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怎么也沒想到,這個賽道,會和他成為對手……
其實早在2015年,美媒曾調侃,以蘋果的財力足以買下北美四大聯盟所有球隊,甚至買完還剩下600多億美元沒處花。
【資料圖】
沒想到,這句玩笑話還真照進了現實。
6月15日凌晨,一條“史無前例”的資訊,出現在了蘋果官網上:蘋果公司以10年25億美元的價格與美職聯(MLS)達成全球合作協議,Apple TV+獲得2023-2032賽季MLS獨家流媒體直播版權。
而就在同日,迪士尼參與了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PL)版權爭奪戰,以5年62億美元(約416億人民幣)天價成交,合同周期內,IPL場均版權費用高達1500萬美元,超越英超位列全球第二。
兩筆重磅體育賽事版權交易,總交易價高達584億人民幣。
如此看來,體育賽事能夠帶來的巨大用戶流量,即便是在萬億蘋果和千億迪士尼面前,也是一塊“肥肉“。
天價的賽事版權, “肥肉”并不好啃
雖然體育賽事版權搶注的“烽煙”不斷,但以商業轉化的角度而言,體育賽事可以稱得上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一直以來,NBA、英超、西甲、中超等世界級的體育賽事版權堪比天價。
與相比一路飆升的版權價格,體育賽事本身的變現方式卻十分有限,只能依靠付費會員、廣告、版權分銷等方式。
就國內市場而言,除了要負擔版權爭搶造成的價格溢出,同時,還要承擔賽事運營的成本。
不斷“流血”投入,而體育賽事版權的變現周期卻很長,賽事短期內無法依靠用戶付費、廣告營銷等渠道實現盈利,以至于很多玩家最終落得“賠本賺吆喝”的境地。
據資料顯示,曾聚集歐洲五大聯賽、中超、亞冠等各大職業足球賽事版權的PP體育,在成立五年之內,在海外體育版權的購買上花費了超過100多億人民幣。
除了pptv,體育版權賽道的瘋狂玩家不在少數。
2015年,一個叫體奧動力的公司參加了中超信號制作版權競標會,開出80億5年的天價,拿下中超版權。但這家公司并沒有播出平臺,需要將版權分銷,但最終還是被pptv接手。
2016年,拿下中超、亞冠等310項賽事的樂視體育,在中超版權費用達到了13.5億元,但是一年時間里,中超帶來的收益只有5000萬元。
無論是樂視還是pptv又或是體奧動力,最終都沒有在中超版權上賺到過錢。
另一位主力玩家蘇寧體育,2017年體育媒體成本達到20.55億元,收入僅為1.48億元,全年虧損達19.2億元。
這些數據成為體育版權市場繞不過的“痛點”,而這種情況到了如今依舊沒有太大改變。體育賽事版權不僅“一賽難求”,終于求來了,也難變現。
賽事版權變現難,蘋果真正目的是什么?
那么搶注這樣“賠本買賣”的蘋果,到底是圖的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歐洲五大聯賽、北美四大聯盟,26歲的美職聯具有更濃重的商業色彩。
作為北美最大的足球聯盟,近年來,美職聯收視率穩步增長,大量現金流入聯賽。SponsorUnited報告顯示,美職聯球隊在2021年的贊助總收入超過4億美元,來自金融、醫療保健、汽車、IT、保險等不同領域的贊助商正在利用美職聯吸引年輕消費者。與此同時,美職聯球隊商業價值也水漲船高,均價升至5.5億美元。
這就是這獨特的身份,讓這場交易能跳脫出單純的版權販賣。讓美職聯以全新的商業角度看待與蘋果的合作——出讓更多權益,完全融入蘋果生態。
有分析認為,體育賽事版權的爭奪戰顯示出了大型科技公司爭奪客廳消費者的企圖。
為培養用戶收視習慣,美職聯計劃新賽季每周三晚上舉行周中比賽,周六晚上進行周末比賽。而根據協議,持有年票的球迷可獲贈蘋果流媒體服務,這無疑一場雙贏的生態融合。
而在流媒體平臺Apple TV+發布的第三年,來到了體育賽事直播領域的蘋果,接下來無疑會涉足NCAA、NASCAR、NBA、WNBA等賽事版權,進一步鞏固自己體育賽事直播護城河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