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對于中國廣電乃至整個中國通信行業來說,也許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
【資料圖】
上午10時,中國廣電宣布5G網絡服務正式啟動。這標志著,拿了3年5G牌照的中國廣電真正實現了通信服務的運營,中國通信服務市場也從三足鼎立走向四強爭霸。同日,廣電5G還正式上線了官網,并對外公布了5G套餐內容及價格,用戶們最關心的5G價格也就此塵埃落定。至此,中國廣電正式開啟自己的通信運營商“生涯”。
事實上,在6月初,中國廣電還發布了“中國廣電”、“廣電5G”、“廣電慧家”三大品牌標識及廣告語,各地廣電營業廳的門牌也出現了全新的廣電5G logo,不到一個月時間,一系列大動作,不難看出,醞釀三年后,廣電5G早已蓄勢待發。
█ 從零起步,穩扎穩打:廣電5G的籌建歷程
對于廣電5G,社會各界的關注熱情一直很高。
事實上,早在國家頒布5G牌照之前,廣電以及其所擁有的700MHz頻段,就是通信行業的熱議話題。
2019年的早些時候,當坊間傳出消息,聲稱廣電將要入局5G網絡建設和運營時,曾經引起了行業的軒然大波。很多人驚呼:中國通信行業的格局可能要變天了。
后來,消息成真。2019年6月6日,中國廣電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一道,從工信部獲頒5G商用牌照,成為國內5G運營商的一員。
此后,人們對廣電5G的關注度有增無減。大家一直在猜測,廣電5G從零起步,究竟會如何進行建設。廣電是否有能力完成5G建網,是否會對三大運營商構成威脅。
2020年5月,謎底終于揭開,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正式簽署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
根據協議約定,雙方將按1:1比例共同投資建設700MHz 5G無線網絡,共同所有并有權使用700MHz 5G無線網絡資產。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進行資源共享共建,以高效集約的方式加快5G網絡建設。
也就是說,廣電與移動合作,將與電信聯通形成“2 V 2”的競爭格局,共同角逐國內5G市場。
此后,廣電5G正式進入了實施階段,明確了建網規劃,并組織進行了多次招標。招標項目既包括5G基站,也包括核心網平臺、業務系統及客服系統等,每次都會吸引行業的密切關注。
部分招標項目信息
根據今年5月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在世界電信日大會上透露的信息,2021年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已經完成了縣鄉及農村地區20萬座700MHz基站建設。2022年,將進一步完成中心城區28萬座基站建設,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并廣泛延伸至行政村。并表示,全國廣電5G放號運營工作在各方支持下完全可以盡早實現。
總之,三年時間,中國廣電的5G建設工作看似有條不紊,實則雷厲風行。
█ 黃金頻段,優勢明顯:700M的無限價值
廣電5G最核心的優勢是其自有的700M頻段。一直以來,700M頻段都被認為是中國廣電的金飯碗,是運營商眼中的黃金頻段。
為什么700M會如此重要呢?
這就要從無線電磁波的基本特性講起。
移動通信,就是利用無線電磁波進行通信的技術。不同頻率的無線電磁波,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大家在中學物理課上,都學過一個公式:光速=波長×頻率。光速是恒定值,30萬公里/秒。也就是說,無線電磁波的波長和頻率成反比,頻率越高,波長越短。
波長短的電磁波,繞射能力就會差,信號容易被障礙物阻擋,傳播距離更短。
這就意味著,基站發射信號,使用頻率越高的無線電磁波,信號覆蓋距離就越短,覆蓋面積就越小。
目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所使用的5G頻段主要是2.6GHz、3.5GHz頻段。根據某設備商給出的數據,各頻段覆蓋范圍對比如下:
相同上行邊緣速率(5Mbps)下的單站覆蓋半徑對比
可以看到,700M頻段的覆蓋距離明顯更遠,農村地區甚至可以達到4.66公里。
前面我們提到,廣電2021年建了20萬個5G基站,2022年將建28萬個站,加起來也就48萬個站。只是其他運營商要建基站的零頭,然而正是700MHz這種特性,讓48萬座700MHz基站能夠實現5G網絡的全覆蓋。
根據業界說法,單個700MHz 5G基站的覆蓋范圍大約是3.5GHz 5G的3倍。這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優勢。采用700MHz頻段建網5G,將節約大量的資金成本(設備、站址、電費、人工等),大幅削減網絡建設和運維費用。所以,它才被稱為黃金頻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700MHz的波長更長,對于高速移動的物體來說,入射角相同則多普勒頻偏更小,也就是說,多普勒效應的負面影響更小。對于高鐵、高速公路等高速移動的場景,700MHz頻段能達到更好的信號質量。
這種強大的覆蓋能力,對用戶終端帶來的改變也是顯而易見的。理論上來講,相同前提條件下,手機終端的信號質量越好,傳輸效率就越高,電能消耗更低,終端待機和使用時間會相應增加。
█ 輕裝上陣,后發優勢:700MHz的模式創新
中國廣電基于700M頻段資源,通過共建共享協議進行5G建設,在運營模式上是一次重大的創新。廣電5G不需要重走傳統運營商“重資產、長周期”的老路,而是選擇了一條“輕資產、快運營”的新路。
這種揚長避短的平臺化運作模式,將極大降低投資,規避了建設后期運行的風險。廣電可以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實現5G放號,就得益于這種創新模式打下的堅實基礎。未來,這種模式還將幫助廣電5G實現長期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眾所周知,自從2008年第三次電信業重組之后,國內形成了移動、電信、聯通的三大運營商競爭格局。這個格局持續至今,已經有14年之久。
而廣電的加入,毫無疑問是對整個通信行業的一次重新激活。我們需要這樣的新鮮血液,以一個“挑戰者”的姿態進入,打破既有的格局,激活更多的創新。
而且廣電沒有舊網絡,也就沒有歷史負擔。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反而會更加容易。與中國移動的共建共享大幅降低了硬件的建設成本,將更有利于廣電引入新技術、新架構。
當然,對于普通消費者用戶來說,更廣的5G信號覆蓋也讓更多偏遠地區的人群有了享用5G服務的機會。
對于企業端客戶來說,廣電5G同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廣電基于700M快速部署的高質量網絡,可以縮短業務部署時長,盡快上線新業務。
而從宏觀上來看,對設備商和產業鏈來說,新興運營商的加入,會帶來更多的需求和訂單,圍繞700M的全新產業鏈條,可以刺激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和繁榮,將5G蛋糕做得更大。
█ 內容運營,業務融合:廣電5G的遠景目標
廣電入局5G,并不是建設一張網絡那么簡單。
根據中國廣電的5G發展規劃,可以看到一張宏大的建設藍圖:“IP化、云化、智能化、融合化”技術演進方向,以及“云網協同、固移融合、功能先進、可管可控”的網絡建設目標。這些都是基于中國廣電自己媒體內容屬性優勢所建,最終的目的則是建設一個“手機+電視+寬帶+語音+衛星+X”的全融合業務體系。
此外,廣電還有另一個殺手锏在蓄勢待發中。據了解,廣電創新研發的5G NR廣播新業態,正在引領世界標準演進。廣電依托700MHz 5G網絡建設國家寬帶集群指揮系統,也已經獲批。
廣電對5G應用場景的挖掘不止于產品形態的更新,還將延伸到基礎形態、組織形態乃至渠道生態的深度融合。隨著地面數據電視廣播網、5G網、無線寬帶網的“無縫”融合,廣播電視將開發出端到端全IP傳輸、全面無線化的新形態和新業務。
在平臺建設和toB應用落地方面,廣電正在積極探索并加大推進力度。他們推進了廣電5G應用平臺、國家工業互聯網安全平臺、中科院專網等重大項目,面向政用、商用、民用、工業用打造了100多個智慧廣電和廣電5G應用案例。
隨著廣電5G服務的正式開啟,廣電網絡在支撐媒體融合、服務文化民生、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上,將發揮主力軍、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在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上,廣電5G也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前景可期。
█ 結語
當然,廣電5G正式啟動網絡服務,只是漫長征程的第一步。
通信基礎網絡的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小棗君需要提醒大家,要理性客觀看待廣電5G的網絡體驗,應該給他們更多的時間。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廣電5G一定會快速發展壯大起來,帶給用戶更滿意的體驗和服務。
廣電5G揚帆起航之后,將帶來怎樣的精彩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責任編輯:侯亞麗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