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又雙叒叕上熱搜了,不過這次是被“罵”上去的。6月23日,騰訊視頻宣布電視劇《夢華錄》開啟大結局點映禮,觀眾在購買價值18元、包含大結局提前觀看券的“顧盼生輝”禮包后,在6月26日的點映直播中,提前收看原本定于7月3日會員收官的大結局劇情。
這種疑似“復活”了本來叫停的“超前點播”的舉措,無疑點燃了網友對于長視頻漲價試探的敏感神經。
(資料圖)
消息一出,除了少部分覺得提前看而感到“開心”的粉絲,各大社交媒體上更多的是“罵聲一片”。
“你明明可以搶錢,還送我超前點映”“不加更的原因找到了,在這等著割我韭菜呢”“吃相太難看了”……甚至有人怒道,“看完《夢華錄》,立刻卸載騰訊視頻。”
6月23日當日,#夢華錄大結局點映禮#話題的閱讀量超過2.1億次,討論次數也超過5.7萬次。
而在業內看來,騰訊視頻的這波操作,之所以能夠“一波激起千層浪”,其實是觀眾對長短視頻平臺產品/服務價格變動不滿或爭議的集中表現。
最近一段時間,長視頻平臺漲價頻繁,從去年年底開始,為了對抗會員增長見頂的壁壘,提高營收,愛優騰芒依次實行了會員漲價手段,且漲幅都不小,時間間隔還短。
不只長視頻平臺,中短視頻也開始增加各種收費服務。這種情況下,觀眾不斷為漲價的會員付費,頗有一種“摁倒葫蘆起了瓢”的既視感。
“最重要的是,各大平臺雖然將會員價格漲上去了,但產品和配套服務不僅沒有同步跟上,反倒有減少或下滑的趨勢。這種對長視頻長期不滿的情緒下,任何平臺出現任意‘風吹草動’,都會引發激烈的討論或爭議。”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
實際上,騰訊視頻這次的激進做法,根本原因在于,長視頻連年虧損下平臺迫切的盈利需求。
對長視頻平臺而言,過去十多年資本的不斷投入,包括內容、運營、帶寬等成本在不斷增加,但凈利潤回報的那一天卻遙遙無期。在這一背景下,平臺必須通過開源節流進行自救,增加利潤保證盈虧平衡,甚至盈利。
“因此,視頻平臺目前也無法顧及用戶的感受,以及市場的反響,只要是不違反法律和道德的賺錢方式,它們都會去嘗試。”張毅表示。
影視行業相關從業者季瑩則認為,騰訊視頻這次的“超點”,是下了一步“臭棋”:“被罵不虧,他們太傲慢,吃相太難看,自然會引起觀眾的反感。”
每一次會員業務(漲價)的調整,長視頻平臺都會陷入輿論漩渦。這一次直播點映的騰訊視頻,到底是“寵粉”,還是“吃相難看”?
鵝被罵了
“我們粉絲一直想要的是‘加更’,不是‘超前點播’!”
劇粉張錄錄在得知騰訊視頻要提前開放《夢華錄》大結局后,憤憤在話題評論區下發表不滿,并呼吁粉絲對騰訊視頻此舉進行舉報,“這所謂的‘大結局點映禮’和平臺之前取消的‘超前點播’有什么不一樣?換了個名頭繼續對外割韭菜罷了。”
“超前點播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網盤見’,盜版滿天飛的結果必然給這部劇的播放量造成影響。”張錄錄告訴燃財經,劇粉對于騰訊視頻早就積怨已久,“《夢華錄》開播以來,接連主創被罵、劇情被罵、角色被罵,劇粉是一周三天看劇七天反黑,騰訊視頻對此毫無作為,現在反倒想靠大結局賺一筆,對此我是很難接受。”
對騰訊視頻不滿的,除了劇粉,還有路人。
“又來?我買了會員要想提前看大結局還得掏錢,這算什么事?”電視劇迷阿貓刷微博看到“夢華錄大結局點映禮”話題時,還有些小激動,覺得終于不用等到7月才看大結局了,但認真看了下騰訊視頻的“游戲規則”后,阿貓表示難以理解。
“劇集超前點播服務之所以被取消因為什么,騰訊視頻心里沒點數嘛。消費者購買了VIP會員服務,竟然還要多付費才能享受一些權益。希望騰訊視頻能記起來,自己在去年就已經宣布取消超前點播服務了,不要再搞這些花里胡哨的活動形式妄想瞞天過海。”阿貓說到。
如阿貓所說,騰訊視頻對于《夢華錄》所采取的“大結局點映”做法,確實有欲蓋彌彰之嫌。
按照騰訊視頻的規則,《夢華錄》大結局點映禮直播將于6月26日開啟,但只有在活動期間購買了“《夢華錄》大結局點映禮”禮包中任意一種禮包的用戶,才有資格觀看點映禮直播。而上述的“禮包”一共有3種,分別為18元的“顧盼生輝禮包”、40元的“傾蓋如故禮包”,和258元的“舉案齊眉禮包”。
三種禮包除了內容有所增減外,基礎的“點映禮直播觀看券”和贈品“第33-40集觀看券”都包含在內。
“其實多出來的VIP會員權益和周邊套裝都賣不了那么高價,老用戶大多是沖著會員續費活動時給續的,很少會原價買視頻會員。顯而易見,18元那個禮包才是騰訊視頻想要對觀眾兜售的重點。”阿貓無奈搖了搖頭,“所謂大結局點映也好,觀看券贈品也罷,不都是披著外衣的‘超前點播’嗎?直播入口和觀看資格都得付費才能享受,只是換種說辭照舊罷了。”
許是騰訊視頻如法炮制“超前點播”時避免落人口實,騰訊視頻還開放了除“購買禮包”途徑以外的獲取通道,分別是積分兌換和抽獎。
按照規則,活動期間,騰訊視頻VIP會員用戶可使用2888會員積分兌換“顧盼生輝禮包”,此外,每位騰訊視頻VIP會員用戶可免費享有1次抽獎機會,參與抽獎即有機會贏取“顧盼生輝禮包”、微信紅包封面等超值福利。
只是,要想通過這兩個途徑獲得“顧盼生輝禮包”,并非易事。要想獲取騰訊視頻積分只能通過消費,消費1元便能獲得10積分。對此,阿貓告訴燃財經,盡管他是騰訊視頻多年VIP會員,但他的積分卻為0,“我沒有在騰訊視頻上面消費過,VIP會員都是買聯合會員權益或者電商平臺有活動時,我才續費的。”
而抽獎獲取禮包的方式則更為“聽天由命”,雖然顯示有2萬份“顧盼生輝禮包”,但抽獎的獎品有多樣,而中獎概率并沒有對外公布。張錄錄和阿貓便什么也沒抽到。
“超前點播”卷土重來
截止發稿,“《夢華錄》大結局點映禮”直播已有超20萬人進行預約,若按照每位觀眾都購買18元檔的禮包算,騰訊視頻從中可獲利360萬元。
360萬元對于“超前點播”模式的開創者騰訊視頻來說,算不上什么。甚至可以說,“大結局點映”只是騰訊視頻玩得爐火純青的營銷手段之一。
2019年,騰訊視頻上映的耽改劇《陳情令》紅極一時,在該劇臨近大結局之際,騰訊視頻順勢推出“超前點播看大結局”的會員福利,用戶可以以6元/集價格,付費解鎖剩余5集劇情,30元即可打包解鎖直通大結局。
即便當時用戶罵聲四起,但騰訊視頻卻從中獲利頗豐。據片方在慶功宴上透露,《陳情令》付費點播人數達520萬人次,超前付費總金額達1.56億元。
此后,在《陳情令》身上取得佳績的超前點播模式,開始被各大視頻平臺爭先模仿套用,一時間,超前點播成了爆款劇的標配。2019年末,由騰訊視頻和愛奇藝拼播的熱劇《慶余年》,在臨近收官之際也如法炮制了“超前點播”。
只是,《慶余年》沒有復制《陳情令》的“造富神話”,反而一舉將自己送進了輿論風暴中。
2019年12月,微博@人民日報針對《慶余年》超前點播一事,評論道,“VIP之外設置VVIP,額外掏錢才能享受超前點播,視頻網站是在制造焦慮誘發用戶消費。在此前購買VIP的協議中是否有這個約定?如果沒有標明,這種額外收費的行為,實際是對消費者權益的侵犯。”
人民日報發聲后,法律博主@吳聲威wsw也一紙訴狀將愛奇藝告上法庭,認為在電視劇《慶余年》播出過程中愛奇藝公司又推出的“付費超前點播”模式,使其需要額外付費才能看最新劇集,損害了其會員權益。
在當時,針對“超前點播”是否侵犯消費者權益一事,鬧得沸沸揚揚。但直至2021年,歷經上海消保委和中國消費者協會“點名”后,這種模式才被陸續叫停。
2021年8月,上海市消保委直接發文“《掃黑風暴》超前點播搞捆綁銷售,騰訊視頻漠視消費者選擇權”。認為消費者依法享有選擇權,騰訊視頻在電視劇《掃黑風暴》的超前點播中,不應規定“按順序解鎖觀看”。對此,騰訊視頻發布《關于優化超前點播服務的聲明》,稱會盡快調整解鎖規則,支持用戶選集解鎖。
2021年9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表觀點稱,“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誠。視頻平臺VIP服務應依法合規、質價相符。”同年10月,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三大平臺陸續宣布全面取消超前點播。
只是,“超前點播”雖然被取消,但平臺顯然不想放過熱播劇所匯聚的流量。企圖用“新瓶裝舊酒”的方式,灌醉為熱播劇“上頭”的觀眾。
2022年4月,在優酷熱播劇《我叫趙甲第》播出接近尾聲之際,觀眾發現,在購買VIP會員享受“VIP會員搶先看”的基礎上,還得邀請5位好友助力才能解鎖最新的23集和24集。而且兩集的受邀助力者不可重復,這意味著要想追劇還得拉上10位好友進行助力。
但顯然,這種“砍一刀”的活動方式并不被用戶所接受,優酷在《我叫趙甲第》后續劇集中也沒沿用這種“好友助力”方式。
同樣也因為消費者不買單,芒果在今年3月緊急撤下來原有的“《尚食》陪看直播大結局”活動。
從活動名稱中,不難發現,騰訊視頻的“《夢華錄大結局點映禮》”與芒果的“《尚食》陪看直播大結局”如出一轍。將“超前點播”包裝為“直播點映”的做法,也不過是換殼重生。
只是,芒果在用戶“付費還沒回看”“還不如之前的超前點播”等系列聲討中,悄然下架此次活動,按原定安排播放劇集。相比來看,騰訊視頻此次活動籌備得更為“周到”,考慮到了付費觀眾的回看需求,將“觀看券”當作“贈品”附送。
短視“鵝”,盈利難
實際上,對于長視頻而言,花式“創營收”并不難理解,畢竟,2022年的營收壓力尤為巨大。
一邊是愛奇藝號稱今年內要實現“盈虧平衡”,一邊是奈飛高速增長的“金身破滅”,國外流媒體紛紛準備開辟廣告營收渠道。
整體影視環境遇冷的情況下,“背靠大樹好乘涼”的騰訊視頻和優酷也不得不“降本增效”,努力擴大營收,縮窄虧損。
而超前點播取消后,長視頻平臺的賺錢模式,無外乎會員付費和廣告收入兩種渠道。
保證這兩種模式下,平臺賺到的錢能覆蓋成本,甚至正向盈利,根本在于視頻平臺能源源不斷地產出爆品。
以國內視頻平臺的盈利模式來看,會員收入和廣告收入其實是相輔相成的關系,爆款內容能吸引更多用戶觀看,從而實現會員收入增長;更多的觀眾意味著更大的流量,廣告商非常傾向投這種“爆款”。
《夢華錄》正是這一代表,有觀眾統計,目前《夢華錄》的廣告主多達34個。據Tech星球報道,《夢華錄》的一位廣告代理商表示,現在《夢華錄》廣告位置“一位難求”,有品牌方出價500萬元還要等排期。
除廣告收入外,《夢華錄》的會員拉新收入也不會太低。《夢華錄》一直位列騰訊視頻熱播榜、暢銷榜,以及飆升榜上第一名;會員流行熱度中,《夢華錄》也是暢銷榜第一。
如此算下來,《夢華錄》的收入至少已經“回本”了。
“一般來說,無論在什么檔期,平臺一部爆款作品都能掙回其他絕大部分非爆款的成本。”季瑩對燃財經透露,“遇到《夢華錄》這樣的好機會,平臺自然不會放過‘薅羊毛’的機會,‘薅一次’少說就有幾百萬元入賬。”
但在季瑩看來,這種做法無疑是短視的。“原本《夢華錄》的口碑就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超點’后,萬一觀眾覺得爛尾了,那么劇和平臺會被diss得更兇猛。”
“騰訊視頻頂著一片‘罵聲’,依舊推出了直播點映,究其原因在于‘爆品可遇不可求’。”季瑩無奈道。
火星文化創始人李浩也認同這種觀點,一部影視作品能否成為爆款,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非常多,從IP的質量、導演和編劇的水平、整個演員班底等各種先決要素,綜藝作品也是如此。
但“直播陪看”也并非毫無可取之處,畢竟如今用戶的需求也越發多元、且個性化,對于優質內容,不少人也會對平臺進行“催更”,甚至愿意付費,因此平臺也需要提供滿足用戶需求的不同服務。
“而且正在實行分層定價的迪士尼+、Hulu等流媒體平臺,以及即將要推出廣告低價版月費會員的奈飛,都說明分層經營的方式是視頻平臺的未來。”張毅表示。
“不過會員分層經營的方式肯定不是一次就能確定的,無論是這次的直播點映,還是其他方式,都需要平臺去不斷測試,尋找平臺和觀眾雙方共贏的模式。”張毅告訴燃財經。
當然,優質內容,才是觀眾買單的基礎。
這也導致,用戶對平臺沒有任何偏愛或忠誠度可言,在張毅看來,“用戶對于愛優騰芒等平臺的選擇,還是跟著產品走的。比如芒果TV播了《乘風破浪》,觀眾就都跑去芒果了,其他作品也是同理。從根本上來說,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才是最重要的,價格因素也能因此被抵消。”
編劇、影評人汪海林也認為,如果平臺能提供價值上千元訂閱費的質量優質作品,那么即使會員年費幾千元也有觀眾愿意買單。“但問題是現在觀眾覺得,平臺的作品大部分不值得一兩百元的會員費。”
“接下來暑期檔已公布的幾部重點S+作品,目前看起來也少有賣相上佳的。”季瑩談道。因此,騰訊視頻才會短視地對著《夢華錄》這一只“羊”使勁薅,幫助平臺利潤最大化。“畢竟下一個這么掙錢的項目還要靠‘碰運氣’。”
責任編輯:李楠
分享到: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流媒體網”的文章,版權均屬流媒體網所有,轉載需注明出處。非本站出處的文章為轉載,觀點供業內參考,不代表本站觀點。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收集整理,僅供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