這意味著之前的種草可能是非常低效的。
STEP2:制定目標人群觸達策略
以購買人群為目標制定營銷計劃,觸達以精致媽媽、新銳白領、資深中產、小鎮新貴,這四大人群為主導,其中小鎮新貴的定義是女性、年齡25+、iPhone偏好。
精致媽媽、新銳白領、資深中產、小鎮新貴(非青年),這四大人群也基本是抖音高消費群體的主力畫像。
STEP3:確定內容溝通場景和KOL類型
確定了觸達目標人群,基于人群消費場景,構建抖音內容溝通場景,在基于內容場景的需求,選擇匹配的KOL。
選擇KOL的邏輯是從場景開始的,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們操盤美妝品牌的案例,卻投了大量「泛垂類KOL」,并且表現驚艷,核心邏輯是場景心智,而不是美妝品類。
STEP4:按目標人群CAFE科學選號
CAFE科學選號方法論,核心的應用邏輯是:前端要保證內容種草能力,即C傳播力+A商業力,完播率、評贊率、購物車點擊率、GPM等核心指標。
CAFE的后端保證目標人群的匹配度,即F粉絲力+E成長力,粉絲畫像關鍵指標必然參考,粉絲八大人群的占比至關重要,對于觸達的核心四大人群占比要高,匹配度高。
前端CA種草能力強,后端FE粉絲匹配度高,輔助SEVA內容創作方法論,為做出種草心智的內容保駕護航。
STEP5:執行落地與投放復盤
講到這里,基本把投前目標人群觸達策略都講到了,之后就是落地執行,細節不贅述了。執行中比較關鍵的是「內容放大」的操盤能力,這個能力會極大影響獲取目標人群的規模與效率。
再之后就是投后復盤,較之常規指標外,我們看的最多的就是人群資產變化。既包含了5A人群資產規模、A1-A3人群結構、目標人群如精致媽媽從規模到占比的提升,以及目標人群A1-A3人群結構。
最終的結果也是:種草內容有心智,背后人群有效果,目標人群有效增長,GMV增長效率更高。下一篇云圖「營銷篇」會給大家做更詳細的分析。
結語
有人問我云圖到底有沒有用?我的答案是:超級有用!抖音云圖對標的是阿里數據銀行,抖音必然想通過云圖,完成品牌生意經營的度量衡,實現從種草到收割整個閉環,這是阿里在過去都沒能實現的。
云圖產品時間也比較短,在可預見的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優化與迭代,目前我們的使用也僅僅是冰山一角,但很明確講,云圖的使用對品牌營銷與店播收割都有極大的提效。
鑒于云圖產品過于復雜,這篇分享的內容為云圖的「人群篇」,只是一個基本面,后續我會更新第二篇「營銷篇」,主要是針對品牌KOL種草、短視頻內容,如何通過云圖少踩坑,種出有效人群資產。第三篇「投放篇」,基于云圖人群資產的使用,通過千川投流,大幅提升ROI及店播收割效果。
破界·共生|第24屆論道正式啟動,點擊了解會議詳情。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