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體育產業逐漸恢復活力,在后奧運時代,體育綜藝正成為各大平臺新型的流量密碼。
日前,快手聯合 NBA中國打造的全網首檔趣味籃球競技真人秀《打球嘛朋友》正式上線;由騰訊視頻、VSPN、王者榮耀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電競實訓節目《戰至巔峰》在騰訊視頻、虎牙直播雙平臺已播出多期;此外,《閃耀吧!體育生》《熱血街舞團2022》《這就是街舞5》《灌籃少年》等體育類綜藝相繼官宣。
從籃球、街舞到電競,競技潮流體育綜藝正迎來新一輪高潮,體育類綜藝題材呈現更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并逐漸與其他綜藝品類實現融合。整體而言,體育類綜藝尚未激起大的水花,大部分體育綜藝尚未擺脫“華麗開場,暗淡收尾”的命運,該類題材綜藝如何擺脫“小眾”標簽,依舊是體育類綜藝重點解決的問題。
(資料圖)
從籃球、街舞到電競
競技潮流迎來新一輪高潮
從《智勇大沖關》《男生女生向前沖》等全民體驗競技節目,到《中國星跳躍》《星跳水立方》等明星競技類綜藝,再到《非凡搭檔》《冰雪奇跡》《綠茵繼承者》等體育類真人秀,體育綜藝已經有20余年的發展歷史,跳水、冰雪、健身、滑板、足球、乒乓球、籃球等眾多體育熱門項目逐漸被納入體育綜藝的范疇。
伴隨著體育行業的蓬勃發展和產業規模的擴大,熱門體育賽事促成全民情緒同頻,街舞、電競、拳擊、格斗等垂直類綜藝逐漸成為體育綜藝細分賽道的新寵,潮流體育競技綜藝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諸如格斗、拳擊類節目《颯!武力拳開》《“拳”力以赴的我們》、街舞類綜藝《這!就是街舞5》《熱血街舞團2022》、電競類節目《戰至巔峰》《所向無前》等綜藝紛紛尋找體育綜藝合適的切口。
體育綜藝根據模式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專業展示、明星養成、半專業養成三大類。在模式上,體育綜藝依然以真人秀為主,從競技、體驗、知識問答到觀察真人秀,體育綜藝模式更加多元化,且與脫口秀、知識問答、觀察類綜藝等其他綜藝形式呈現逐漸融合的趨勢。
比如,《閃耀吧!體育生》定位全國首檔體育生運動社交綜藝,節目組將邀請多位在校應屆體育生,入住海邊小屋共同生活21天。此外,節目配備了明星觀察團,通過有料有趣的討論點評來增加節目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寄托競技和娛樂兩大精神的的泛體育脫口秀《開麥總冠軍》,是一檔以競技話語傳遞快樂的文體節目;首檔游戲領域知識競技直播綜藝《全能懂王》,問答的題目是由游戲、電競內容組成,將歡樂競技的樂趣傳遞給更多人。
伴隨著社區平臺加碼長視頻綜藝,體育類節目也成為各大社交平臺競爭的重要版圖。比如,由快手聯合 NBA中國打造的全網首檔趣味籃球競技真人秀《打球嘛朋友》依托于快手籃球生態,通過專業性趣味性兼具的籃球挑戰和比賽,推廣籃球競技文化;作為聚集各路游戲迷們的電競直播平臺,斗魚近年來打造了《全能懂王》《王者新春喜劇夜》一系列與電競相關的綜藝節目。
國民度和專業性
一個都不能少
時下,長視頻平臺已經成為大眾主流的娛樂方式,如何圍繞某一垂類題材、某一圈層的深度挖掘,增加體育綜藝的國民度,成為該類題材重點解決的問題。不同于其他綜藝著重體現觀眾自身的情感訴求,體育綜藝更加著重強調玩家的真實體驗,試圖通過挖掘人物性格、互動和成長故事線,詮釋節目背后的體育競技精神。
比如,《戰至巔峰》把更多鏡頭聚焦在嘉賓們在電競壓力下的真實反應,以直播形式展示了“電競新人”的成長與蛻變;《打球嘛朋友》通過形式多樣的趣味游戲和3V3競技籃球比賽,融合NBA籃球文化與競技元素,打造兼具趣味和專業的籃球游戲和籃球比賽;《這!就是街舞5》通過“明星導師+專業舞者真人秀”的模式,采取個人選拔、團隊作戰的表演方式,向青年舞者們提供延續夢想的機會。
在體育綜藝領域,具有代表性的綜N代節目相對較少,這也側面折射出該類題材綜藝很難形成IP屬性。體育綜藝如果過度強調專業性,必定會提高體育綜藝的門檻,將更多的受眾拒之門外;如果過度強調娛樂化,勢必會消解體育賽事的專業性,招致口碑的大幅度下滑。體育綜藝需要專業度和大眾化之間尋求平衡,仍然是該類題材能否突破圈層的關鍵。
“在垂類里面找綜藝,而不是把綜藝和垂類平衡化。”優制娛樂CEO彭正園曾表示,不在兩者之間找平衡,而是要在垂類里面找綜藝,不能陷入把綜藝和垂類平衡化的誤區。無論嘉賓還是綜藝設計,都要為專業做輔助,才能在最大程度體現競技的真實之美。
正如《戰至巔峰》制片人白洪羽所言,網綜發展至今,越來越多垂類綜藝通過圈層文化擊穿了更大范圍的受眾。在白洪羽看來,這也是一種方向上的啟示:未必每種垂類題材都適合綜藝化,但當圈層濃度足夠高,文化系統足夠健全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去尋找圈層核心表達和大眾之間的連接點。
尚未激起水花
更應警惕“暗淡收尾”
QuestMobile發布的《2022運動健身消費洞察報告》顯示,奧運會激發的體育運動熱情隨各大KOL的不斷帶動,逐步推向高峰,形成全民化運動健身熱潮,體育消費風口已經成型。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在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體育產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顯示,預計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到2025年將達到5萬億元。
在冬奧會的帶動下,諸如《超有趣滑雪大會》《冰雪正當燃》《冠軍對冠軍》《冬夢之約2》等冰雪題材體育綜藝迎來高潮。云合數據顯示,上半年體育綜藝節目數量排名第二,占比8.8%。其中以冰雪運動為主題的節目最多,為——個。
在后奧運時代,伴隨著體育產業迎來飛速發展,體育產業與泛娛樂內容持續耦合,體育綜藝也將迎來新一輪波峰。目前來看,在播的及籌備中的節目有近二十檔。
從市場來看,目前成功的體育類綜藝相對較少,出圈的體育類綜藝更是風毛菱角,大部分體育綜藝仍然逃不掉“一輪游”的厄運,體育類綜藝整體反應一般,并未激起水花,體育綜藝節目不溫不火,不盡如人意,似乎并沒有跟上大潮流。
比如,部分真人秀體育節目,單純地將體育題材照搬到綜藝領域,體育成為明星真人秀的陪襯和附庸;部分垂類體育綜藝本身專業性太強,淪為了小眾圈層體育愛好者的自嗨;部分體育類綜藝過度娛樂化,降低了體育競技的專業性和真實感,并不能真實反映體育競技的魅力。
體育綜藝由賽制引發的強競技性、強沖突性和強價值感與綜藝節目似乎存在天然的適配性,但這并意味著體育綜藝更容易轉化成綜藝題材。在體育產業大爆發的背景下,體育賽事市場的格局也變得更加復雜,面對體育產業巨大的發展前景,如果進一步實現體育綜藝的破圈層,則需要制作人深挖體育綜藝的“全民性”“有趣性”和“精神內核”。
活動期間內升級辦理會員,享超級優惠!獲超多積分!積分可用于兌換“豪禮”/200積分抵扣1元,活動詳情點擊下圖,識別二維碼參與!第二波活動即將開始,敬請關注。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