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現代農業的基石,更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源頭。今年以來,甘肅省敦煌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選育41個雜交玉米新品種參加國家和省級審定試驗。其中,新參試品種29個、晉級品種12個,并在東華北中早熟、東華北中熟、黃淮海、西北、西南5個玉米主產區落實品種(組合)測試面積800畝,測試組合近3萬個。通過試驗示范,篩選出適宜不同生態區氣候環境種植且品質優良、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的玉米新品種,為農業生產提供良種保障。
同時,該公司還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農業農村部機械化生產玉米品種創制重點實驗室、甘肅省玉米種質資源創新與育繁推一體化企業創新聯合體等重大創新平臺,以甘肅省科技重大專項“甘肅省玉米種業全產業鏈關鍵技術聯合攻關與示范”的實施為契機,對44個擬轉化品種進行示范展示,在黑龍江、吉林、河南、山東、云南、貴州、四川等玉米主產區落實展示點近80個,展示示范面積約1000畝。
“一粒種,萬擔糧。種子好不好,是由市場決定的。”敦煌種業品種研發總監閆治斌表示,敦煌種業將始終把品種試驗展示示范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進一步帶動優良品種的推廣,充分發揮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作用,為端穩中國人自己的飯碗而努力。
(羅致春)
關鍵詞: 優良品種推廣 種子農業芯片作用 科技成果轉化 國家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