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周期下行還在繼續。
繼友達、群創鼓勵員工休假以應對面板不景氣周期后,LG也采取了停產LCD電視面板生產至明年等降產能措施。算起來自去年三季度以來,面板行業下行時間已經持續十個多月了,不過隨著大環境持續的不樂觀等因素影響,面板廠商們目前糟糕的情況很可能還要持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受此影響,面板廠商們的股票市場并不樂觀,相比去年同期降幅顯著,TCL科技降幅接近腰斬。即便如此,TCL科技依然選擇此時完成定增,近日其發布公告稱,證監會已經通過了其超100億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審核。
然而在TCL科技投資者一貫較為冷靜的市場情緒以及基本面持續受損的情況下,這份定增的結果很可能會難達預期,尤其是會進一步提升其賣方情緒。如此之下,即使面板周期落至谷底甚至是觸底反彈,TCL科技頭上的陰云恐怕不會稀薄太多。
營收失速,利潤大降
受面板周期下行的影響,TCL科技業績波動明顯,據其一季度財報顯示,營收為405.98億元,同比增速只有26.21%,相比上年同期下滑了80.43%,凈利潤則是同比下滑43.73%至13.53億元,扣非凈利潤則大降71.19%。
隨著面板廠商產能調整,市場需求持續不振等因素的影響,TCL科技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波動幅度持續顯著。TCL科技兩周前披露的業績預告稱,2022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840億元-855億元,同比增速在13%至15%之間,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5億元到20.5億元之間,相比去年同期最高下滑達90%,扣非凈利潤更是由盈轉虧,凈虧損額在5.6億元到6.6億元之間。
從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來看,TCL科技的財務費用高增等因素導致其凈利潤的下降。財報顯示,TCL科技2022年一季度的財務費用為9.91億元,同比增長33.93%,環比增長10.07%,再加上原材料價格上漲、庫存減值等因素,可盈利空間自然是有所萎縮。從TCL科技的業績預增公告以及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這些因素很可能持續到了二季度。
當然業績的不樂觀也不止TCL科技,LG二季度凈虧損額達到2.9億美元,群創二季度稅后凈損約為10億元,友達則是歸屬母公司凈虧損達12.8億元,彩虹股份預計2022年上半年凈虧損在11億元-12億元。眾多面板廠商陷入凈利潤下滑顯著甚至虧損的境地,可見行業不景氣所帶來的業績波動之大。
盡管TCL科技的凈利潤表現在一眾同行中還算可以,但扣非凈利潤的虧損也預示著其盈利能力并不樂觀。TCL科技營收的主要來源分為半導體顯示、新能源光伏、投資幾個部分,據TCL中環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8.5億元-30.5億元,結合來看,TCL科技的面板生意處于虧損狀態。
換句話說TCL華星很可能是營收上漲,虧損擴大,在面板市場整體環境悲觀的情況下,TCL科技的凈利潤表現顯然是有些缺乏競爭力的,這也從側面說明行業周期下行下,TCL科技承壓明顯,營收增速放緩也能佐證該點。
財報顯示,TCL科技過去兩個季度的營收增速分別為52.33%、26.18%,同比增速從三位數降至兩位數,再接近腰斬,今年上半年TCL科技增速為13%-15%,增速剛好對應面板周期下行時間。也就是說無論是營收表現,還是凈利潤的下滑,TCL科技受行業周期變化的影響并不低,家大業大的結果就是風險來臨時受損幅度會更大。
周期谷底已至?
面板行業作為強周期市場,上下行周期差異非常明顯,簡單點說面板行業只有冬季和夏季。如今LCD面板行業進入到產能釋放與成本控制的產業成熟期,使得面板行業周期性特征更加明顯,也就更加囿于產線投資到產能釋放-需求過剩-減產-需求提升-增加產能的循環之中,這其中面板價格是產業循環中上下行的風向標。
數據顯示,自去年三季度以來,液晶面板各尺寸的價格持續下跌,跌幅超過均超過50%,像32吋的電視面板,從去年6月份每片87美元的均價跌至今年7月份的27美元,跌幅接近70%。價格降幅動蕩的結果自然是面板廠商們經營壓力倍增,同時股票市場賣方情緒上升。
在持續了十多個月面板下行周期下,面板價格的持續走低也為行業走出周期陰影增添了更多變數。兩個多月前,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在媒體采訪中表示,面板下行周期拐點很難預測,目前已經接近谷底,不過,面板價格喋喋不休的走勢也讓行業下行周期觸底時間延后。
TrendForce的數據顯示,相比7月上旬的多數電視面板價格持平,下旬電視各尺寸面板再次迎來下跌,其中65吋降幅最大;顯示器面板同樣保持下跌,23.8吋的IPS面板降幅最大;筆記本面板也是如此,其中14.0吋TN面板的降幅是本月降幅最高的面板產品,為7.8%。
很顯然面板價格仍然保持低位,周期下行的底部并未到來。盡管7月份LCD TV面板的主流尺寸價格跌破現金成本,但以現在的面板價格跌勢來看,三季度的電視面板價格形勢已然不夠樂觀。隨著壓力逐漸擴大以及基本面受損,面板廠商們也在近兩個月開始減少產能,比如三星本月再次宣布供應鏈暫停拉貨,但隨著需求的持續不振,減產時間很可能延續。
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彩電行業一季度,全渠道零售量規模為883.1萬臺,同比下降10.8%;零售額規模為277億元,同比下降11.0%,五一促銷與618其間銷量與銷售額表現仍低于往期。可見受面板價格走低的影響,電視機價格的降低并未對市場增長起到促進作用。
智能手機銷量同樣如此,Canalys顯示,二季度大陸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0%,預計今年銷量將為2012以來最差表現。同時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再次下降,降幅為8.7%,此前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下滑。PC市場表現同樣不樂觀,Gartner統計結果顯示,二季度PC出貨量同比下降12.6%,創市場九年來最低點。
也就是說面板行業下游的電視、智能手機等市場的需求持續低迷也加重了面板廠商們走出行業周期陰影的難度,可見TCL科技想要盡快擺脫困境之難。
突圍路難走
回看此次面板下行周期,時間上已經接近去年年中結束的上行周期,但無論是面板價格的持續走低,還是需求端的長期低迷,以及經濟下行壓力都讓此次面板周期下行的拐點難以預測。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國內LCD面板產能的的釋放還需要時間。受韓企退出,國內面板廠商大量釋放產能,2021年TFT-LCD的產能同比提升8.1%,受此影響,面板廠商們的存貨居高不下,TCL科技存貨周轉天數提升明顯,今年一季度升至37.60天,京東方更是提升到66.04天。加之面板價格的持續走跌,今年下半年仍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
另一方面則是面板廠商們的減產多在今年二季度開始,短期內產能釋放壓力比較明顯,而且隨著面板價格進入下跌長周期,減產出現擴大,甚至是停產的可能較大。據測算,面板廠商三季度的減產幅度為20%上下,而TCL科技6月份減產工廠包括T6、T7、T10,具體減產規模還未透露。
但從上半年的業績來看,營收增長虧損擴大的趨勢需要得到擴大減產規模,否則TCL科技也要凈利潤虧損的局面。不過伴隨面板價格的持續走低,TCL科技也將面臨減產與價格的平衡難題。
但以目前TCL科技的表現來看,走出行業困境并非易事。剛通過不久的超百億定增方案主要就是主要用于去年剛建的中尺寸8.6代線的t9項目,其總投資為350億元,也就意味著行業下行周期下,TCL科技承壓愈發顯著,然而隨著進一步產業整合的需要,其背后所承擔的風險也會變得更大。
此外,盡管國內面板廠商占據大部分的LCD市場份額,但是TCL科技的位置有些尷尬,一邊是相比京東方差距明顯,另一邊是惠科已悄然跟上。DISCIEN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TV面板華星光電的市占率為23.7%,而惠科的市占率為22.9%,兩者相距僅有0.8%。隨著惠科走向二級市場,惠科所帶給TCL科技的危險已然不可小覷。
再加上在OELD市場正成為面板行業爭奪的新戰場中,TCL科技的競爭力并不充足,TCL科技如何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突圍仍是一個不小的難題。接下來是加碼新能源光伏,還是說增強面板市場的競爭力,亦或是齊頭并進都將決定TCL科技能否改變其股票市場偏向賣方的市場情緒,不過從其過往的表現來看,結果并不難預測。
流媒體網最新上線《2022年7月各省(IPTV/DVB)電視業務活動匯總報告》點擊下圖 獲取PDF↓↓↓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