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指示精神,以新視聽改革創新更好服務保障“兩區”建設,7月7日,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印發了《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關于服務保障“兩區”建設推動新視聽改革創新的若干舉措》。
在培育發展視聽服務新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方面,提出要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發展戰略,實施智慧廣電行動方案,組織認定重點實驗室和示范項目,推進北京新視聽高質量發展。編制5G+8K新視聽產業地圖,深化北京新視聽工作組協同創新,發布5G視聽創新應用典型場景,持續推進視聽創新場景試點和成果轉化,培育發展視聽服務新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關于服務保障“兩區”建設推動新視聽改革創新的若干舉措
(資料圖)
為深入貫徹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兩區”)的指示精神,以新視聽改革創新更好服務保障“兩區”建設,在廣泛調研基礎上,結合北京實際,制定以下措施。
第一條 優化廣播電視行政許可事項審批流程。
對廣播電視行政許可事項全面推行“一網通辦”。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所在六個行政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域范圍取消電視劇制作許可證(乙種)核發審批。實行“最多簽一次、簽兩次”審批改革,對變更(或延續)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單位許可,注銷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單位許可,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資質變更、延續審批,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資質注銷審批,有線電視站、廣播電視站變更或延續,注銷有線電視站、廣播電視站,電視劇制作許可證(乙種)延續等7項政務服務事項實行“簽一次”,對其余5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行“簽兩次”改革。深化電子證照場景運用,推行《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許可證(乙種)》《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服務許可證》《電視劇制作許可證(乙種)》《接收衛星傳送的境外電視節目許可證》《接收衛星傳送的境內電視節目許可證(甲種)》《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國產電視動畫片發行許可證》《廣播電視頻道許可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等10項政務服務事項電子證照。
第二條 對5類政務服務事項壓減時限和精簡材料。
制作機構拍攝制作電視劇(含電視動畫片)備案公示初審,審批時限由14個工作日(不含專家審查時間)壓減為12個工作日(不含專家審查時間),電視劇備案公示環節的開戶業務(含密碼重置)通過電子郵箱提交材料辦理。國產電視劇片審查,精簡“劇目備案公示表”的申請材料,審批時限由10個工作日(不含專家審查時間)壓減為9個工作日(不含專家審查時間)。引進專門用于信息網絡傳播的境外視聽節目審批,審批時限由9個工作日(不含專家審查時間)壓減為8個工作日(不含專家審查時間)。影視節目制作機構與外方合作制作電視劇(含電視動畫片)審批,初審審批時限由9個工作日(不含專家審查時間)壓減為6個工作日(不含專家審查時間)。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證核發,增加全程網上辦理選擇項,實現申請人可自主選擇線上或線下申請方式,為重點項目開通綠色審查通道。
第三條 對17類政務服務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審批。
對電視劇制作許可證(乙種)延續,電視劇制作許可證(乙種)核準,設立接收衛星傳送的境內電視節目許可,變更、延續接收衛星傳送的境內電視節目許可,注銷接收衛星傳送的境內電視節目許可,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資質變更、延續審批,衛星地面接收設施安裝資質注銷審批,注銷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單位許可,注銷有線電視站、廣播電視站,設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單位審批,變更(或延續)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單位許可,設區的市、縣級地方新聞單位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申請,設區的市、縣級地方新聞單位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變更延續,設區的市、縣級地方新聞單位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注銷,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乙種)設立許可,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許可(乙種)變更、延續審批,廣播電視視頻點播業務許可(乙種)注銷審批等17類政務服務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審批,審批時限全部壓縮至0.5個工作日。
第四條 探索“三不”智慧政務新模式。
探索“兩區”建設政務服務改革,結合兩年一次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換證審核,利用共享數據,實行主動審批、電子制證,對守信企業探索試點不需申請、不需材料、不需跑動的“三不”智慧政務新模式,做到減流程、減時限、減環節、減跑動,許可證延續電子證照“免申即享”,紙質證照依需求按址郵寄。
第五條 加強影視作品審查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制定實施優審內容、優選資質、優化服務的措施,推動審查工作提質增效。
第六條 支持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申報《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重點支持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重點園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許可證,為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申報許可證做好支持服務。
第七條 對重點網絡視聽平臺優化備案制服務。
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有關要求,結合網絡視聽平臺的發展訴求,綜合評估未持《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平臺的股權結構、內容體系、安全制度等基本情況,組織北京重點網絡視聽平臺完成線上登記備案,做好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第八條 支持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引進優秀境外影視作品。
為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引進的優秀境外影視作品開通作品審核綠色通道,享受“即報即審、審過即發”,向前一步做好服務保障。
第九條 適當放寬對在京注冊的中方制作機構與外方合作制作電視劇的資質要求。
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有關批復精神開展先行先試,取消中方機構須持有《電視劇制作許可證(甲種)》的限制,持有《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的在京注冊中方制作機構即可與外方合作制作電視劇。
第十條 支持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建設國際影視攝制服務中心。
授權掛牌北京市廣播電視局行政審批事項受理站點,支持國際影視攝制服務中心廣電審批事項的線上受理幫辦和線下政策法規咨詢服務,加強相關審批受理人員培訓,提供受理或相關政策咨詢服務。
第十一條 加大支持中外視聽合拍項目。
發揮新視聽相關基金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外合拍項目申報。鼓勵利用保稅功能等建設虛擬現實演播設施、拓展影視裝備融資租賃業態,為影視產業發展服務。加強與銀行、文投、信托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探索為中外合拍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第十二條 擴大北京新視聽國際交流與合作。
支持中外企業參加北京新視聽展會,提升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新視聽展、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北京國際公益廣告大會、北京紀實影像周、北京動畫周等的全球視野和國際元素,促進北京新視聽國際交流。精心策劃北京優秀影視劇海外展播季,重點推出“視聽北京”國際傳播品牌。
第十三條 推進京津冀視聽走廊建設和產業集群發展。
支持中國(北京)高新視聽產業園、中國(北京)星光視聽產業基地和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范區協同發展,支持東城區、朝陽區和天竺綜合保稅區等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建設,孵化認定一批“小而美”的市級重點視聽園區,編制京津冀視聽走廊產業地圖,形成梯次推進、集群發展。
第十四條 培育發展視聽服務新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發展戰略,實施智慧廣電行動方案,組織認定重點實驗室和示范項目,推進北京新視聽高質量發展。編制5G+8K新視聽產業地圖,深化北京新視聽工作組協同創新,發布5G視聽創新應用典型場景,持續推進視聽創新場景試點和成果轉化,培育發展視聽服務新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第十五條加強“兩區”政策宣傳解讀。
組織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持續做好“兩區”政策宣傳解讀和工作成果報道。加大“兩區”建設對外傳播,用好北京新視聽海外協作聯盟工作機制,推介北京智造、北京品牌、北京企業,更好地展現首都北京陽光、富強、開放的城市形象。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