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影視劇市場的不斷國際化,「華人」走出去已不再是新鮮事。
說起最近令振奮人心的一件事,那便是不少影迷終于在熒幕上看到了「失蹤」已久的「男神」身影。6月22日,吳彥祖在微博曬出自己與家人一起參加《西部世界》第4季首映禮的照片,還配文笑言:「我們不是機器人」。歷經一個多月,終于等到了他的登場。
(相關資料圖)
來點背景
《西部世界》(Westworld)是一系列美國科幻劇,描述了人工智能的覺醒與崛起,也隱喻了人類科技的美妙與邪惡。它是由HBO Max出品,埃文·蕾切爾·伍德(Evan Rachel Wood)、坦迪·牛頓(Thandiwe Newton)、杰弗里·懷特(Jeffrey Wright)等人出演的8集劇集。
可以說,《西部世界》擁有頂級配置,監制是《星際迷航》(Star Trek)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J.J. Abrams),而參與過《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蝙蝠俠:黑暗騎士》(Batman: The Dark Knight)等故事創作的喬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則是本劇的編劇。
HBO神劇《西部世界》出道即巔峰,一經播出就成為最受歡迎的科幻劇集之一?!竷炔渴澜绲臉嫿ㄅc外部世界一樣強大」是這些年來《西部世界》科幻中心的理想,但它在追求收視率時可能迷失了方向。經歷第3季的口碑跌落后,《西部世界》似乎在「自救」——說服觀眾相信,第4季是第1季的延伸。
如果說前兩季探討了「人工智能是如何成為人類,人類如何從算法中奪回自由」,那么第4季的回歸將觀眾們帶到了人類世界之后,開始探討「人類是否擁有自由意志以及自由意志覺醒的可能性」。在AI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或許這不僅僅只是劇集,在現實生活中正在成為某種可預見的未來。
風向劇觀
《西部世界》的設定是一個以復古西部世界為背景的成人樂園。在一個對現實世界隱蔽的地點,一個與世隔絕的「園區」被建立,這里能讓游客們無視任何道德法律約束,在園區里面為所欲為;這里給予服務的機器人俗稱「接待員」,為了消除不真實感,園區內所有的接待員以假亂真,外表與真人沒有太大差別。
這里發生的故事在第二天將會重啟,一切日復一日,機器人經歷了成百上千次的死亡與凌虐。然而,樂園的早期聯合創始人在機器人系統中留下了自由意志的代碼,一部分機器人誕生了自由意志,想要擺脫樂園對其的控制。
《西部世界》以其龐大的視角將這個命題重新包裝,懸疑中帶著西部片的即視感。又以「多線敘事」而獨具特色,但其中每條線的時間可修改、可逆轉,因此劇情不得不靠這些細節上的隱喻和換喻,將某些故事碎片捆扎起來,讓觀眾一次即可享受多維度的視覺體驗。
整部劇都圍繞「自由意志」展開,模糊了作為「人類」的意義和作為「主人」的意義之間的界限。在回歸的第4季第一集,我們甚至看到了人類或被機器人控制的可怕預言——如果說機器人有了自由意志,那么它們跟人的區別將在哪里?
劇中的機器人接待員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自我覺醒,然而,人類的行為卻是基本沒有出乎超級機器的預測。即使有小概率的偏離也可以被及時修正,哪怕推翻了原有的人工智能系統,人類社會似乎也未能呈現出能夠實現自由的可變化性。
那么,倘若接待員和人類的角色關系發生了對調反轉,未來又將如何?
這也是《西部世界》劇情中探討的問題之一——人性。機器人接待員一次次被代碼控制,無法反抗,在不斷的虐殺與霸凌中的人類怎么會想到AI也有生命呢?這個層面上來講,人類尤其是這些在園區享樂的或許更不像「人」。也正是那些悲慘的經歷成為了機器人覺醒的核心意識,最終化悲慘為動力對樂園的人類展開了反擊。
因此,對于更多的人類而言,「自由意識」或許本質上是個偽命題。
「自我意識」從來沒有那么容易獲得,如果只是隨心放任,有的只是無法跨越的階層和沒有變化的日常,這也突出了劇中一直在探討的一個話題——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人」?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意志」?
當我們進入新的電視黃金時代,劇集最好的表述本質上往往是「概念劇」。《西部世界》以一個「機器人的世界」的故事代入了機器人「成人」的設想,并深度地思考了此概念的「可能性」。從怪誕的心理哲學思考轉變為世界末日前的假設,對于《西部世界》來說,這一舉措已經獲得了回報。
把目光放回國內,國內劇集一直以來也有在不斷地進行「概念化」的嘗試,然而,從「數量」和「質量」上來看還遠遠不夠。在未來不妨將內容范圍擴大,將更多題材納入考量,以能夠創造出更多符合觀眾口味的作品。
本報告詳細匯總了2022年7月9日—7月15日國內外IPTV、OTT、互動電視、視頻網站以及新興領域動態方向,供業界參考!識別下圖二維碼獲取報告!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