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和招生簡章是什么組合?
(相關資料圖)
暑假是高校的招生熱門時期,而這股熱潮如今涌向了短視頻。
云南農業大學丁同學自拍招生連上熱搜、南陽師范學院官方招生搞笑視頻破170萬點贊……
相較于印刻在紙質書頁上,招生簡章借由短視頻碎片化、小而美、高互動的東風,實現了從單向度的吆喝,轉向雙向度的切磋。
關燈變裝、宿舍日常、男神女神……學生在參與、模仿、超越的狂歡中,解構著高校的權威、形塑著短視頻中的招生簡章奇觀。
蹭熱度、借梗、造梗、玩?!咝9俜降募で橄聢觯H民的筆觸發放著高知名度的數字名片。
而繼各高校手勢舞出圈又反噬后,短視頻集市中的招生簡章愈演愈烈。招搖之下,招生簡章的電子媒介生態漸趨成型。
高校招生,「蹭」出花樣
短視頻平臺上的高校招生,走的是蹭顏值、蹭話題、蹭IP的網紅路子。蹭顏值作為高性價比宣傳方式,首當其沖成為高校媒體的招生寶典。
風靡一時的高校手勢舞的出圈熱度可見一斑,一張清華大學帥哥舉牌照片獲得187.8萬點贊,而高校美女帥哥加上跳舞、唱歌技能點后更是賺足流量。
不論是初出茅廬還是運籌帷幄,顏值經濟的紅利是人人都可分一杯羹的可復制路數。
但不論是各高校單純用女性作為流量密碼和河南工業大學手勢舞后對小姐姐的過度消費所引起的兩性話題,還是各高校罔顧學術,用顏值賺噱頭的印象錯位,都糾正著短視頻界招生簡章的書寫方式。
顏值之于高校,失靈的風險不容忽視。蹭話題作為高付出高回報的持久戰術,正吸引著各高校入坑。
以學術象牙塔為代名詞的高校,混跡在抖音中,帶著一種和「學術氣質」不搭的世俗感,就是這種下沉,使得各高校更容易在娛樂場中獲得關注。
南陽師范學院就頂著官徽頭像,浪跡在各熱門視頻的評論區里搶熱評。尚未成年的小孩、機靈逗趣的小狗,都難逃南陽師范學院的招生大網。被網友混個眼熟之外,還自己采訪自己,對五花八門的招生話術進行新聞報道,引得評論區一陣傾心。
不僅在「鬧市」東奔西走,南陽師院官方還通過私信逐一擊破,在其主頁中就發布了一條被網友以「芝麻分」太高而放鴿子的視頻,借助表情包和熱門bgm,直接給官方戴上了蠢萌的人設。
這種官方下場的「低姿態」,帶著極具網感的「高學歷」,成功在各位看官中混個眼熟,也在各高校抖音招生賽道中一騎絕塵。
蹭,是自帶知名度的高校,疊加名氣的最佳捷徑。
除了在公共領域樂此不疲地蹭,走進南陽師范學院主頁也可以看到:土豆特效、搞怪配音和逗趣文案以及熱門話題被用來和網友進行深度互動,通過回私信、評論解答、視頻回應來維護私域流量,把控用戶留存、從而轉化為招生率。
學??芍^是從蹭中,找到了自己招生簡章的最佳書寫方式。
而短視頻界的招生簡章,不止由高校一方執筆。蹭IP,作為雙方受益的高階手段,補充著招生簡章的接收端體驗。
羊毛月作為北大新傳研究生畢業,靠蹭北大成功轉型為短視頻博主,其主頁含北大量的確過高,而他的蹭從來都是直白的蹭、凡爾賽的蹭。
從一段喊著我要上北大卻掏出北大學生證的短視頻開始,被賜名「北大凡爾賽之王」的羊毛月就嗅到了流量密碼,梅開二度式的連環蹭也讓他找準了創作路線,北大學生證作為駐選手貫穿始終。
除了蹭,還主動造梗,各種網絡熱梗、熱門話題都是他下手的對象:在一博主盤點搞笑女一定會關注的博主中,沒有羊毛月,而他主動發視頻表示疑惑,一番較真后成功上榜;冬奧會期間,鳥巢、冰墩墩、雪容融、谷愛凌都被蹭了個遍……會蹭,無疑是他的流量密碼。
蹭,是高校親生代言人,雙向背書的最強共振。
網友在戲謔他為北大招生「減」章的同時,北大和羊毛月也完成了綁定。
時不時被拉出來遛遛的北大,在羊毛月的視頻中似乎是「被利用」的形象,但也不難發現,羊毛月對北大的宣傳都是食堂、宿舍、設施的凡爾賽式反向宣傳。
和名校綁定的代言人有北大羊毛月、浙大陳閑,這些學霸都是將校園場景作為自己的創作背景,從借助學校背書到為學校代言,正是這些名校畢業轉戰網紅的最佳代言人,發揮才學智慧、利用媒介環境,輸出靈活的學術運用、奇特的學術造詣,才讓名校的招生簡章更令人心動。
從出身名校的一眾個性且具有有趣靈魂的博主視頻中,網友實則感受到最高學府包容開放的校園氛圍和多元睿智的學術環境。
短視頻帶給高校的不僅是發聲的權力,還是接收回響、完成共振的通道。
高校的招生簡章,因為買家秀的反饋,引流著更多客戶的加購或收藏。
借「?!拐睿铟戎厣?/strong>
#這不比招生簡章有用#,#有效招生簡章#、#反向招生簡章#……學生花式玩梗,紛紛上分為母校的招生簡章增加頁數。
「什么破學校啊,又有風扇又有空調的,冷死了」,這種凡爾賽式的發言出現在學生口中看似抱怨實則炫耀;
「哥們哥們,XXX大學上過沒有?」學生化身帶貨主播,手拿學生證,一句一個學校亮點,出自蘇6直播中的金句,精神且接地氣,配合可達鴨洗腦動作,直接把母校推銷出新高度;
「我要!我要!我要!」的童年旺旺廣告也被網友P上錄取通知書,二剪成學校宣傳廣告;
「我是云南的」衍生梗被前來為學校上分的高校學子用來顯擺學校……
學生自來水式的為學校叫賣,不僅給名校添彩,也盤活了一大批冷門院校。
梗,不僅是學生創作的法寶,也是學校接地氣,穩走紅的出圈利器。
相較于用凡爾賽式介紹學校設施、靠拉仇恨引人羨慕,自曝式的玩梗效果顯然更為優越。
云南農業大學自拍招生點贊百萬,連登抖音熱榜、微博熱搜,在B站瀏覽量破百萬,連新華網、人民日報也紛紛報道。
一邊介紹著「我們這里真的不用天天的挖地」,一邊讓身后的耕地機小點聲的丁同學一本正經的為學校招生,被校方發現后拍正經視頻補救又坐實農業學校的印象,而后又把小哥請到辦公室拍了一條一本正經的視頻發在個人主賬號上,卻被網友調侃是被威脅了。
接二連三的學校和學生互動,云南農業大學成功引起了網友的持續關注。
最終學校只能趕制一批俊男靚女的視頻進行補救,甚至官方下場親自整活,至此云南農業大學徹底出圈,全國各地的院校都紛紛來評論區打起了廣告,網友也表示:現在我就知道三個大學:清華、北大、云南農業。
這種另辟蹊徑,逆流而上的老鷹捉小雞式操作,顯然比用顏值充當門面,更能獲得從0到1、反向招生的效果。
學生UGC引流固然生效,但官方和學生的出招、接招、連環招、組合拳才是身處大氣層的招生新生態。
學校和學生脫離了學術場的交流壁壘,在娛樂場進行著無等級、無避諱的回應和互動,是再正經的航拍宣傳片都無法營造的零距離、平等化的線上校園。
在短視頻的強屬性下,高校也尋找著自己的調性:轉換嚴肅風格、轉變話語方式、提升社交屬性。
學術和娛樂、名聲和流量,正在借梗、造梗、接梗中擺脫互斥。
高校下場,不下神壇
在抖音及其他短視頻app上招生,「知名度」即等同于「親民度」。
嚴肅和活潑的反差,是高校在反差大行其道的短視頻界招生的天然捷徑。
高校的學術底蘊是靠知識堆砌而不是運營宣傳,宣傳之于機構,從來也不是下作的手段。
但俊男靚女的招生視頻再多,網友也只是看個樂子,而被吐槽不務正業,也實際上透露著雙方都明白的道理:
美女固然有吸引力,但更多的學生選擇報考也不是以美女為導向,學校招生的目標用戶還是那些基于分數、實力、環境等綜合因素考慮報考的學生。
而高校費力吆喝不止是想擴大名聲和刷存在感,更多的是從高等學府的禁錮中找到和學生對話的一種轉型方式。
透過學生張貼的招生簡章也不難發現,相較于學校開設課程、報考條件、報考日程、聯系方式等招生簡章的慣常信息,在短視頻中,被夸夸其談的高校賣點則圍繞著宿舍環境、男女比例、食堂數量、?;ㄐ2荨?/p>
由此看來,網友在抖音想看到的不是官方有多浮夸,而是有多真實。
正如幫助云南農業大學出圈的丁同學,以另類的校園場景、樸實的學生形象,拙劣的獨白和對話,赤裸裸地把農大最真實和自然的模樣呈現出來,難免會「勸退」一些學生,但也不得不說,成功在樂呵之余,為農業這一在計算機、金融等熱門專業下不受待見的專業贏得了一席之地。
誠然,通過娛樂手段去增加報考率只能是加深印象的輔助性作用,而不是決定性作用。
高校官方整活視頻下其他高校一窩蜂的評論區團建和爭先恐后的模仿創作,亦上演著和墊底辣孩視頻下的大牌座談會一樣的戲碼,但大牌蹭其熱度,是為了混眼熟賺銷量,而高校蹭卻不能只為了報考率。
娛樂這塊敲門磚,最終敲開的是學術和專業的大門。
他們不想看到高校和學術背道而馳,而是更想印證高校有多值得報考。
高校官方將高等學府的自信、個性、有內涵的學術氣質置于前臺,是在短視頻平臺進行招生的進階寶典,也是比追求報考率更實在的成功。
靠蹭熱度、蹭流量塑造的親民形象,只是高校的一個切片,但這個切片也是高校的一個名片。
真實力和硬條件還是學生選擇報考的精準取向,高校名聲的積攢也可以靠娛樂手段的渲染,越壘越高、生生不息。
而學術氣質的外殼,可以是梗,可以靠蹭,可以靠官方下場,也可以讓學生整活。
只是短視頻的紅利是以追逐流量為天性,學術的純潔性免不了淌娛樂的渾水,但不論是宣傳手段的脫靶,還是被營銷號煽動的引火上身,高校的學術性在短視頻的娛樂場上可以退居幕后,不能缺位離席。
短視頻帶給學校的,是一個展示立體面的平臺。
在學術之外,仍有我們追求的六便士,當學校和學生的對話少了些官階障礙,多的則是追求月亮的點點繁星。
娛樂背后,應是高校的學術背書和文化自信。
自帶流量密碼的高校在抖音招生,要接地氣,更要接名氣。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