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5G似乎已經主導了近十年的討論。看起來是這樣——因為重要的、有影響力的事情需要時間——但關鍵的或許還在后面。盡管5G技術日趨成熟,但3GPP標準仍在繼續發展,標準中的新功能不斷轉化為產品,并且更多的頻譜正在被使用。5G已經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力量,隨著它向5G高級演進,并將連接、計算和人工智能(AI)融合在互聯的智能邊緣,它的影響和普及性只會越來越大。
這個未來是什么樣子的?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地亞哥舉行的高通5G峰會上,在一系列大師班會議中,一些主流公司領導人審視了這些議題,深入探討了全球頻譜格局和前景、3GPP Release 17帶來的新功能以及人工智能在5G中的作用。
一、擴大5G頻譜?這是個問題
在討論頻譜時,負責監管事務的高通副總裁Aspasia Paroutsas將其描述為“不可或缺但有限的資源”,運營商必須盡可能最有效地利用頻譜。她說,從數據來看,如今普通消費者每月使用大約11GB的數據;到2027年底,這一數字預計將增長到每月41GB。“為了支持所有這些不斷增長的需求,我們需要更多的頻譜。但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找到更高效、更創新的方式來分享這一頻譜。”她說,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美國運營商、FCC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如何合作共享CBRS頻段(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公民寬帶無線電服務,它使企業能夠構建自身的私有4G/5G網絡產品,是從3.5GHz到3.7GHz的無線電頻譜頻段)。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三層頻譜接入系統(SAS)與一個環境傳感網絡(ESN)相結合,該網絡可以動態檢測現任用戶正在使用什么頻譜,以及在哪里按照優先級方案促進接入。頻譜創新的另一個領域是共享毫米波接入。高通提出了一種機制,利用毫米波頻率的高度方向性,共享37 GHz頻段的600兆赫頻譜。另一個有前景的頻譜共享機制是新的無線電無執照(NR-U),允許5G和Wi-Fi共享對無執照(非授權)的5GHz和6GHz頻段的訪問。
從上述情況看,頻譜稀缺以及擴大頻譜利用正在成為全球5G運營商的共同話題。這已經在歐美地區引發了廣泛的頻譜戰爭問題,涉及眾多利益相關者。在實踐中,作為第一個為垂直行業規劃3.6GHz中頻段的歐盟國家,德國監管機構修改了法規,允許電信運營商也可以使用該段頻率。此前(2019年11月),德國監管機構(BNetzA)為行業專網規劃了3.7-3.8GHz頻率。可見,未來運營商與行業私有專網在3.6GHz的爭奪或更為激烈。另一方面,按照上周報道,來自18個歐洲國家的57個協會和公司聯合起來發起了一場“呼吁歐洲(Call to Europe)”運動,敦促政策制定者和監管者為廣播和無線制作設備保留較低的UHF頻段(470-694 MHz)。其背景是:上述頻段可能被移交給想要5G服務頻譜的電信公司,而廣播機構則迫切需要保留這些頻段(參考《歐洲5G發展中的頻譜戰爭》)。根據最新的情況,歐洲廣播服務商強烈反對任何要求收取網絡(頻譜)費用或其他類型的“直接捐款”舉措(以資助歐洲正在進行的電信基礎設施發展)。
在美國,正積極參與頻譜拍賣的傳統衛星電視服務商Dish希望將12GHz頻段用于5G,但反對者已經升級了他們支持Starlink的活動。SpaceX敦促Starlink用戶加入對抗Dish的戰斗。再如,美國5G for 12 GHz聯盟認為,工程分析表明共享是可能的,而SpaceX對此提出質疑,OneWeb則直接表示,12 GHz頻段的5G將干擾其衛星服務。這其中,Starlink、OneWeb和SpaceX需要相應頻段使用低地球軌道(LEO)衛星。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一致批準了2022年頻譜創新法案,該法案將擴大FCC的拍賣權限,并指導政府為5G尋找額外的中頻段頻譜。
二、看看凍結的5G Release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