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抖音集團和愛奇藝宣布達成合作,根據合作,愛奇藝將向抖音集團授權其內容資產中擁有信息網絡傳播權及轉授權的長視頻內容。未來,抖音集團旗下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等平臺都可以對這些作品進行二次創作。
這是抖音在長視頻領域的第二次合作,就在今年3月,抖音獲得搜狐全部自制影視作品二創相關授權,其中包括熱門劇集《法醫秦明》《匆匆那年》等作品。
抖音對影視作品“二創”引發過的版權問題爭議從未停歇,這在業界看來是長短視頻平臺的共贏,但背后也充滿了商業博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愛奇藝與抖音的版權問題,未來一段時間會得到妥協,只是這種妥協和平衡能否長久?股價連連下跌的愛奇藝會不會被抖音反噬?愛奇藝要警醒的一點是:這種合作會不會給抖音做了嫁衣。
長短視頻爭奪戰可謂曠日持久。過去很多年,以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為代表的長視頻平臺抱團,以 B站、抖音、快手、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在另一邊,兩大團隊之間的爭議甚至官司屢屢出現。
根據裁判文書網數據統計,在2020年,中國短視頻侵權糾紛案件新增數量創下新高達到222件。主要訴訟方就是長視頻平臺。在多年糾紛中,沒有贏家,也就成了這次兩大巨頭合作的契機,但之間的爭奪未來依然不會停止。
一位視頻從業者對零態LT(ID:LingTai_LT)透露,愛奇藝只是釋放部分版權,并沒有全部釋放給抖音,換句話說即——不是完全信任,畢竟長視頻在用戶數已經比不過短視頻平臺了,再拿不住版權,接下來發展會更糟糕。好的視頻版權對于長視頻平臺來說,就是鎧甲,為了爭奪版權,愛優騰背靠的都是互聯網巨頭BAT在苦苦支撐。
目前現狀是,長視頻平臺燒了幾百億的內容,被短視頻平臺拿去隨便用,換成誰都不會甘心。所以,長短視頻這次合作是一次嘗試,爭奪依然不會結束,甚至可以預計,愛奇藝會更加嚴格要求抖音,控制二創版權,也就是說,如果用了愛奇藝沒授權的內容,愛奇藝依然會起訴抖音。
反過來,看當下的合作,由于用戶數差距明顯,雙方想互相轉化也并非易事。
愛奇藝盈利難眾所周知,其視為標桿的奈飛公司在2022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2.9%,訂閱用戶量環比減少20萬人,財報當日股價暴跌35%。根據愛奇藝2022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愛奇藝日均訂閱會員總數為1.014億,同比下降3.80%;而易觀千帆數據顯示,抖音用戶數超8億,日活用戶6.95億,且一直保持增長,兩者的用戶群體和用戶黏性,可以說差距明顯。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愛奇藝MAU廣告收入為12.44元,連續四年出現同比下滑,并且視頻中段插播廣告、小劇場廣告、VIP廣告等“創新”廣告形式,用戶吐槽較多。
相比之下,抖音已經在扶持民間手藝人、科普內容創作者,獲得良好口碑,用戶好評不斷。愛奇藝寄望于從抖音的短視頻平臺直接導流,難度比想象中大很多。畢竟在愛奇藝與抖音合作的框架里,即使授權了獨家內容,但抖音用戶跳轉去愛奇藝看完整視頻,會員門檻就很可能擋住用戶。
例如,在2020年11月,愛奇藝開始上漲會員價,連續包月從19元提高到22元;包季從58元變為63元;月卡從25元漲至30元,季卡則是68增加到78元。會員價貴了,還有很多廣告在穿插以及套路會員權益。抖音用戶就算知道這是來自愛奇藝的“二創”視頻,多數還是繼續在抖音上看,轉化到愛奇藝,用戶的動力恐怕不會太多。
這也許也是抖音此次布局背后的真正算盤,短視頻有了長視頻版權,用戶也不會流失,愛奇藝就是啞巴吃黃連。
畢竟,抖音的擴張步伐,是缺錢的愛奇藝防不住的。
根據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21年度大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細分行業用戶使用總時長占比中,短視頻增加了4.7%,而長視頻則下降了0.5%。對愛奇藝來說,會員用戶流失本來就是很危險的。愛奇藝付費會員數一直停滯,抖音短視頻平臺對付費用戶的截留,打擊更大。
抖音主要承擔短平快的視頻內容,用戶有了版權內容后,會不會掉頭轉向愛奇藝長視頻平臺,這個概率恐怕不會很大。畢竟,抖音的推薦算法就像盲盒一樣,用戶猜不到下一條是什么,這種讓用戶上癮的特質,是愛奇藝不具備的。甚至愛奇藝與抖音的合作中,沒有“獨家”這個詞。換言之,抖音還可以跟騰訊視頻、優酷視頻進行合作,別忘了快手的股東里還站著百度和騰訊。
愛奇藝和抖音能否共存?現在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會不會被反噬,這種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